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玻璃缺陷分类方法
1
作者 李苑 于浩 +5 位作者 金良茂 曹志强 陈家睿 郑际杰 韩高荣 刘涌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17-23,共7页
电子玻璃是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近年来,显示产业向大尺寸化、超高清和轻薄化发展,对于电子玻璃基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视觉检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景中。图像... 电子玻璃是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近年来,显示产业向大尺寸化、超高清和轻薄化发展,对于电子玻璃基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视觉检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景中。图像处理算法、识别分类算法是机器视觉检测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整图分类方法在电子玻璃表面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从图像数据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训练调参、评价标准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并总结部分应用实例,对电子玻璃缺陷分类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玻璃 机器视觉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缺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含量对玻璃原子间作用力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
作者 杨雨婷 李浩田 +2 位作者 宋斌 赵高凌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3-887,共5页
本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氧化铝含量对(1-x)SiO_(2)-xAl_(2)O_(3)玻璃体系中原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原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是键能和结构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当x小于0.5时,键能因... 本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氧化铝含量对(1-x)SiO_(2)-xAl_(2)O_(3)玻璃体系中原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原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是键能和结构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当x小于0.5时,键能因素占主导,总体键能下降促使玻璃的禁带宽度减小,在一个大气压大小的拉力下,原子运动距离增加,从而导致原子间作用力减弱,抗拉强度下降;当x大于0.5时,结构因素占主导,结构致密度上升促使玻璃的禁带宽度增大,从而导致原子间作用力增强,抗拉强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 硅铝二元玻璃 电子结构 应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韩高荣 汪建勋 +2 位作者 杜丕一 张溪文 赵高凌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4期1-5,6,共6页
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由于具有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两者的优点,正成为纳米材料的重要分支而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全面介绍了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薄膜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提出了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研... 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由于具有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两者的优点,正成为纳米材料的重要分支而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全面介绍了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薄膜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提出了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制备 薄膜应用 纳米复合薄膜 PCVD 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的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智兵 黄勇刚 +3 位作者 张溪文 赵高凌 杜丕一 韩高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1-55,共5页
酞菁铜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其良好的光电性能,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介绍了酞菁铜的研究发展历史,简述了酞菁铜的结构及能级特征。详细介绍了酞菁铜的耐高温性、导电性、光电导性、光伏效应、气敏性、热电效应、电致... 酞菁铜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其良好的光电性能,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介绍了酞菁铜的研究发展历史,简述了酞菁铜的结构及能级特征。详细介绍了酞菁铜的耐高温性、导电性、光电导性、光伏效应、气敏性、热电效应、电致发光性、光存贮性和催化学性等性质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酞菁铜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酮 光电导 气敏性 电致发光 染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石英陶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永刚 王永强 +2 位作者 徐刚 沈鸽 韩高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7,共4页
主要介绍了石英陶瓷的成型技术、烧结方法、添加剂对熔融石英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现状。振动压力注浆成型是在传统的注浆工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能显著提高陶瓷坯体的强度,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则非常适用于成型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 主要介绍了石英陶瓷的成型技术、烧结方法、添加剂对熔融石英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现状。振动压力注浆成型是在传统的注浆工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能显著提高陶瓷坯体的强度,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则非常适用于成型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二者均为石英陶瓷比较成熟的成型技术;在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是影响石英陶瓷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添加B4C和Si3N4能显著提高石英陶瓷制品的致密度;目前石英陶瓷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玻璃、钢铁、航空等诸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石英陶瓷 成型 烧结 添加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宁文生 杜丕一 +2 位作者 翁文剑 韩高荣 沈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5-47,共3页
从气敏材料种类、制备方法、改善气敏材料缺陷的手段等方面介绍了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气敏材料研究中的新动向,展望了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气敏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 气敏元件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朝霞 翁文剑 +4 位作者 曲海波 程逵 杜丕一 沈鸽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含氟羟基磷灰石具有与羟基磷灰石相当的生物活性 ,在体液中具有较小的溶解度 ,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本文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 ,在钛合金基板上制备出氟含量可控、附着力强的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薄膜经柠檬酸改性磷酸性缓冲溶液 (CPBS... 含氟羟基磷灰石具有与羟基磷灰石相当的生物活性 ,在体液中具有较小的溶解度 ,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本文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 ,在钛合金基板上制备出氟含量可控、附着力强的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薄膜经柠檬酸改性磷酸性缓冲溶液 (CPBS)浸泡后表明 ,随着薄膜中氟含量增加 ,其溶解能力减小 ;随CPBS的pH值增加 ,不同氟含量的薄膜溶解量差别减小。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所具有的这些特性能很好地满足金属植入体表面的高性能生物活性改性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羟基磷灰石 薄膜 溶解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施永明 赵高凌 +4 位作者 沈鸽 张溪文 翁文剑 杜丕一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5-127,10,共4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对其中关键问题 ,如纳米TiO2膜、敏化染料。
关键词 敏化染料 纳米薄膜 空穴传输材料 太阳能电池 结构 原理 二氧化钛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位元素(La、Y、Ca)的ACu_3Ti_4O_(12)陶瓷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小莉 杜丕一 +1 位作者 韩高荣 翁文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6-1449,1476,共5页
利用传统陶瓷烧结方法,成功制备了巨介电常数陶瓷CaCu3Ti4O12以及Ca被Y或La取代后的Y2/3Cu3Ti4O12和La2/3Cu3Ti4O12体系.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利用阻抗分析仪测定了不同频率和温度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研究结... 利用传统陶瓷烧结方法,成功制备了巨介电常数陶瓷CaCu3Ti4O12以及Ca被Y或La取代后的Y2/3Cu3Ti4O12和La2/3Cu3Ti4O12体系.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利用阻抗分析仪测定了不同频率和温度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研究结果表明,3种材料结构相似,都具有相同的类钙钛矿结构,但Y2/3Cu3Ti4O12、La2/3Cu3Ti4O12系统中具有较多的缺陷,这些缺陷是由Y和La取代Ca产生的,会对材料的介电常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体系满足极化模型,极化粒子的松弛活化过程直接与所需克服的势垒相关,而不同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缺陷改变了ACu3Ti4O12体系的松弛激活能,在Y和La取代Ca后的体系中松弛激活能要远大于取代前的Ca-Cu3Ti4O12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位替换 CACU3TI4O12 LaCu3Ti4O12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薄膜沉积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宇峰 张溪文 +1 位作者 任兆杏 韩高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40-43,共4页
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是在气相沉积的同时辅以离子束轰击的薄膜制备方法,可在低温下合成致密、均匀的薄膜。介绍了IBAD技术的概况,列举了具体应用领域,描述了射频ICP离子源辅助电子束蒸发,最后对IBAD的前景加以评论。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薄膜沉积 IBAD 薄膜制备 等离子体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WO_4对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宏晔 王永康 +2 位作者 曹立 李炳生 韩高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2-745,共4页
在稳定的H3BO3KOH体系电解液中,研究了0~6g/L添加剂Na2WO4对LY1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以及陶瓷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槽压时间函数表征微弧氧化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陶瓷层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只有添加... 在稳定的H3BO3KOH体系电解液中,研究了0~6g/L添加剂Na2WO4对LY1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以及陶瓷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槽压时间函数表征微弧氧化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陶瓷层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只有添加了Na2WO4,微弧氧化反应才能进行;Na2WO4参与了铝表面微弧氧化反应,反应后陶瓷层的最终相组成为αAl2O3和γAl2O3,并有少量钨沉积;随着Na2WO4质量浓度的提高,陶瓷层的厚度和陶瓷层中αAlO的质量分数均下降,使陶瓷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Na2WO4 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莫建良 陈华 +4 位作者 曹涯雁 刘起英 汪建勋 翁文剑 韩高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通过实验测量常压热分解CVD工艺制备的F掺杂SnO2薄膜的方块电阻、膜厚、形貌、微结构、中远红外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基板温度对SnO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和微结构与薄膜电学、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将基板温度从375℃提高到525... 通过实验测量常压热分解CVD工艺制备的F掺杂SnO2薄膜的方块电阻、膜厚、形貌、微结构、中远红外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基板温度对SnO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和微结构与薄膜电学、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将基板温度从375℃提高到525℃以上,薄膜结晶程度大大提高,薄膜厚度从25nm提高到近300nm,方块电阻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中远红外的反射率达到了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F掺杂SnO2薄膜 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直接自蔓燃法制备NiZn铁氧体粉末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文艳 杜丕一 +1 位作者 翁文剑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2,共5页
以柠檬酸铁或硝酸铁、硝酸锌、硝酸镍和柠檬酸为原料,利用溶胶直接自蔓延燃烧反应成功制备了尖晶石结构的NiZn铁氧体粉末.研究结果表明,溶胶直接自蔓延燃烧法形成的NiZn铁氧体粉末的颗粒尺寸总体较小,在含柠檬酸铁体系中晶粒平均尺寸仅... 以柠檬酸铁或硝酸铁、硝酸锌、硝酸镍和柠檬酸为原料,利用溶胶直接自蔓延燃烧反应成功制备了尖晶石结构的NiZn铁氧体粉末.研究结果表明,溶胶直接自蔓延燃烧法形成的NiZn铁氧体粉末的颗粒尺寸总体较小,在含柠檬酸铁体系中晶粒平均尺寸仅为16~23nm,当柠檬酸量与金属盐总量的摩尔比为2时,形成的NiZn铁氧体粉末晶粒尺寸达最大.溶胶直接自蔓延燃烧法得到的NiZn铁氧体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对较小,约为10.54emu/g,矫顽力较大,约为412.5O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N铁氧体 自蔓延燃烧 柠檬酸先驱体 振动探针磁强计(V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极LCD平板背光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奇观 李建平 +1 位作者 王素敏 韩高荣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为了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液晶显示器在大尺寸品种上的高画质化,文章介绍研制的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激发发光平板背光源。该电光源无电极,在两片平板玻璃中间充入纯氙气(气压2.67×104Pa),玻璃的外表面上密封一层透明水膜作... 为了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液晶显示器在大尺寸品种上的高画质化,文章介绍研制的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激发发光平板背光源。该电光源无电极,在两片平板玻璃中间充入纯氙气(气压2.67×104Pa),玻璃的外表面上密封一层透明水膜作为导电介质,以1.1mm厚的玻璃板作为介质阻挡层,在高频交变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激发荧光粉发光。发光亮度可达3000cd/m2,最佳激发频率10.2kHz,启动电压6kV,发光均匀度大于92%;并综合评价了驱动电压、激发频率和样品厚度等因素对背光源发光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背光源 无极放电 等离子体 荧光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替代材料 被引量:34
15
作者 沈序辉 宋晨路 +2 位作者 沈鸽 翁文剑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4期85-90,共6页
本文对有机-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发展、研究近况作综述,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作描述。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材料 人工骨 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法制备Sb掺杂SnO_2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莲革 沃银花 +4 位作者 汪建勋 沈鸽 翁文剑 刘起英 韩高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4-1828,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Sb掺杂SnO2薄膜(ATO),研究了Sb掺杂量对AT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得薄膜的结构、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在基板温...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Sb掺杂SnO2薄膜(ATO),研究了Sb掺杂量对AT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得薄膜的结构、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在基板温度为665℃时能够制得结晶性能较好的多晶薄膜,XPS分析确定掺杂后的Sb以Sb5+离子形式存在.讨论了Sb掺杂量对方块电阻、透射率和反射率等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掺杂量为2%时取得最小方块电阻为7.8Ω/□,在可见光区薄膜的透射率和反射率随着Sb掺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最后探讨了Sb掺杂SnO2薄膜的显色特性,认为Sb5+离子的本征吸收是薄膜显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CVD) Sb掺杂SnO2薄膜 掺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钙磷酸盐微晶玻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延报 沈鸽 +3 位作者 程逵 翁文剑 韩高荣 J.Domingos Santos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钙磷酸盐微晶玻璃因其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 ,而广泛应用于牙科、骨科的替代及骨组织工程等领域。本文就钙磷酸盐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工艺、组成性能、invitro vivo实验及医学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评述。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钙磷酸盐 微晶玻璃 制备工艺 组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CdS纳米粒子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建曦 赵高凌 韩高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以硫脲为表面修饰剂对CdS进行表面修饰,并将CdS分散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水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种反应条件对CdS纳米粒子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硫脲用于CdS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能有效地降低CdS纳米粒子的... 以硫脲为表面修饰剂对CdS进行表面修饰,并将CdS分散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水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种反应条件对CdS纳米粒子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硫脲用于CdS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能有效地降低CdS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大提高了其量子尺寸效应.硫脲与Cd2+之间的不同比例、硫脲修饰前后溶液的pH值对CdS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pH值为2.00,硫脲与Cd2+比例为8∶1的条件下,得到了粒径大小为5nm、粒径分布均匀的CdS纳米粒子.TEM观察到的结果与Brus公式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粒子 量子尺寸效应 工艺条件 表面修饰 吸收边 硫化镉 半导体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诱导晶化法制备多晶硅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瑞春 沈鸽 +5 位作者 何智兵 赵高凌 张溪文 翁文剑 韩高荣 杜丕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63,共4页
本文介绍了金属诱导晶化非晶态硅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新方法 ,综述了制备金属 /非晶态硅复合薄膜的各种方法与晶化结果 。
关键词 金属诱导 非晶硅 多晶硅 薄膜 晶化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微弧氧化溶液中添加剂成分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永康 郑宏晔 +2 位作者 李炳生 韩高荣 袁礼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64,共2页
 在Na2SiO3 KOH电解液中,添加硼酸和稳定剂,进行铝合金微弧氧化。结果表明,硼酸有利于提高铝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陶瓷膜硬度,改善其表面光滑度。稳定剂可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 铝合金 等离子电解氧化 硼酸 稳定剂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