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台车快速掘进技术在方斗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韩静玉 《隧道建设》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介绍了瑞典353E凿岩台车在重庆石忠高速公路方斗山隧道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双台车施工方案的的分析,总结了在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中单洞利用双台车及配套设备实现快速掘进的施工技术,为长大隧道提供了一种快速施工的思路。
关键词 隧道 双台车 快速掘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大变形软岩隧道开挖新方法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静玉 《中国建设信息》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软岩大断面大变形隧道施工仍是目前隧道界没有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常采用的施工方法大体上可分为3种,即三台阶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虽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往往造成被动的亦不乏其例,初支过量下沉是当前隧道... 软岩大断面大变形隧道施工仍是目前隧道界没有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常采用的施工方法大体上可分为3种,即三台阶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虽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往往造成被动的亦不乏其例,初支过量下沉是当前隧道施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众多安全事故的诱因。目前使用的开挖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问题。频繁不断的隧道塌方关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探索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已迫在眉睫。长锚索(锚杆)超前支护加下部群洞法将是探索的新方向,可从根本上解决初期支护下沉和周边收敛问题,可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初期支护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大变形软岩 隧道开挖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洞内测量控制方法及精度控制方法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韩静玉 《铁道勘察》 2011年第2期4-7,12,共5页
结合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施工测量控制方法、程序控制方法及地下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入手,对洞内测量工作中产生的误差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实例论证了采用该技术措施的实用性,可为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测量工作... 结合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施工测量控制方法、程序控制方法及地下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入手,对洞内测量工作中产生的误差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实例论证了采用该技术措施的实用性,可为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隧道 测量控制 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头隧道衬砌施工工艺的几点改进
4
作者 韩静玉 左强 《隧道建设》 2002年第2期15-16,共2页
结合宝兰复线四方头隧道的工程实例,通过衬砌施工工艺上的几点改进,研究解决了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易渗水、无轨运输条件下边模易跑模、避车洞外观质量不易控制、低标号混凝土成本高等施工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借鉴。
关键词 四方头隧道 衬砌 施工工艺 铁路隧道 混凝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下穿高填方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静玉 《山西建筑》 2011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以某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为例,通过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比选,采用CRD法开挖、支护,对工法原理、特点以及施工中监控量测数据作了分析,解决了初期支护下沉和收敛问题。
关键词 隧道 高填方高速公路 CRD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二线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静玉 周红芳 《隧道建设》 2003年第5期28-30,共3页
新建铁路二线下穿既有线是既有线施工的难题之一。介绍了陇海铁路宝鸡-兰州二线宝天段四方头隧道出口下穿既有线的工程施工技术,采用立交桥方式实现下穿,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铁路 施工技术 既有线 立交桥 下穿工程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沟岭隧道橡子沟斜井施工技术
7
作者 韩静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结合磨沟岭隧道橡子沟斜井施工实例,简单介绍了斜井施工技术、机械配置、安全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 隧道 斜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拱部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民庆 韩静玉 +2 位作者 王水善 陈文义 贾大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3,47,共6页
研究目的: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运输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隧道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复杂性高、隐蔽性强",因此隧道的安全问题... 研究目的: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运输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隧道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复杂性高、隐蔽性强",因此隧道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分析,铁路隧道拱墙衬砌混凝土质量缺陷风险比例最高,约为61.7%,其中拱墙衬砌混凝土空洞风险比例最大,约为所有隧道运营风险的28.8%,因此,提升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是消除铁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关键。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其中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控制标准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一个,为提高隧道衬砌质量水平,需要研究隧道拱部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控制标准。研究结论:(1)隧道拱部衬砌混凝土采取有压浇筑方式,可以提高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避免衬砌混凝土背后出现空洞;(2)浇筑压力控制和防脱空预警控制都能实现衬砌混凝土的有压浇筑,现场可结合实际情况,至少选择一种方法作为隧道拱部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标准,混凝土用量对比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法使用;(3)结合目前我国铁路隧道衬砌设计,浇筑压力宜采用20 kPa浇筑终压作为控制标准;(4)防脱空预警控制标准为所有声光报警器处于预警状态,继续浇筑混凝土3~5 min,并结合混凝土用量、排气管出浆情况等综合判断混凝土是否浇筑饱满;(5)混凝土用量对比控制标准为实际浇筑混凝土量=理论浇筑混凝土量+1~3 m^(3);(6)本研究成果可在隧道衬砌施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衬砌混凝土 浇筑结束标准 浇筑压力 防脱空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