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周期结构的船舶管路系统减振性能研究
1
作者 项宏伟 林麟 +2 位作者 顾欣怡 史德祥 夏兆旺 《江苏船舶》 2025年第2期12-14,M0003,共4页
以船舶管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减振特性。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建立能带结构及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研究周期管路系统的减振性能,探讨结构参数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船舶周期管路系统的减振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 以船舶管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减振特性。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建立能带结构及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研究周期管路系统的减振性能,探讨结构参数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船舶周期管路系统的减振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期管路系统在全频段内减振性能显著提升,在0~600 Hz频段减振性能提高4.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管理系统 周期结构 减振降噪 带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姜瑜 项宏伟 +2 位作者 王宗萍 姜建华 林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58-61,65,共5页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 固体碳源 生物强化 好氧反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涵道比商用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智能装配
3
作者 梁霄 孙伟 +1 位作者 项宏伟 谢天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3,共6页
为了解决大涵道比商用涡扇发动机整机装配过程中人工装配效率低、精度差、劳动量大等问题,对商用涡扇发动机的低压涡轮进行了装配性分析,并结合智能装配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部位的智能装配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信息化智能装配技术... 为了解决大涵道比商用涡扇发动机整机装配过程中人工装配效率低、精度差、劳动量大等问题,对商用涡扇发动机的低压涡轮进行了装配性分析,并结合智能装配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部位的智能装配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信息化智能装配技术,结合多种传感器和检测方式搭建了一个绝大多数工序均可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低压涡轮成品装配平台。利用商用涡扇发动机模拟件对该装配平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人工装配相比,该低压涡轮智能装配平台的装配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20.19%,其中装配过程用时缩短了62.5%,人员参与度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23.52%,能源利用率提高了4%。该低压涡轮智能装配技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装配 低压涡轮 商用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裂纹扩展预测与疲劳损伤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勃 谷艳玲 +2 位作者 项宏伟 陈长征 黄鹤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针对风力机叶片疲劳损伤过程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裂纹扩展AE信号分形特征的疲劳损伤模糊评价方法。首先用修正系数μ改进关联维数的计算式,确定32组试样所适合的修正系数和最佳嵌入维数,然后在裂纹扩展试验中将AE信号的关... 针对风力机叶片疲劳损伤过程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裂纹扩展AE信号分形特征的疲劳损伤模糊评价方法。首先用修正系数μ改进关联维数的计算式,确定32组试样所适合的修正系数和最佳嵌入维数,然后在裂纹扩展试验中将AE信号的关联维数与加载条件、裂纹结构参数等共同组成评价疲劳损伤的影响因素集合,从试样数据中在集合近似的条件下求得权重集合,最后对某风场1.5 MW的风力机叶片进行评价,为探索风力机叶片疲劳损伤状态和裂纹扩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裂纹扩展 疲劳损伤 声发射信号 分形 模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