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山病的临床及颈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6
1
作者 傅瑜 樊东升 +3 位作者 张俊 裴新龙 韩鸿滨 康德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平山病临床特点及低位颈髓自然位和过屈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殊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以及MRI自然位和过屈位的矢状位和轴位扫描,观察其低位颈髓的动态变化。结果:(1)该组... 目的:研究平山病临床特点及低位颈髓自然位和过屈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殊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以及MRI自然位和过屈位的矢状位和轴位扫描,观察其低位颈髓的动态变化。结果:(1)该组患者的临床符合平山病的诊断标准,表现为上肢远端不对称性肌无力、萎缩。全部为青年男性。大多数在19岁前起病(占77.8%),多为右手首发(20例,74%)。就诊时病程为2个月至72个月,平均(26.48±15.57)个月。(2)自然位,16例示曲线异常,14例下段颈髓萎缩,2例髓内有异常信号。(3)过屈位,所有患者均出现颈髓前移、变扁,脊膜后有月牙形异常信号影。(4)1例患者强化检查示过屈位,脊膜后月牙形异常信号影有强化。恢复自然位后,颈髓恢复原状,强化消失。结论:平山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男性多见。颈部MRI在过屈位存在特殊的动态变化,过屈位MRI可协助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磁共振成像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怀味象: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的电影表演美学
2
作者 冯果 韩鸿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人们身处社会巨变之中,这一时期的银幕表演呈现出澄怀味象的美学风格。澄怀味象作为道家美学的复归与再发展,指向自然而然之美,相较于强调道德比附的儒家美学,更追求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的自然显现。身处价值...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人们身处社会巨变之中,这一时期的银幕表演呈现出澄怀味象的美学风格。澄怀味象作为道家美学的复归与再发展,指向自然而然之美,相较于强调道德比附的儒家美学,更追求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的自然显现。身处价值观驳杂多变的转型时期,城市青年向内关照心灵的言行与传统根脉相碰撞后,显现出任其自然、依其本性的青年角色塑造及表演范式,建构了青年一代虽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观之外,但如其所是、自由生存的情感模式与价值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 表演美学 澄怀味象 自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融反复:论中国传统超验时空观对当代影视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果 韩鸿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中国传统的超验时空观贯穿于中国影视的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影响着当代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中国传统超验时空观中所表现出的独有的韵律流动、贯通圆融与空灵之感,共同构筑了东方式的精神气质与审美意味。通过选取典型的中国电影、电... 中国传统的超验时空观贯穿于中国影视的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影响着当代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中国传统超验时空观中所表现出的独有的韵律流动、贯通圆融与空灵之感,共同构筑了东方式的精神气质与审美意味。通过选取典型的中国电影、电视剧作品并结合它们所呈现出的中国传统超验时空观进行探讨,分析其中表现出的循环往复、圆融贯通、平和包容的意蕴及对当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 超验时空观 影视时空 影视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