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因素及传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增贤 杜继双 +2 位作者 杨兆莘 韩锡鹏 江宝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为探讨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因素和传播机制。方法我们调查了安徽淮北地区的犬、猫和野兔自然感染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和变色纵眼果蝇、家蝇自然感染结膜吸吮线虫幼虫情况,并用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喂饲变色纵眼果蝇、家蝇实验感染的... 目的为探讨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因素和传播机制。方法我们调查了安徽淮北地区的犬、猫和野兔自然感染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和变色纵眼果蝇、家蝇自然感染结膜吸吮线虫幼虫情况,并用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喂饲变色纵眼果蝇、家蝇实验感染的观察。结果检查犬305只,阳性234只占76.7%;猫14只阳性4只占28.6%;野兔59只中阳性6只,占10.2%。检查变色纵眼果蝇(Amiotavariegata)737只,自然感染结膜吸吮线虫幼虫者12只占1.6%。于1989年我们证实变色纵眼果蝇为结膜吸吮线虫中间宿主,而家蝇并不是。幼虫在果蝇体内发育过程为:被食入的初产的24h内脱去鞘膜。第2—3d钻过胃肠壁入血腔,多数幼虫侵入雄果蝇睾丸或雌蝇血腔壁形成“虫泡囊”。在囊内经腊肠期、感染前期和感染期连续发育并蜕二次皮。感染期蚴钻破虫泡囊,移行到头部和口器。当感染的果蝇再次呼吸终宿主(犬、猫及人)泪液时,幼虫进入眼结膜囊内,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感染后35d,雌虫开始产出初产蚴。成虫寿命可达30个月以上。结论结膜吸吮线虫最重要的保虫宿主是犬,其中间宿主是变色纵眼果蝇,在流行区传播媒介为该种果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 生活史 传播 流行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的复现:游戏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韩锡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1-134,共4页
2023年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GT赛车:极速狂飙》等游戏改编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部作品成功的共同点在于影片试图还原游戏中的体验,并以此作为贯穿电影改编的主要驱动力。在电影复现游戏方面,具... 2023年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GT赛车:极速狂飙》等游戏改编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部作品成功的共同点在于影片试图还原游戏中的体验,并以此作为贯穿电影改编的主要驱动力。在电影复现游戏方面,具体策略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策略是保持电影视觉元素与游戏的一致,并重现游戏的标志性特征;核心策略是在叙事改编中维持游戏的主题;更为进阶的改编策略,是在电影设置的情境中复原玩家游戏互动时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改编电影 跨媒介叙事 改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潜泵机组油气分离器的腐蚀研究
3
作者 张冠林 张立军 +2 位作者 韩锡鹏 晁明伟 谢文献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6,共3页
针对电潜泵机组用油气分离器壳体冲蚀情况,利用Solidworks和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叶轮处,含砂油气混合井液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最高可达11.450 0 m/s,远高于国标规定的最大流速2.133 6 m/s;在叶... 针对电潜泵机组用油气分离器壳体冲蚀情况,利用Solidworks和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叶轮处,含砂油气混合井液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最高可达11.450 0 m/s,远高于国标规定的最大流速2.133 6 m/s;在叶片出口处速度矢量的方向杂乱不一,高速含砂油气混合井液会剧烈地冲击分离器内壁,离心力对分离器壳体内壁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在长期的冲蚀和剪切作用下,分离器壳体变薄,加之腐蚀作用,进而造成分离器壳体断裂落井。为此,对油气分离器进行技术改进——选择氧化锆作为耐磨衬套的材料以及在叶轮下部加入壳体衬套。改进后的油气分离器在胜利油田共应用611套,仅发生分离器筒断落井事故15井次,而2008年就有20井次。改进后的油气分离器有效防止了分离器筒断事故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离器 壳体 冲蚀 高速冲击 数值模拟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妇女乳房肿块与丝虫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4
作者 沈一平 印湖莲 +2 位作者 韩锡鹏 周学莲 丁桂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3-53,共1页
育龄妇女乳房肿块与丝虫病关系的调查研究沈一平,印湖莲,韩锡鹏,周学莲,丁桂兰文献中诸多乳房丝虫病的病例报告均是因误诊为乳腺癌等其它乳房病而作病变部位或乳房切除术的组织病理切片中发现者。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国内已报道近4... 育龄妇女乳房肿块与丝虫病关系的调查研究沈一平,印湖莲,韩锡鹏,周学莲,丁桂兰文献中诸多乳房丝虫病的病例报告均是因误诊为乳腺癌等其它乳房病而作病变部位或乳房切除术的组织病理切片中发现者。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国内已报道近400例[1-4]。五河县是班氏丝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丝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