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海亮 刘敏 +3 位作者 董航顺 赵福成 吕要斌 章金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5,340,共5页
为明确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杀虫效果,分别对2种害虫人工饲养的成虫进行颜色标记后,在距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不同距离处释放,根据杀虫灯下回收数量确定有效防控距离。同时对高空测... 为明确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杀虫效果,分别对2种害虫人工饲养的成虫进行颜色标记后,在距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不同距离处释放,根据杀虫灯下回收数量确定有效防控距离。同时对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2种不同光源测报灯诱集到的2种害虫的性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距杀虫灯15~45 m内,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距灯45 m的回收率最高,为4.95%,在距离增加到60 m时,回收率显著下降。草地贪夜蛾在距灯30 m处的回收率为6.08%,随着离灯距离的增加,雌、雄蛾回收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回收的雌蛾比例减少。杀虫灯在1.2 m高度时对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高于1.5 m和1.8 m,3个高度雄蛾的回收率均高于雌蛾,随着高度增加,回收率下降,雌蛾的回收比例也呈下降趋势。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捕获的2种害虫雌雄性比均低于0.45∶1,2种害虫的趋光性均存在雄性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灯 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诱杀距离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江县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圣 宋费玲 +2 位作者 韩海亮 岳战平 吕桂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长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四川省南江县引进种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解决传统生产中施肥量大和多次施肥的栽培难点,本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减量施肥技术对鲜食玉米万糯... 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长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四川省南江县引进种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解决传统生产中施肥量大和多次施肥的栽培难点,本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减量施肥技术对鲜食玉米万糯2000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植株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前提下,使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肥料总用量可分别减少11.3%和17.7%,其中氮肥用量分别减少34.7%和49.5%,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适用于南江山区鲜食玉米生产。结合南江地区地形环境,可优先采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缓释肥一次性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诱剂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海亮 陈斌 +6 位作者 郑许松 赵福成 姚晓明 石春华 徐红星 吕仲贤 王桂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0-937,共8页
通过研究诱捕器-性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及诱捕器悬挂高度、排列间距等空间分布因素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明确草地贪夜蛾性诱装置最佳使用方案,为使用性信息素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选用3种性... 通过研究诱捕器-性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及诱捕器悬挂高度、排列间距等空间分布因素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明确草地贪夜蛾性诱装置最佳使用方案,为使用性信息素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选用3种性诱芯和3种诱捕器进行配对组合,进行田间诱捕效果比较试验;使用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进行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和3个排列间距诱捕试验,并进行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本地周年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9个组合中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诱捕效果最好;3种诱芯平均诱蛾量无显著差异;3种诱捕器中专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飞蛾通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差。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在玉米拔节期时诱蛾量无显著差异,抽雄后2.2 m处理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诱捕器排列间距30 m处理的诱蛾量显著高于20 m和25 m的,但3个间距处理间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株率无显著差异。性诱监测发现,2020年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中旬为成虫高峰期。草地贪夜蛾专用诱捕器搭配BLB性诱芯具有最佳诱捕效果,田间最优悬挂高度应高于玉米植株,诱捕器田间设置间距以30 m为宜。性诱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并可作为害虫防治时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玉米田 草地贪夜蛾 诱捕器 诱捕效果 影响因子 种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率及在种群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海亮 章金明 +5 位作者 包斐 刘敏 赵福成 谭禾平 王桂跃 吕要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0-313,319,共5页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了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均有引诱活性,不同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捕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诱芯F、诱芯E、诱芯C分别与船型诱捕器组合及诱芯E与飞蛾诱捕器组合田间诱捕效果较好,两种诱捕器诱蛾总量无显著差异,诱捕器悬挂于1.8 m高度的效果优于1.5 m和1.2 m。田间种群监测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5月和9月各有一次比较典型的高峰,性诱剂可有效用于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亚洲玉米螟 诱捕器 诱捕效率 种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诱捕昆虫种类及雄蛾特征鉴别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海亮 陈斌 +4 位作者 徐红星 包斐 赵福成 吕仲贤 王桂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工作。在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成虫种群监测过程中发现了劳氏黏虫、莴苣冬夜蛾和斜纹夜蛾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对诱捕到的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比例统计发现,劳氏黏虫最为常见,其次为莴苣冬夜蛾,...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工作。在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成虫种群监测过程中发现了劳氏黏虫、莴苣冬夜蛾和斜纹夜蛾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对诱捕到的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比例统计发现,劳氏黏虫最为常见,其次为莴苣冬夜蛾,二者占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98%以上,斜纹夜蛾数量较少。非靶标昆虫的比例与调查时期有关,5月至10月诱捕到草地贪夜蛾的比例为97.01%,11月至次年4月,非靶标鳞翅目昆虫比例超过50%。对4种昆虫雄蛾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为基于性信息素的草地贪夜蛾准确测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诱剂 种类 劳氏黏虫 莴苣冬夜蛾 特征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比对草地贪夜蛾交配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海亮 包斐 +4 位作者 陈斌 徐红星 王桂跃 吕仲贤 赵福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5-1384,共10页
为明确性比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Noctuidae)成虫交配和繁殖的影响,为性信息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特设置雌雄性比为4∶1、3∶1、2∶1、1∶1、1∶2、1∶3和1∶4的7个处理,通过解剖雌蛾卵巢的方法调查不同性比... 为明确性比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Noctuidae)成虫交配和繁殖的影响,为性信息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特设置雌雄性比为4∶1、3∶1、2∶1、1∶1、1∶2、1∶3和1∶4的7个处理,通过解剖雌蛾卵巢的方法调查不同性比对成虫交配能力的影响,并采用生物学方法调查性比对成虫寿命,以及雌蛾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与孵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雄蛾比例可以显著(P<0.05)降低雌蛾的交配率,单头雌蛾的平均交配次数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从4∶1时的0.39次增加到1∶4时的2.31次。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平均单头雄蛾的交配次数从4∶1时的1.56次下降到1∶4时的0.50次。当雌雄性比为1∶1时,雌、雄成虫的寿命均最长。当雌雄性比>1时,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较低,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二者显著增加,当雌雄性比降至1∶1时,二者分别为949.48粒和73.68%,但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雄蛾比例,这两个参数不再显著增加。不同性比下,雌蛾的产卵量和幼虫孵化量均集中在羽化后7 d以内。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产卵历期相对延长,但峰值相对降低。综上,当雌雄性比为1∶1时,草地贪夜蛾的雌蛾具有最长寿命,可充分交配,并具有最高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此基础上降低雄蛾比例,可降低交配率和雌蛾交配次数,进而降低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比 成虫寿命 交配次数 繁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落柱综合探查技术研究
7
作者 郭洪良 邵银川 +4 位作者 赵常凤 韩海亮 马茹祥 刘恒 姜珊 《山东国土资源》 2025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进一步查清张集煤矿工作面陷落柱形态、发育范围及特征,为陷落柱治理提供依据,利用瞬变电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地震、地质钻探等综合探查技术手段基本探明了陷落柱的发育位置及范围。综合物探和基于地面定向水平钻可以有... 为进一步查清张集煤矿工作面陷落柱形态、发育范围及特征,为陷落柱治理提供依据,利用瞬变电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地震、地质钻探等综合探查技术手段基本探明了陷落柱的发育位置及范围。综合物探和基于地面定向水平钻可以有效探测出陷落柱发育范围及其富水性并相互验证,为其他类似构造综合探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三维地震 地质钻探 陷落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甜20特征特性及巴中地区种植技术研究
8
作者 陈坚剑 伍和平 +4 位作者 吴振兴 岳战平 韩海亮 王婷甄 吕桂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甜玉米因具备美味、健康、时尚的特性,受到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种植甜玉米已成为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浙甜20”甜玉米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较高的产量、优良的品质以及较好的抗性,在浙江省已经大面积推... 甜玉米因具备美味、健康、时尚的特性,受到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种植甜玉米已成为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浙甜20”甜玉米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较高的产量、优良的品质以及较好的抗性,在浙江省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浙甜20”特征特性,并通过播期实验、密度实验,比较不同处理间“浙甜20”产量和品质等性状差异,进而从选地与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提出“浙甜20”在巴中地区的高效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播期 密度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转Bt基因水稻品系在浙江田间的靶标抗性及其非靶标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海亮 杨亚军 +3 位作者 包斐 王桂跃 谭禾平 吕仲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4-1308,共5页
研究了浙江田间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和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及对主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明恢63相比,这两种转Bt基因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都具有极强... 研究了浙江田间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和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及对主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明恢63相比,这两种转Bt基因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都具有极强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减少98%以上,二化螟枯心/白穗率减少87%以上;而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以及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数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节肢动物 靶标抗性 非靶标 浙江田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韩海亮 谭禾平 +2 位作者 赵福成 包斐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970-1973,共4页
对2010—2015年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确定主要病虫害种类,虫害主要为小地老虎、玉米螟和蚜虫,病害主要为小斑病、纹枯病、苗枯病和南方锈病。通过药剂防治试验,总结出一套简单有效的病虫害一体化防治技术,包括种... 对2010—2015年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确定主要病虫害种类,虫害主要为小地老虎、玉米螟和蚜虫,病害主要为小斑病、纹枯病、苗枯病和南方锈病。通过药剂防治试验,总结出一套简单有效的病虫害一体化防治技术,包括种子包衣、大喇叭口期玉米螟、叶斑病、纹枯病前移防治技术等。分析了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针对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玉米螟 苗枯病 纹枯病 南方锈病 发生趋势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海亮 包斐 +3 位作者 赵福成 谭禾平 楼肖成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28-1530,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及热力烟雾机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热力烟雾机的施药效率分别是电动喷雾器的32.5倍和5.8倍。在相同药剂配方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和电动...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及热力烟雾机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热力烟雾机的施药效率分别是电动喷雾器的32.5倍和5.8倍。在相同药剂配方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14 d对玉米螟的校正防效达到90%左右,收获期果穗相对防效超过75%,热力烟雾机防效均低于60%;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药对乳熟期小斑病的防效达到56.6%和58.7%,对南方锈病的防效达到71.4%和61.2%,均显著高于热力烟雾机;测产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的增产效果最好,达10.9%。植保无人机可用于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施药效率和防治效果均优于人工喷雾器喷洒,热力烟雾机的防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病虫害 植保无人机 电动喷雾器 热力烟雾机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药剂防控效果初报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海亮 包斐 +2 位作者 赵福成 吕要斌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11-1513,共3页
2019年5月8日在建德发现浙江省首例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后,5月9日在东阳相继发现,为有效防止其田间为害,选取了9种药剂,使用无人机和人工施药进行草地贪夜蛾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6叶期,植保无人机飞防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 2019年5月8日在建德发现浙江省首例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后,5月9日在东阳相继发现,为有效防止其田间为害,选取了9种药剂,使用无人机和人工施药进行草地贪夜蛾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6叶期,植保无人机飞防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不理想,需人工喷药防治。调查发现,田间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共存,不同药剂防效差异较大。田间施药后第4天调查结果表明,凯欧、菜悠乐、斯品诺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较高,幼虫死亡率达93%以上,对3龄及以上幼虫杀虫率高于90%,且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生产中推荐使用有效成分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成分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苗期使用1~2次,注意交替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药剂防治 防效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海亮 谭禾平 +4 位作者 赵福成 包斐 苏婷 卢德生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862-1864,共3页
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 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玉米小斑病 发生规律 前移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对糯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海亮 郭井菲 +4 位作者 陈斌 谭禾平 包斐 王桂跃 赵福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31-133,共3页
为明确50%氯虫苯甲酰胺、40%溴酰·噻虫嗪和50%吡虫·硫双威3种悬浮种衣剂对糯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与持效期,将糯玉米种子采用种衣剂包衣法处理,从出苗后10 d开始,每隔7 d调查不同种衣剂对田间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和叶片... 为明确50%氯虫苯甲酰胺、40%溴酰·噻虫嗪和50%吡虫·硫双威3种悬浮种衣剂对糯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与持效期,将糯玉米种子采用种衣剂包衣法处理,从出苗后10 d开始,每隔7 d调查不同种衣剂对田间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和叶片被害级别。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对糯玉米出苗率和苗后10 d株高均无显著影响,对玉米安全;出苗后第10天,3种种衣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株防效在64.1%~74.2%,对玉米叶片均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出苗后24 d,3个处理均失去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有效防治。50%氯虫苯甲酰胺、40%溴酰·噻虫嗪和50%吡虫·硫双威3种种衣剂可以控制苗期草地贪夜蛾为害,在较高虫口压力地区的有效控制时间为出苗后10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糯玉米 种衣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海亮 陈斌 +4 位作者 包斐 谭禾平 赵福成 楼肖成 王桂跃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237-238,299,共3页
水果玉米品质优、效益高,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水果玉米对常发病虫害抗性差,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水果玉米虫害防控压力更大,鉴于水果玉米品质的高要求,不宜使用化学防治。本文作者总结了水果玉米在浙江省的主... 水果玉米品质优、效益高,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水果玉米对常发病虫害抗性差,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水果玉米虫害防控压力更大,鉴于水果玉米品质的高要求,不宜使用化学防治。本文作者总结了水果玉米在浙江省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果玉米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为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玉米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巧和立克秀种衣剂对鲜食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海亮 苏婷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006-1008,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高巧和立克秀种衣剂对浙甜6号和东糯3号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包衣后不同时间的种子发芽率,同时进行温室大棚和田间条件下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衣剂处理在60 d贮藏时间内对甜、糯玉米种子都是安全... 采用不同浓度高巧和立克秀种衣剂对浙甜6号和东糯3号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包衣后不同时间的种子发芽率,同时进行温室大棚和田间条件下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衣剂处理在60 d贮藏时间内对甜、糯玉米种子都是安全的,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在人工气候箱和温室中,种衣剂处理对发芽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在田间,各种衣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巧 立克秀 鲜食玉米种子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玉米纹枯病病原融合群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海亮 谭禾平 +3 位作者 赵福成 包斐 苏婷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370-372,共3页
从浙江省不同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分离纯化得到丝核菌65株,融合群鉴定结果表明,所取样品属AG1-ⅠA和AG5融合群,其中AG1-ⅠA为优势融合群,占95.38%。选取不同玉米产区10株AG1-ⅠA典型菌株和3株AG5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A... 从浙江省不同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分离纯化得到丝核菌65株,融合群鉴定结果表明,所取样品属AG1-ⅠA和AG5融合群,其中AG1-ⅠA为优势融合群,占95.38%。选取不同玉米产区10株AG1-ⅠA典型菌株和3株AG5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AG1-ⅠA融合群菌株致病力明显高于AG5融合群菌株,且融合群内存在致病力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玉米播期对浙江省玉米粗缩病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海亮 王桂跃 +1 位作者 苏婷 王华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542-543,共2页
通过调查东阳本地2010-2011年玉米田间灰飞虱的消长动态,结合分期播种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试验,确定5月1日以前和6月1日以后为浙江省玉米播种的安全时期,从生产实际出发,建议在5月1日以前播种。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灰飞虱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海亮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102-1104,1109,共4页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植物病毒引起的毁灭性病害。本文系统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寄主、流行规律、抗粗缩病育种现状、抗性遗传研究和防治措施等,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流行规律 抗病育种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危害损失率与防治指标研究
20
作者 韩海亮 王桂跃 +1 位作者 包斐 王华第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153-155,共3页
通过人工接虫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虫密度的增加,玉米粗缩病发病率显著上升,灰飞虱带毒率显著影响粗缩病的发病率。苗期吡蚜酮连续处理可显著降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发病植株不同病级间单穗重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病情指数 危害损失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