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激光测距机相对增益曲线测试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福利 曾嫦娥 +1 位作者 梁君 陈振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13-2417,共5页
脉冲激光测距机为了抑制近距离大气后向散射的干扰,采用时间程序增益(TPG)控制电路,使测距机接收系统的增益随目标距离即回波时间变化。相对增益就是不同距离上的增益与最大增益的比值,其对运动小目标测距的影响十分明显,合理控制增益... 脉冲激光测距机为了抑制近距离大气后向散射的干扰,采用时间程序增益(TPG)控制电路,使测距机接收系统的增益随目标距离即回波时间变化。相对增益就是不同距离上的增益与最大增益的比值,其对运动小目标测距的影响十分明显,合理控制增益曲线是测距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相对增益曲线测量是由光电转换、距离设置、模拟回波激光器和准确标定的连续可调衰减片等部件构成的模拟测距回路实现的。在设置的每个目标距离上,调整衰减片使测距机达到临界测距状态,再用与回波距离对应的衰减值序列计算并拟合出相对增益曲线。对多台测距机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在整机状态下用接近实际测距的方式测量相对增益曲线的科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机 增益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测量激光光斑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林亭 卢显葵 +1 位作者 金俊坤 韩福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给出了用CCD进行激光光斑成像试验的结果 ,分析了激光光斑的测量精度和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CCD 激光光斑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斑图像的激光束散角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申琳 杨进华 +3 位作者 韩福利 姜会林 王春艳 谢殿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0-895,共6页
利用光斑图像测量激光束散角,易受相机动态范围的限制,加衰减片又会影响光斑分布特性,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利用相机线性响应动态范围特性,提出了可行的测量图像方法,对得到的临界饱和光斑图像使用均值滤波后进行束散角测量,测量不确定度... 利用光斑图像测量激光束散角,易受相机动态范围的限制,加衰减片又会影响光斑分布特性,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利用相机线性响应动态范围特性,提出了可行的测量图像方法,对得到的临界饱和光斑图像使用均值滤波后进行束散角测量,测量不确定度为0.02 mrad;同时提出利用图像融合的方法,通过对曝光不足和曝光过量的光斑图像融合,扩大了相机的动态范围,获得了激光光斑整体分布特性,并进行束散角测量,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束散角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激光束散角 二阶矩 临界饱和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反射偏振解析的物体表面形状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岳春敏 韩福利 +2 位作者 李志宏 顾国璋 杨进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7-30,共4页
自然光照下,物体表面对于入射光的反射将使得自然光变成部分偏振光,这种反射光的偏振状态与物体的表面形状、材质、粗糙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特性可获得物体表面的相关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图像来测量物... 自然光照下,物体表面对于入射光的反射将使得自然光变成部分偏振光,这种反射光的偏振状态与物体的表面形状、材质、粗糙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特性可获得物体表面的相关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图像来测量物体表面形状的方法。通过分别测定入射面方向和入射角确定物体表面的法线方向,进而求得物体的三维表面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反射 偏振特性 表面形状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光谱辐射计的激光反射率测量方法研究
5
作者 周学艳 韩福利 杨进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激光反射率测量技术对激光制导武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计(FTIR)以及漫反射板在测量激光反射率中的应用。利用朗伯板作为标准,基于相对测量法用FTIR进行激光反射率测量实验,并分析了影响实验精度的因... 激光反射率测量技术对激光制导武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计(FTIR)以及漫反射板在测量激光反射率中的应用。利用朗伯板作为标准,基于相对测量法用FTIR进行激光反射率测量实验,并分析了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以及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所述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朗伯板反射率与其标准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板 反射率 FTIR光谱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量:37
6
作者 党坤良 张长录 +2 位作者 陈海滨 韩福利 于启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碱解N含量33.6-257.3mg·kg^-1,速效P含量0.81-5.8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na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mmol·kg;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而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含量空间分异程度增大。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的影响较大,而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P、K含量增大,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这可能与随着海拔升高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及林分类型趋向单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坡 土壤肥力 空间分异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支链化聚合物压裂液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科 韩福利 +2 位作者 董健敏 郭广军 潘彬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8,100-101,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AM、AMPS为主要原料,以硫酯YP为链转移剂和支链化促进剂,合成得出特性黏数不高于3.0的小分子支链化聚合物增稠剂。在室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小分子支链化聚合物压裂液增稠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同时研...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AM、AMPS为主要原料,以硫酯YP为链转移剂和支链化促进剂,合成得出特性黏数不高于3.0的小分子支链化聚合物增稠剂。在室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小分子支链化聚合物压裂液增稠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同时研制出了与之匹配的专用交联剂、缓交剂、温度稳定剂、助排剂及其破胶剂。该体系的耐温抗剪切能力可达140℃。经辽河油田10口中深井和松原油田30口中深井的应用,证明了该体系专用破胶剂在少量常规氧化破胶剂的协同作用下可使低温到高温(40~100℃)的压裂液破胶水化彻底,大大降低了对改造储集层的伤害,压裂施工成功率为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合成工艺 压裂液 稠化剂 剪切稳定性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