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土湖典型湿地白刺灌丛沙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韩福贵 满多清 +5 位作者 郑庆钟 赵艳丽 张裕年 肖斌 付贵全 杜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5,共10页
通过对青土湖典型湿地白刺灌丛沙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1)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15种,分属6科15属,其中藜科7属,蒺藜科3属,菊科2属,禾本科、茄科和萝藦科均为1属,占总种科数的50.00%和总种属数的80.00%。2)白刺灌... 通过对青土湖典型湿地白刺灌丛沙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1)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15种,分属6科15属,其中藜科7属,蒺藜科3属,菊科2属,禾本科、茄科和萝藦科均为1属,占总种科数的50.00%和总种属数的80.00%。2)白刺灌丛重要值在重度盐碱地最高为54.72,其次为盐碱沙地、黄色粉砂地和灰白色粉砂地,分别为35.00、31.16、22.22,半固定沙地最低为15.65。3)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中灰白色粉砂地与其他几个样地差异显著(P<0.05);Simpson多样性指数、群落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中各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latulo均匀度指数中各样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4)土壤有机物质含量最高为水淹地,以10~20 cm土层深度含量最高,40~60 cm含量最低;全磷含量最高为沙丘上部,以5~10 cm土层深度含量最高,40~60 cm含量最低;全氮含量最高为平地,以0~5 cm土层深度含量最高,20~40 cm含量最低;全钾含量最高为沙丘下部,以20~40 cm土层深度含量最高,5~10 cm含量最低。5)非水淹和常水淹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40~60 cm后土层趋于稳定,常被水淹的地区影响白刺灌丛土壤水分,增强细砂粒在地表区域的沉降。地下水位的逐年抬升,从2006年的-4.1 m回升到2019年的-3.0 m,具有明显的年代变化规律,符合回归方程:Y=-0.0017X~2+0.1275X-4.274(R~2=0.9804),且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土湖 白刺灌丛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中下游不同生境柽柳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水分、盐分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福贵 满多清 +4 位作者 郑庆钟 肖斌 张裕年 付贵全 杜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了给石羊河流域柽柳群落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以石羊河流域4种类生境型柽柳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土壤水分、盐分,分析了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柽柳群落中共有植物2... 为了给石羊河流域柽柳群落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以石羊河流域4种类生境型柽柳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土壤水分、盐分,分析了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柽柳群落中共有植物22种,分属9科20属,其中灌木植物最多,为8种(5科6属),其次是多年生草本,为7种(4科7属),一年生草本为7种(3科7属),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6.36%,31.82%,31.82%。(2)柽柳群落中,固定盐碱沙地密度最大,盐碱地和退耕湿地次之,丘间低地最低;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盖度差异显著(p<0.05),以固定盐碱沙地最大,为73.33%,盐碱地和丘间低地次之,均为61.67%,退耕湿地最小,为47.00%。(3)不同生境类型柽柳群落在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方面存在差异,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Alatulo均匀度指数看,丘间低地>盐碱地>固定盐碱沙地>退耕湿地(p<0.05),丘间低地群落优势度指数低于盐碱地和固定盐碱沙地、退耕湿地,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丘间低地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种类型。(4)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范围内,盐减地和固定盐碱沙地土壤含水率最高,其次是退耕湿地和丘间低地,总体呈现出先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不同生境柽柳群落组成物种稀少,结构简单,种群物种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群落组成物种中,灌木种类最多,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种类相同。丘间低地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生境类型,退耕地最低,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相反,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表现出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不同生境 柽柳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区沙丘的基本特征及其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福贵 仲生年 常兆丰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民勤沙区的沙丘包括新月型沙丘、新月型沙丘链、沙垄、沙堆和复合型沙丘及沙丘链5种类型;沙丘高度一般为4~10 m;沙丘走向有横向(NE-SW)和纵向(NW-SE)以及多风向形成的不规则形.沙丘移动的基本特征是:(1)风是沙丘移动的动力,风向单一时... 民勤沙区的沙丘包括新月型沙丘、新月型沙丘链、沙垄、沙堆和复合型沙丘及沙丘链5种类型;沙丘高度一般为4~10 m;沙丘走向有横向(NE-SW)和纵向(NW-SE)以及多风向形成的不规则形.沙丘移动的基本特征是:(1)风是沙丘移动的动力,风向单一时沙丘移动速度快.(2)沙丘越高移动速度越缓慢.(3)沙丘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为主.(4)沙丘移动的方式有前进式、摆动式和摆动前进式3种.(5)植被盖度越大移动就越缓慢.(6)一年中5月份移动速度最快,9月份最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移动规律 基本特征 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荒漠区无霜期及春季低温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韩福贵 常兆丰 仲生年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3期1-2,29,共3页
以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数十年气象定点观测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民勤荒漠区无霜期、春季低温、冻土层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平均终霜期为5月10日,初霜期为9月28日,50 a来终霜期有逐渐提前、初霜期有逐渐推后的趋势,但不同... 以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数十年气象定点观测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民勤荒漠区无霜期、春季低温、冻土层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平均终霜期为5月10日,初霜期为9月28日,50 a来终霜期有逐渐提前、初霜期有逐渐推后的趋势,但不同年份变异幅度增大;3-5月份地表平均最低温度、气温逐渐上升,≤0℃出现比率下降,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强度的降温天气时有发生;3月份冻土层的变化与气温变化趋势相近。30 a以来地表平均日最低温度和气温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无霜期 春季 地表低温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酶学硏究进展 被引量:235
5
作者 王理德 王方琳 +3 位作者 郭春秀 韩福贵 魏林源 李发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共10页
土壤酶学是研究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特性的科学,是一门介于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主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发展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功能及分布特征等... 土壤酶学是研究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特性的科学,是一门介于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主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发展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功能及分布特征等,总结了土壤理化性质、施肥、放牧、土壤微生物、施用稀土元素、草地生长年限、不同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及其他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本项目组的研究对土壤酶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酶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区主要植物的物候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兆丰 赵明 +2 位作者 韩福贵 仲生年 李发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4,共7页
选择在民勤沙区有代表性的48种植物,利用1985—2004年的观测资料,先就48种植物的9个主要物候期按平均期距进行系统聚类,进而对聚类结果按中生、旱生和沙地旱(中)生植物归并为类群。研究结果表明:从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再到沙地旱(中)生植... 选择在民勤沙区有代表性的48种植物,利用1985—2004年的观测资料,先就48种植物的9个主要物候期按平均期距进行系统聚类,进而对聚类结果按中生、旱生和沙地旱(中)生植物归并为类群。研究结果表明:从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再到沙地旱(中)生植物,同一物候期的多年变幅增大;从旱生植物到沙生植物的物候期的多年变幅大于从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多年变幅;不同植物的物候期差异主要表现为从花蕾花序期开始到果实脱落末期的各个物候期,从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再到沙地旱(中)生植物,这些物候期表现出逐渐延迟的趋势;当地冬季漫长,夏季持续日数较长,秋季最短,春季和秋季物候频数分布较多,植物活动日数相对较短;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包括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和沙地旱(中)生植物的物候特征,能更好的从不同植物类型来揭示植物物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气温 中生植物 旱生植物 沙地旱(中)生植物 民勤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荒漠区草场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常兆丰 韩福贵 仲生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为了揭示荒漠草场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的特征,本研究运用民勤荒漠区1974年以来的物候观测资料和2002年以来的植被样方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荒漠草场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用线性趋势线及其回归显著性表示变化趋势的显著... 为了揭示荒漠草场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的特征,本研究运用民勤荒漠区1974年以来的物候观测资料和2002年以来的植被样方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荒漠草场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用线性趋势线及其回归显著性表示变化趋势的显著性,用相关系数表示2组变量的相互关系。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完成。结果表明,1)民勤荒漠区1961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全球水平和中国近百年来水平;2)植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迟,生长季延长;植被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和纯盖度随降水量减少而降低;3)植被盖度及纯盖度主要与年降水量正相关;植株密度主要与9月份降水量正相关;4)春季气温的升高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大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植物物候 植被盖度 草场植物 民勤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荒漠区植物物候相的持续特征和组合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常兆丰 韩福贵 仲生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7,共7页
以民勤荒漠区1974年以来的36种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物候频数的统计方法,划分5个物候相,分析物候相的持续特征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植物的活动期物候相持续日数平均为212天,绿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较长,花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最短;花... 以民勤荒漠区1974年以来的36种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物候频数的统计方法,划分5个物候相,分析物候相的持续特征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植物的活动期物候相持续日数平均为212天,绿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较长,花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最短;花色期、挂果期和绿色期3个物候相不同植物之间相互重叠;旱柳的活动期物候相最长,火炬树和芦苇的活动期物候相最短,胡杨和火炬树的绿色期物候相最短,芦苇的秋色期物候相最短;荒漠区不同植物的花色期以及挂果期差异很大。在花色期物候相中,开花始期较早的植物开花末期也相对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物候相 持续特征 组合特征 民勤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理德 徐丰 +4 位作者 韩福贵 郭春秀 王方琳 李发明 张莹花 《农学学报》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来,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质变差、流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制约石羊河下游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发掘石... 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来,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质变差、流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制约石羊河下游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发掘石羊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认为民勤生态环境治理应以治水为主:(1)结合中国现有政策,加快发展建设石羊河中游地区节水型农业,保证下游的水量,以缓解民勤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用水的不足;(2)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等极不合理的人为活动;(3)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以保证河流流量及河道畅通。希望通过以上方案力争使民勤绿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玉红 赵海光 +2 位作者 单宇 周建建 韩福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1-734,共4页
从种的考证出发,综述了繁缕近年来在形态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孢粉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繁缕作为资源植物的利用和作为杂草的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繁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利用繁缕种质资源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繁缕 形态 化学成分 分子系统学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县节水型农业系统优化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兆丰 韩福贵 刘克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迅速减少,石羊河下游民勤的生态环境正在迅速退化。对此,民勤县主要通过“关井压田”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那么,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量会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什么影响呢?为此,运用农户调查资料和线性规划方法,... 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迅速减少,石羊河下游民勤的生态环境正在迅速退化。对此,民勤县主要通过“关井压田”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那么,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量会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什么影响呢?为此,运用农户调查资料和线性规划方法,以水资源利用量为限额对农业生产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可节水2亿m^3-3亿m^3,耕地面积可由现在的62028.7hm^2压缩到43 129.6hm^2。种植业方面应扩大玉米和苜蓿面积,压缩其他作物面积。苜蓿灌水量少,应大面积发展。节水和压缩耕地面积必须循序渐进,同时要做好富余人口安置和移民工作。建立水市场。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是干旱地区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必由之路。图2,表4,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农业系统 线性规划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流对梭梭冠型特征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涛 马剑平 +5 位作者 师生波 韩福贵 张裕年 王方琳 万翔 张红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7-15,共9页
为了研究风沙流胁迫环境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植株冠型特征的影响和适应机制,以2 a生梭梭为研究对象,在风沙环境风洞中分别模拟5、8、10、13、16和18 m·s^(-1)风沙流胁迫环境,定量分析风沙流胁迫对梭梭的生长和冠型特征的... 为了研究风沙流胁迫环境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植株冠型特征的影响和适应机制,以2 a生梭梭为研究对象,在风沙环境风洞中分别模拟5、8、10、13、16和18 m·s^(-1)风沙流胁迫环境,定量分析风沙流胁迫对梭梭的生长和冠型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强度风沙流胁迫后,梭梭枝条外表产生的伤害特征表现不一,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所需的时间也不同。18 m·s^(-1)风沙流胁迫20 min已达到致死风速,梭梭枝条恢复困难,永久死亡。(2)梭梭冠幅和植株体积大小随风沙流胁迫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梭梭冠幅和植株体积累计增加量大小排序分别为:轻度风沙流胁迫>中度风沙流胁迫>重度风沙流胁迫。(3)梭梭枝条长度、分枝数量和枝条直径大小随风沙流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二项式曲线变化,新生枝长度累加量呈直线方程快速减少,表明梭梭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与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拟 风沙流 胁迫 梭梭 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春秀 王理德 +4 位作者 何芳兰 韩福贵 王方琳 张莹花 魏林源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对民勤绿洲1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 通过对民勤绿洲1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8.75%、81.25%;其中藜科(6种)、菊科(4种),禾本科(4种)、蒺藜科(3种),4科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3.13%.(2)不同年限退耕地0-40cm 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变化过程,而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变化不太明显.(3)在退耕地0-40cm 土层范围内,各样地细沙粒的比例最大,粉粒和黏粒次之,粗沙粒的比例最小,但各粒径所占比例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退耕地 退耕年限 土壤物理性质 植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在沙丘中的渗透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常兆丰 仲生年 韩福贵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4期5-8,46,共5页
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⑴降水在沙丘上下渗深度与降水量及降水强度成正相关 ,与气温成负相关。民勤沙区雨季降水量在 4 0mm以上时在沙丘中的下渗深度可以达到 5 0~ 90cm。在当地 ,秋季降水尤其是秋季连续降水是沙丘储存水分的主要来源。... 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⑴降水在沙丘上下渗深度与降水量及降水强度成正相关 ,与气温成负相关。民勤沙区雨季降水量在 4 0mm以上时在沙丘中的下渗深度可以达到 5 0~ 90cm。在当地 ,秋季降水尤其是秋季连续降水是沙丘储存水分的主要来源。⑵降水在沙丘上的下渗速率与降水量正相关 ,降水量大 ,主要含水层的含水率则高 ,下渗速度自然就快。⑶降水后梭梭根部沙面 0~ 5cm含水率高于流动沙丘 ;降水停止 1d以后对应于流动沙丘的最大含水层梭梭根部的含水率明显降低 ;降水停止 1d后在流动沙丘降水下渗深度内的平均含水率高于梭梭沙丘对应层含水率 ,且随时间推移这个差值在增大。⑷在 0~ 4 5mm的降水量范围内 ,不论是流动沙丘还是有梭梭林的沙丘 ,其降水的主要含水层在表层 0~ 2 0cm范围内。⑸当地 8月上旬 <12mm的降水量在降水停止后的 7~ 8d内蒸发殆尽 ;4 3.5mm的降水量在降水停止后第 10天时 0~ 15 0cm沙层含水率折合水层深度较降水前多 17.2 8mm ;2 1.7mm的降水量在降水停止后第 10天时 0~ 15 0cm沙层含水率折合水层深度较降水前多 10 .6 6mm ;在降水过程中和降水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沙丘 渗透过程 沙层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西沙窝生态气候变化原因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兆丰 韩福贵 仲生年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70~ 8 0年代初期当地生态气候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 5 0~ 60年代大面积营造固沙林 ,防护功能随林地面积的增大和林分都闭度增加而增强。二是水资源强度开发 ,但水资源亏缺结果尚未显现出来。 80年代中期以来当地生态气候恶化 ,... :70~ 8 0年代初期当地生态气候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 5 0~ 60年代大面积营造固沙林 ,防护功能随林地面积的增大和林分都闭度增加而增强。二是水资源强度开发 ,但水资源亏缺结果尚未显现出来。 80年代中期以来当地生态气候恶化 ,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量超采地下水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所致。其次是固沙林密度过大 ,到沙丘水分不够时大面积衰败死亡。营造固沙林是改善沙区生态气候环境的有效措施。但营造固沙林应采用其他治沙措施 ,必须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先决条件 ;人工固沙林的合理密度 ,应该以不同沙区水分条件可供给某种植物持续生存、生长的密度为限 ;只有综合考虑多系统之间的关系 ,进行综合治沙 ,才能克服前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气候 变化原因 水资源 造林密度 民勤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中下游不同退耕年限次生草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柴晓虹 王理德 +4 位作者 姚拓 韩福贵 魏林源 郭春秀 张莹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34,共11页
测定并分析了石羊河中下游不同退耕年限次生草地土壤理化(含水量、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及生物学(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特性。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各土层... 测定并分析了石羊河中下游不同退耕年限次生草地土壤理化(含水量、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及生物学(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特性。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各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壤铵态氮及全磷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硝态氮、有效磷、有效钾及缓效钾呈上升趋势;全钾与速效钾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显著;除30~40 cm 土层外,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在退耕较短年限内(从1 a 到5 a)呈下降的趋势,在退耕较长年限内(从8 a 到31 a)呈上升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先上升(从1 a 到4 a)再下降(从4 a 到8 a)最后趋于稳定(从8 a 到31 a)的趋势;除0~10 cm 土层外,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磷呈先下降(从1 a 到2 a)再上升(从2 a 到8 a)最后下降(从8 a 到31 a)的趋势;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中下游 退耕年限 理化特性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井子地区近四十年来风沙活动状况及其与治沙造林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平 仲生年 +1 位作者 俄有浩 韩福贵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通过流沙面积调查,沙丘移动和有关的气象观测,结合五十年代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沙井子地区近四十年来风沙活动状况,认为本区风沙活动从整体上是逐渐减弱的,但并不排除沙丘活化,风沙再起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治沙造林控制风沙活动的生... 本文通过流沙面积调查,沙丘移动和有关的气象观测,结合五十年代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沙井子地区近四十年来风沙活动状况,认为本区风沙活动从整体上是逐渐减弱的,但并不排除沙丘活化,风沙再起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治沙造林控制风沙活动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井子 风沙活动 治沙造林
全文增补中
江苏主要野生观果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存乐 韩福贵 +1 位作者 于金平 任全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8期39-40,共2页
阐述江苏省主要野生观果植物的种类、习性、特征、观赏价值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野生观果植物 观赏价值 应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9
19
作者 王理德 姚拓 +4 位作者 何芳兰 韩福贵 郭春秀 王方琳 魏林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261,共9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和31a)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31a的次生草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和31a)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31a的次生草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地的所有样方中出现34种植物,植被群落由一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多年生草本与个别灌木植物为伴生种,逐渐演替为单一的灌木群落,并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递进性。此外,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0-10cm,10-20cm,20-30cm及30-40cm土层中土壤酶活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并且表层土壤酶活性在4个层次的总酶活性中占有较大比例。随着退耕区次生草地演替时间的增加,土壤酶活性总的趋势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一样,随着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的恢复呈波动式下降,土壤酶活性与植被的恢复是一个互动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回馈的响应。另外,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过程,并且与退耕最后一年种植的农作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区 次生草地 植被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区降水及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福贵 仲生年 俄有浩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3期34-39,共6页
民勤干旱沙区降水稀少,34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3.2mm,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平均降水变率为24.5%,降水年变化规律呈正态分布。降水性质多以日降水量≤10.0mm的小雨为主。持续干旱日数长,发生频率高,属典... 民勤干旱沙区降水稀少,34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3.2mm,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平均降水变率为24.5%,降水年变化规律呈正态分布。降水性质多以日降水量≤10.0mm的小雨为主。持续干旱日数长,发生频率高,属典型干旱荒漠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沙区 降水 干旱特征 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