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基亚甲基)-2,4-咪唑啉二酮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1
作者 韩金涛 陈守聪 +3 位作者 刘吉平 徐志红 邱立红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在实验室原有的AdSS酶抑制剂研究工作基础上,以丝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咪唑啉二酮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或质谱等验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g在质量浓度200μg/mL下... 在实验室原有的AdSS酶抑制剂研究工作基础上,以丝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咪唑啉二酮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或质谱等验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g在质量浓度200μg/mL下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发芽抑制率达到70%,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S抑制剂 2 4-咪唑啉二酮酯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进水口悬挑牛腿模板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金涛 《四川水力发电》 2014年第5期7-9,共3页
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电站进水口悬挑牛腿部位采用预制模板和内拉法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效果,认为预制模板施工工艺具有极大地优越性和使用价值,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对施工成本也... 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电站进水口悬挑牛腿部位采用预制模板和内拉法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效果,认为预制模板施工工艺具有极大地优越性和使用价值,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对施工成本也有所节约,从而为后期及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牛腿 内拉法 预制模板 溪洛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工作闸门室中室楼板承重桁架受力分析
3
作者 韩金涛 郑祥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5期18-20,36,共4页
结合承重桁架在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中闸室楼板的应用,介绍了承重桁架的设计及结构计算。
关键词 承重桁架 结构 受力 计算 溪洛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ydantocidin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进敏 韩金涛 +2 位作者 匡宇 金淑惠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2-403,共12页
Hydantocidin是一个天然螺核苷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内吸性除草活性,但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人们对Hydantocidin的糖类、脱氧类似物、环二肽、交联结构类似物等新型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 Hydantocidin是一个天然螺核苷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内吸性除草活性,但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人们对Hydantocidin的糖类、脱氧类似物、环二肽、交联结构类似物等新型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新型Hydantocidin类似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antocidin 类似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antocidin及其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进敏 匡宇 +2 位作者 韩金涛 金淑惠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前文总结了Hydantocidin新型类似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Hydantocidin及其15个立体异构体、硫代Hydantocidin和碳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Hydantocidin 硫代Hydantocidin 全合成 结构改造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傅军 李选 +9 位作者 韩金涛 王昌明 栾景源 吕献军 李天润 曲雯 冯琦琛 庄金满 马晓娟 隋玉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2月~2013年5月对210例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行脱水、解痉、脑复苏、控制输液、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 19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2月~2013年5月对210例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行脱水、解痉、脑复苏、控制输液、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 19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行急诊栓塞治疗(1例首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2 d后再次造影发现动脉瘤并成功栓塞)。围手术期死亡8例,致伤残4例,3例入院时昏迷,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190例平均随访43.5月(6~116个月),其中〉36个月130例,〉60个月90例:12例术后6~12个月复查发现新发及栓塞处动脉瘤扩大,行再次栓塞,复发率6.3%(12/190);GOS平均4.6分(4~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为15分,术前平均13分(5~15分)。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快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可明确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栓塞治疗;加强围术期的各种管理,如脱水、腰穿、抗痉挛、抗血小板治疗等措施可以加快患者康复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栓塞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忽略股浅动脉重建在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庄金满 李选 +7 位作者 李天润 赵军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张龙 冯琦琛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评价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155例(220条患肢)股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根据对股浅动脉的处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股浅动脉重建组(10... 目的评价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155例(220条患肢)股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根据对股浅动脉的处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股浅动脉重建组(107条患肢)和非重建组(113条患肢),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重建组近期(出院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非重建组[70.1%(75/107)vs.46.0%(52/113),Z=-2.356,P=0.018],随访期内2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53.3%(57/107)vs.57.5%(65/113),Z=-0.633,P=0.527]。2组保肢率无统计学差异[94.4%(101/107)vs.96.5%(109/113),χ~2=0.170,P=0.680]。重建组再次腔内治疗率更高[30.8%(33/107)vs.8.8%(10/113),χ2=16.903,P=0.000],费用更高[(34 658.7±8322.7)元vs.(17 036.6±1603.0)元,t=22.082,P=0.000]。2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0 vs.0.9%(1/113),Fisher精确检验,P=1.000;1.9%(2/107)vs.1.8%(2/113),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经济,应成为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股浅动脉 外周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孙悦华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瘤体破裂才被发现,但此时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1].30%-83.99%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致[2,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 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瘤体破裂才被发现,但此时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1].30%-83.99%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致[2,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病死率为45%,即使存活也会残留后遗症[4],有很高的残疾率[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HEMORRHAGE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临床症状 瘤体破裂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建平 李太公 +3 位作者 韩金涛 王进敏 王道全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以环十二酮为原料,经过α-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α-苄基环十二酮,再与羟胺作用成肟,再经酯化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一... 以环十二酮为原料,经过α-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α-苄基环十二酮,再与羟胺作用成肟,再经酯化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如BWZ15在浓度为100和1mg/L时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抑制率分别为72.70%和54.98%,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的抑制率分别为85.04%和81.91%。毒力测定结果显示,BWZ15对马唐的IC50值和苘麻的IC90值分别为0.49和1.9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苄基环十二酮 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肺栓塞的介入治疗10年回顾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军 李选 +8 位作者 韩金涛 王昌明 栾景源 李天润 翟国钧 冯琦琛 庄金满 赵军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危肺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9月94例高危肺栓塞接受术中取栓、术中快速溶栓及术后溶栓抗凝、机械碎栓等手段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总结... 目的:探讨高危肺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9月94例高危肺栓塞接受术中取栓、术中快速溶栓及术后溶栓抗凝、机械碎栓等手段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总结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98.9%(1例未完成手术操作即死亡);围手术期死亡6例。72例平均随访33.5月(13~130个月),16例失访,随访率81.8%(72/88)。心功能分级:Ⅰ级68例,Ⅱ级3例,Ⅳ级1例,按照我们疗效标准,完全缓解68例(94.4%,68/72),部分缓解3例(4.2%,3/72),无效1例(1.4%,1/72)。结论高危肺栓塞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可快速有效改善高危P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现象73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军 董国祥 +4 位作者 栾景源 李天润 翟国钧 张龙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定位下化学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chemical thoracic sympathectomy,CTS)治疗雷诺现象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1年3月~2005年9月,我院73例(141条上肢)雷诺现象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2组(2001年3月~2002年12月为... 目的探讨X线定位下化学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chemical thoracic sympathectomy,CTS)治疗雷诺现象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1年3月~2005年9月,我院73例(141条上肢)雷诺现象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2组(2001年3月~2002年12月为A组,2003年1月~2005年9月为B组)。A组(35例67条上肢)在X线定位下经皮穿刺至T2或T3交感神经节处注射5%酚实施CTS。B组(38例74条上肢)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在针尖抵达胸椎体后缘时注入局麻药2~3ml后再继续向前进针至交感神经节处注射5%酚实施CTS。结果A组气胸发生率28.4%(19/67)显著高于B组的4.1%(3/74)(r=15.773,P=0.000);A组有效率77.6%(52/67)显著低于B组的97.3%(72/74)(χ2=12.851,P=0.000)。腋下痛A组2条肢体,B组5条肢体(χ2=0.411,P=0.521),窦性心动过缓A组1例,B组无(χ2=0.002,P=0.967),Homer综合征2组各1例(均单侧)(χ2=0.000,P=1.000)。结论CTS治疗雷诺现象疗效满意,气胸是CTS较常见的并发症,操作方法的改良可以有效降低气胸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气胸 雷诺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选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子昌 李小刚 +1 位作者 李选 韩金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选用支架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症状性重度ICAS患者61... 目的评估个体化选用支架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症状性重度ICAS患者61例,根据症状性重度ICAS的不同类型采取个体化选用适应病变特点的颅内支架的方法治疗,观察主要终点事件(术后30d内脑卒中事件及死亡)和次要终点事件(支架内再狭窄)。结果获得技术成功患者59例,技术成功率96.7%,支架置入术后狭窄率从(81.3±7.1)%降为(1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例(3.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例,出血性脑卒中1例,无死亡患者。4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29(17.0±7.0)个月,5例(10.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其中2例为症状性再狭窄,予球囊成形术治疗。结论采用个体化选用合适的颅内支架进行治疗不同类型ICAS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技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颅内动脉硬化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阿司匹林 磁共振成像 血栓弹力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天润 李选 +6 位作者 董国祥 栾景源 翟国钧 张龙 庄金满 冯琦琛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6月介入联合手术治疗11例(13条)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双侧髂动脉合并腹主动脉下段闭塞2例(4条),髂动脉合并股总动脉闭塞6例,髂动脉...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6月介入联合手术治疗11例(13条)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双侧髂动脉合并腹主动脉下段闭塞2例(4条),髂动脉合并股总动脉闭塞6例,髂动脉合并多发股浅或腘动脉闭塞3例。对11例(13条)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行Fogarty球囊取栓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并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 13条髂股动脉均开通成功,下肢缺血症状出现或加重2个月内的7条患肢术中取出较多血栓。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肺炎、死亡,术后1周踝肱比(ABI)由术前的0.07±0.13提高至0.56±0.19,差异有显著性(t=8.517,P=0.000)。随访12~28个月,平均18个月,13条患肢均保存良好,髂动脉一期通畅。结论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的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在患肢缺血症状突然出现或加重2个月内的髂动脉长段闭塞病变,以及髂动脉闭塞合并股总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髂动脉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静脉切开行下肢深静脉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国钧 赵军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方法2003年6月~2006年8月对4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急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股静脉切开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术后辅以抗凝、区域性溶栓。结果手术时间55~115... 目的探讨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方法2003年6月~2006年8月对4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急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股静脉切开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术后辅以抗凝、区域性溶栓。结果手术时间55~115 min,平均92.6 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 ml,平均384.6 ml,仅4例接受输血。术中5例发生一过性血压波动,很快恢复。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术后5例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均1周内愈合;1例老年患者卧床性肺炎,治疗后痊愈;无其他片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痛缓解迅速,双下肢周径差值分别由术前的5.5 cm(中位数,膝上)、4.0 cm(中位数,小腿)降为1.5 cm(Z=-5.345,P=0.000)、1.0 cm(Z=-5.461,P=0.000)。32例随访6个月,未见血栓复发。结论经股静脉切开深静脉取栓术操作易行,安全,术后早期症状缓解明显。对于急性期累及髂股静脉的较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考虑手术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取栓术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军 李敬府 +5 位作者 董国祥 栾景源 李天润 翟国均 张龙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07-608,共2页
目的总结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4月~2006年8月间的24例需要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的患者,应用彩超了解血栓范围,下腔静脉、肾静脉和入路静脉(右颈内静脉)的情况,在彩超和X线透视下(免造影剂),应用... 目的总结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4月~2006年8月间的24例需要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的患者,应用彩超了解血栓范围,下腔静脉、肾静脉和入路静脉(右颈内静脉)的情况,在彩超和X线透视下(免造影剂),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通过导丝导管将临时滤器放在肾静脉开口远端的下腔静脉内。结果24例均成功置入和拔除。置入时间5 d^6周,平均16.8 d。其中滤器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在3 d^2周。捕获血栓8例,血栓均<0.5 cm。随访23例,平均23个月(7~57个月),无再次发生肺栓塞病例,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经抗凝治疗后好转。结论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是安全和有效的;超声结合X线透视免去造影剂的置入操作是安全和可行的;多数可以在3周时拔除,如果滤器血栓形成应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filter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平阳霉素的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兔颈外动脉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子昌 李选 +4 位作者 董国祥 范田园 翟国钧 韩金涛 曲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载平阳霉素的离子交换型微球(PYM-MS)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以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分别予PYM-MS、空白离子交换型微球(MS)及平阳霉素(PYM)水剂进行栓塞,于栓... 目的初步研究载平阳霉素的离子交换型微球(PYM-MS)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以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分别予PYM-MS、空白离子交换型微球(MS)及平阳霉素(PYM)水剂进行栓塞,于栓塞后2天、2周及4周时于每组各随机抽取2只复查造影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栓塞2天、2周及4周后PYM-MS组复查造影均未见血管再通,组织学检查可见微动脉血管内膜从2天~2周、4周进行性增生,甚至管腔闭塞,并可见毛细血管闭塞;MS组复查造影可见少量血管再通,组织学检查见微动脉栓塞;PYM组造影见血管通畅,组织学仅见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结论 PYM-MS栓塞后可使微动脉内膜增生、管腔闭塞,栓塞效果优于MS及PY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平阳霉素 动静脉畸形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的随访结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天润 李选 +6 位作者 董国祥 栾景源 王昌明 张龙 庄金满 冯琦琛 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2月91例(96条肢体)腘动脉硬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P1段44条,P2段7条,P1~P2段35条,P1~P3段10条。狭窄性病变(狭窄率〉50%)42条,闭塞性病...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2月91例(96条肢体)腘动脉硬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P1段44条,P2段7条,P1~P2段35条,P1~P3段10条。狭窄性病变(狭窄率〉50%)42条,闭塞性病变54条。单纯球囊扩张成形35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1条。闭塞性病变均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结果介入治疗腘动脉成功率100%,出院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由术前0.45±0.15升高至0.89±0.17(t=-8.522,P=0.001)。84例(87条肢体)随访12~74个月,(39.0±10.3)月,随访率92.3%(84/91)。术后12个月腘动脉一期通畅率70.1%(61/87),二期通畅率89.7%(78/87)。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中,单纯球囊扩张成形32条肢体的12个月一期通畅率90.6%(29/32),二期通畅率96.9%(31/32);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条肢体的12个月一期通畅率50.0%(3/6),二期通畅率83.3%(5/6);球囊扩张成形术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Fisher精确检验,P=0.039)。结论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效果良好,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近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腘动脉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龙落尾底板拖模的研制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昌福 韩金涛 郑祥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5期1-3,11,共4页
斜面液压自行式隐轨拖模科技发明是我局为攻克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龙落尾底板坡度大、坡比变化频率快、延线长、质量要求极高而研制的,与传统的斜坡水泥衬砌机或混凝土摊铺机相比,其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造价低廉,并且不受坡面坡度限制,... 斜面液压自行式隐轨拖模科技发明是我局为攻克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龙落尾底板坡度大、坡比变化频率快、延线长、质量要求极高而研制的,与传统的斜坡水泥衬砌机或混凝土摊铺机相比,其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造价低廉,并且不受坡面坡度限制,能进行大方量、大面积连续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快且浇筑质量好。在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龙落尾底板衬砌施工中首次采用了该设备及其施工技术,解决了底板坡度、坡比变化大的限制,避免了传统工艺人工导运模板、立模、分段浇筑等繁琐工序,不但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还加快了工程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 液压自行 隐轨 拖模 衬砌 溪洛渡水电站 科技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磺酰胺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19
作者 徐志红 董宏波 +3 位作者 韩金涛 刘斌 金淑惠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9-666,共8页
以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 R、H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以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 R、H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p和4u在50μg/m L下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6.0%和75.2%,化合物3j在100μg/m L下对稗草生长的抑制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氨基苯基/苄基)-2 4-咪唑啉二酮 芳基磺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泄洪洞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英 唐杰伟 韩金涛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5期4-8,共5页
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左岸泄洪洞工程中有压段、无压段、龙落尾等的混凝土施工分层分块及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关键词 溪洛渡水电站 泄洪洞 有压段 无压段 龙落尾 混凝土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