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人权力距离的概念分析
1
作者 韩灿灿 金银姬 +2 位作者 李艳萍 张雷 张爱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17-2923,共7页
目的: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病人权力距离的概念,并总结关于病人权力距离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病人权力距离的相关内... 目的: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病人权力距离的概念,并总结关于病人权力距离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病人权力距离的相关内容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截至2024年11月3日。基于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深入探讨病人权力距离的概念的演化、替代词和相关词、属性、前因变量、后果及典型案例。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基于文献分析,归纳出病人权力距离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人因素、社会支持、文化差异4个前因变量及倾向性沟通障碍、认知信息差异、被动参与决策、疾病应对不适4个属性。结论:明确病人权力距离的概念可为后续开展病人权力距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评估病人权力距离的工具和理论模型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距离 决策参与 概念分析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建成 陈辉 +4 位作者 张津京 郝海波 韩灿灿 赵明文 冯志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6-694,共9页
[目的]在不同培养时期的斑玉蕈菌丝中添加外源L-抗坏血酸,探究外源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产量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氧化还原体系(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工厂化生产的斑玉蕈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将培养时间为40和120 d... [目的]在不同培养时期的斑玉蕈菌丝中添加外源L-抗坏血酸,探究外源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产量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氧化还原体系(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工厂化生产的斑玉蕈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将培养时间为40和120 d的菌丝搔菌后,处理组分别添加15 mL 400 mg·L^(-1) L-抗坏血酸(AsA)。空白对照组则添加15 mL蒸馏水。测量斑玉蕈子实体的产量和斑玉蕈恢复期(H-M)、转色期(H-V)、原基期(H-P)和成熟子实体期(H-F)的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含量,分析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培养40 d时,外源添加400 mg·L^(^(-1)) AsA处理组斑玉蕈产量为每瓶104.01 g,比对照组增加10%;培养120 d时,处理组斑玉蕈产量为每瓶278.49 g,比对照组增加5%。外源添加AsA能调控斑玉蕈内源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培养40 d H-V的内源AsA和GSH含量与120 d的H-M内源AsA和GSH含量均显著提高;培养120 d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比40 d高。培养120 d菌丝中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比40 d高。外源添加的AsA在调控40和120 d的作用时期也不一致,其对40 d的子实体在发育后期(H-P和H-F)作用显著,而对120 d的子实体则在发育早期(H-M和H-V)作用显著;其对抗氧化酶的作用时期和活性变化也不同,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差异最大,即在40 d GPX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120 d GPX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外源添加AsA能调控斑玉蕈内源AsA的分泌规律,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累积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增加子实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L-抗坏血酸 氧化还原体系 子实体发育 抗氧化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