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韩麦丰
-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3期101-101,103,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治疗成功61例(96.83%),术后腹膜后血肿和气胸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护理处理,对心血管介入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心血管
介入手术
护理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护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韩麦丰
李艳萍
-
机构
晋城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2年第12期923-923,共1页
-
-
关键词
治疗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护理
化学消融术
-
分类号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心电图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弓俊梅
韩麦丰
-
机构
晋城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10期774-775,共2页
-
文摘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监护这一重要监测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熟练、正确地识别心电图不仅是心内科和CCU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也是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又一新要求。因为目前学校心电图教学时间一般为15-20学时,
-
关键词
心电图教学
实习带教
临床护理
医学科学技术
教学时间
CCU护士
临床工作
心电监护
-
分类号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肌钙蛋白Ⅰ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张宏伟
张帆
韩麦丰
赵建红
张卫玲
-
机构
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22-423,共2页
-
文摘
目的 检测肌钙蛋白Ⅰ (cTnⅠ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心肌微小损伤的价值及UAP患者危险性评估及治疗对策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5 1例UAP患者和 4 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进行cTnⅠ定量测定 ,分析其相关因素 ,观察UAP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2 2例UAP患者cTnⅠ≥ 0 4 μg/L为阳性 (cTnⅠ <0 4 μg/L为阴性 ) ,cTnⅠ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cTnⅠ是判断心肌细胞微小损伤的可靠指标。CTnⅠ阳性是UAP患者危险性增高的重要标志 ,是尽早进行心脏介入干预和冠脉搭桥的指标。
-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肌钙蛋白Ⅰ
预后
治疗
-
Keyword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rdiac troponin Ⅰ
prognosis
-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24例疗效观察
- 5
-
-
作者
秦中胜
张卫玲
潘三葱
韩麦丰
王丽
刘影
-
机构
晋城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7期502-503,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剂负荷量胺碘酮3mg/kg~5mg/k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继之以1.0mg/min~1.5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h后依病情逐渐减量,可维持静脉滴注72h,静脉应用胺碘酮24h后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d,30min未转复者可给予1.5mg/kg~3mg/kg的追加负荷量。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率可达79.2%,平均转复时间为(35.6±20.8)min。平均转复用药剂量(250±100)mg。1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余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急诊药物疗法。
-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
心房颤动
阵发性
-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26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 6
-
-
作者
秦中胜
潘三葱
张卫玲
韩麦丰
王丽
-
机构
晋城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6期424-425,共2页
-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2004年确诊的PTE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46.2%的PTE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或曲张,PT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电图呈现典型SIQT者占50%,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扩大者占53.8%,血气分析示低氧、低碳酸血症者占75%,D-二聚体大于500μg/L者占93.3%,溶栓较抗凝治疗更为有效。结论: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筛选出高度怀疑PTE的患者,降低漏诊率、误诊率,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
治疗
-
分类号
R563.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