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殷世武 潘升权 +3 位作者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慧林 王菊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8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 目的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3%),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59%和51%。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宗根 殷世武 +5 位作者 项廷淼 潘升权 龙海灯 张惠林 王菊 张慧敏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25)、(8.58±1.4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28±0.46)和(1.41±0.32)分,术后随访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作为治疗LDH的微创方法,且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殷世武 项廷淼 +4 位作者 高宗根 张惠林 王菊 黄守珍 张武芝 《安徽医学》 201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破裂组250例,采用45μg/ml浓度的臭氧气体进行椎间盘内及盘外注射,观察有效率。结果264例343个椎间盘,其中纤维环未破裂组14例(16个盘),纤维环破裂组250例(327个盘),总有效率为82.9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7例,无效45例。未破裂组有效率42.85%,破裂组有效率85.2%。两组临床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6,P<0.05)。结论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髓核造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宗根 殷世武 +4 位作者 项廷淼 潘升权 龙海灯 王菊 张慧敏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2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膝下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脉球囊扩张术(PTA)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25例患者32条患肢行下肢步径模式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对膝以下动脉病变行PTA术。结果糖尿病足病变...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膝下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脉球囊扩张术(PTA)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25例患者32条患肢行下肢步径模式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对膝以下动脉病变行PTA术。结果糖尿病足病变血管范围广,膝以下血管以中重度甚至完全闭塞为主,同时累及2支及3支血管者28条,32条患肢膝以下血管动脉成形术总成功率87.50%。所有介入手术成功者下肢疼痛、麻木感缓解,血流均明显改善,皮温及ABI指数明显升高,溃疡愈合加快。结论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微创、安全、有效,对糖尿病足膝以下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肢血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糖尿病足 膝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4 位作者 项廷淼 龙海灯 李靖 宋均飞 王菊 《安徽医学》 2023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的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的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即刻症状改善情况,溶栓时间,溶栓后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患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恢复,恢复率100%(10/10)。置管溶栓时间为(2.1±1.4)d,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0),均为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红蛋白尿,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出血、肢体坏死、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具有微创、高效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上肢 导管接触性溶栓 Angioj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位食管支架复位与提取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龙海灯 殷世武 +4 位作者 吴雄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惠林 潘升权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通过改变食管支架回收线圈的构型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支架回收装置,对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或)复位,观察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原有的螺旋型回收线圈改成直穿型,并利用支架回收器在X线监视下,对93例移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 目的通过改变食管支架回收线圈的构型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支架回收装置,对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或)复位,观察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原有的螺旋型回收线圈改成直穿型,并利用支架回收器在X线监视下,对93例移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与复位,观察此种方法的提取支架的可操作性和成功率。结果 93例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除2例因肉芽组织长入支架上口导致提取失败,其他91例均全部提取或复位,成功率98%,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直穿型线圈的食管支架配合改进的支架回收器进行食管支架复位和提取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移位 复位和提取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瘘伴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2 位作者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惠林 《安徽医学》 2016年第4期502-5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门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术后半月'入院,入院前曾于外院两次彩超均提示'门静脉增宽伴絮状强回声,考虑血栓',后经脾动脉置管间接门静脉溶栓10 d,术前查AFP为79μg/L。入住我科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门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术后半月'入院,入院前曾于外院两次彩超均提示'门静脉增宽伴絮状强回声,考虑血栓',后经脾动脉置管间接门静脉溶栓10 d,术前查AFP为79μg/L。入住我科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行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造影术,术中见:肠系膜上动脉显影,走形正常,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肝右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走形正常,实质期未见肿瘤染色,延迟可见门静脉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动脉门静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