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场的批次管理--现今养猪生产唯一实用的生产方式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玲清(译) 韩浩月(制表) +1 位作者 miquel collell dmv 潘雪男(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12期8-9,共2页
如果我们讨论群体饲养,映入脑海的第一件事是这是欧洲小型猪场所做的事,这些猪场的仔猪每三周断奶一次。这并没有远离现实。以群进行饲养,意味着无论仔猪每周、每二周、每三周、每四周甚至每五周断奶一次或二次,都应按批次将所有的... 如果我们讨论群体饲养,映入脑海的第一件事是这是欧洲小型猪场所做的事,这些猪场的仔猪每三周断奶一次。这并没有远离现实。以群进行饲养,意味着无论仔猪每周、每二周、每三周、每四周甚至每五周断奶一次或二次,都应按批次将所有的母猪组织起来。在考虑采取群体饲养时,猪群的大小也不是一个限制因素:我们可以组建成一个100头或100000头母猪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生产 生产方式 猪群 猪场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物质组成、消化率和抗营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Jürgen Zentek Farshad Goodarzi Boroojeni +3 位作者 韩浩月(译) 孟祥光(校) 张配配(审) 韩浩月(制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第6期1-4,5-7,共7页
本文阐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和湿热加工对家禽和猪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以及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影响。饲料粒径的减小会导致家禽的肌胃发育不良,也会造成猪发生胃溃疡,这与细粉碎带来的后果相一致,也是制粒、膨胀和膨... 本文阐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和湿热加工对家禽和猪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以及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影响。饲料粒径的减小会导致家禽的肌胃发育不良,也会造成猪发生胃溃疡,这与细粉碎带来的后果相一致,也是制粒、膨胀和膨化等湿热加工产生的常见后果。不溶性纤维具有高耐磨性,在饲料中添加含有此类纤维的结构性饲料成分,可能会部分抵消用上述加工工艺生产的饲料对猪和家禽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家禽和猪的饲料进行湿热加工可以改善饲料的卫生状况,减少饲料的浪费,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减少动物采食时的能量消耗,并且还可能会减少饲料中过敏原蛋白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对饲料进行湿热加工会影响家禽对日粮淀粉的回肠消化率,但有利于猪对日粮淀粉的回肠消化率。与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相反,湿热加工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消化率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影响,也不一定会提高日粮蛋白质的消化率。然而,强度更大的湿热加工,即膨胀加工和膨化加工,可以减少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进而提高家禽和猪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 膨胀 膨化 机械加工 湿热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续1)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浩月(译) 唐彩琰(审) +2 位作者 陈权(复审) 韩浩月(制表) Mulisa Faji Dida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第4期75-77,共3页
动物能够分泌的内源性酶种类有限,故其对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必须依赖外源性酶。外源性酶不仅能够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可以提高谷物的表观代谢能,释放出某些被包被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饲料的成本。本文将从酶的作用方... 动物能够分泌的内源性酶种类有限,故其对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必须依赖外源性酶。外源性酶不仅能够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可以提高谷物的表观代谢能,释放出某些被包被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饲料的成本。本文将从酶的作用方式出发分析在饲料中添加酶对家禽生产性能及环境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非淀粉多糖 抗营养因子 酶解作用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脂肪沉积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浩月(译) salah h.esmail +1 位作者 张配配(校) 韩浩月(制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12期32-34,共3页
传统上肉鸡被认为是人类重要的瘦肉提供者。然而,近几年,鸡肉的脂肪含量有所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对肉鸡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体重进行的,而对其他一些重要的性状如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组成考虑欠少所致。
关键词 日龄 脂肪含量 光照 胴体组成 限饲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毒素调查:共存依旧是一个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余乐(译) 陈权(校) +1 位作者 韩浩月(制表) Emmy Koeleman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第3期55-58,共4页
霉菌毒素仍然是畜牧生产中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亚洲,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地区的风险水平从未这样高过,这一结论是从百奥明公司最新的霉菌毒素调查数据中推断而出的。《家禽世界》(Poultry World)的姐妹期刊《饲料世界》(All Abo... 霉菌毒素仍然是畜牧生产中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亚洲,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地区的风险水平从未这样高过,这一结论是从百奥明公司最新的霉菌毒素调查数据中推断而出的。《家禽世界》(Poultry World)的姐妹期刊《饲料世界》(All About Feed)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共存 畜牧生产 风险水平 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 世界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发酵对饲料营养物质组成和消化率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Jürgen Zentek Farshad Goodarzi Boroojeni +3 位作者 韩浩月(译) 孟祥光(校) 张配配(审) 韩浩月(制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第6期8-12,13-17,共10页
本文阐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技术发酵对家禽和猪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以及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影响。湿热加工,即膨胀加工和膨化加工,可以通过减少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家禽和猪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但... 本文阐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技术发酵对家禽和猪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以及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影响。湿热加工,即膨胀加工和膨化加工,可以通过减少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家禽和猪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但发酵过程也可以有效减少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并可改变猪和家禽的肠道菌群组成。然而,发酵加工对饲料原料的营养组成及其消化率的影响并不一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酵类型、发酵周期、所用发酵剂、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酶学特征、饲料原料的类型及其化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发酵法 发酵类型 发酵剂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浩月(译) 唐彩琰(审) +1 位作者 韩浩月(制表) Mulisa Faji Dida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旨在回顾目前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其来源的科学信息。饲料成本是家禽生产中最大的单笔支出,可占每羽家禽总生产成本的70%。家禽行业从业者已经将酶制剂认定为一种标准的日粮(尤其是小麦-大麦型基础日粮)成分。酶是一种由氨... 本文旨在回顾目前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其来源的科学信息。饲料成本是家禽生产中最大的单笔支出,可占每羽家禽总生产成本的70%。家禽行业从业者已经将酶制剂认定为一种标准的日粮(尤其是小麦-大麦型基础日粮)成分。酶是一种由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可引发生化反应,而自身保持不变。家禽可自然生成酶来辅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但它们无法生成可以完全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酶来帮助它们消化。根据应用目的,饲用酶基本上分为可在数量上补充单胃动物内源性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酶和单胃动物自身无法分泌的酶(如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植酸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分子中的特定降解位点、pH、温度以及催化剂或抑制剂。细菌、真菌和酵母是家禽日粮中作为酶来源的微生物。在家禽饲料行业,过去几年中已经使用过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及其相关酶制剂、植酸酶、蛋白酶、脂肪酶和半乳糖苷酶等。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不仅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排泄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降低肠道食糜的黏度、提高宿主(或内源性)酶的功效、改变饲料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影响排泄物的特性、改善垫料质量、释放养分、提供磷、增加可利用能量以及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等。在日粮中添加酶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饲料原料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同一种谷物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水平也可能不同(例如,低β-葡聚糖大麦对高β-葡聚糖大麦)、所使用酶的作用范围和浓度、动物的类型(家禽比猪对酶制剂更加敏感)、动物的年龄(幼龄动物对酶的响应比大龄动物更好)、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情况以及家禽的生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日粮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出雏方法与肉鸡健康
8
作者 骆薇(译) 龚炎长(校) +2 位作者 陈建康(审) 韩浩月(制表) peter schreurs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7年第7期17-19,共3页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动物生产,特别是肉鸡生产中抗生素使用的担忧增加;这主要来自因高强度抗生素暴露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风险及其对公共卫生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健康 肉鸡 出雏 养殖生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作用机理(续3)
9
作者 A.A.Pedroso M.D.Lee +2 位作者 韩浩月(译) 陈建康(审) 韩浩月(制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第8期42-44,共3页
上期回顾:上期主要介绍了鸡肠道发育和肠道内稳态,黏蛋白在肠道功能中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及肠道的分化、成熟和凋亡。
关键词 微生物菌群 消化道 机理 组成 肠道发育 肠道功能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对家禽营养和健康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韩浩月(译) 王晶晶(审) +2 位作者 韩浩月(制表) A AÇenesiz Çiftci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第2期59-61,共3页
现今,随着禁止和限制将抗生素用作生长促进剂法规的颁布,饲料添加剂,如益生元、益生菌和有机酸被广泛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对家禽健康的影响。最近,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因其潜在的良好抗菌作用成为关注的焦点。碳... 现今,随着禁止和限制将抗生素用作生长促进剂法规的颁布,饲料添加剂,如益生元、益生菌和有机酸被广泛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对家禽健康的影响。最近,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因其潜在的良好抗菌作用成为关注的焦点。碳链中碳原子数在6~12个的脂肪酸称为MCFAs。研究结果表明,中链脂肪酸对多种肠道微生物均有效,它们可通过减少肠道细菌在鸡肠道的定植发挥作用,如弯曲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沙门菌属和大肠杆菌在肠道的定植分别平均减少44%、78%、79%和66%,增重平均提高4%,饲料转化率平均改善12%。生长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MCFAs营造了更加健康和稳定的肠道环境。此外,日粮MCFAs可能有助于提高动物免疫功能。试验表明,家禽日粮中各种有机酸的有效剂量为:己酸2.9 g/kg、辛酸7.0 g/kg、癸酸1.7 g/kg、月桂酸2.0 g/kg、一癸酸甘油酯2.5 g/kg、MCFAs 3.0 g/kg。研究表明,MCFAs可减少肉鸡的腹部脂肪(减少比例达30%),并能降低蛋黄和蛋壳污染的比例(降低沙门菌污染的比例达76%),这也是消费者所希望的。考虑到这些优点,在家禽营养中,MCFAs有可能成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品,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 抑菌 病原体 辛酸 癸酸 月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