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循环厌氧工艺处理鲁奇煤制气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洪军 王伟 +2 位作者 马文成 袁敏 李慧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7-909,924,共4页
为了提高煤制气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研究了实际工程中煤制气废水的外循环厌氧处理效果,并考察进水质量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和投加甲醇对煤制气废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制气废水的厌氧处理效率很低,进水COD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110... 为了提高煤制气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研究了实际工程中煤制气废水的外循环厌氧处理效果,并考察进水质量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和投加甲醇对煤制气废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制气废水的厌氧处理效率很低,进水COD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1100mg/L和210mg/L时去除率分别为18.5%和20.3%,当进水COD质量浓度提高至2100mg/L时去除率分别为15.2%和25.5%.水力停留时间由24h延长至48h,COD和总酚去除率略有提高.投加甲醇控制COD含量为200~500mg/L,COD和总酚去除率分别提高至40.7%和35.2%.投加甲醇基质可以明显提高废水的厌氧处理效能,稀释作用或者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奇煤制气废水 厌氧 甲醇 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煤化工生化出水 被引量:18
2
作者 韩洪军 庄海峰 +2 位作者 赵茜 徐春燕 方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4,共5页
煤化工生化出水属于有毒害和难以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为此,采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生化出水,以负载过渡金属铜和锰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提高臭氧降解污染物能力.结果表明:该处理对COD和氨氮去除率达60%~72%和30%~35%,... 煤化工生化出水属于有毒害和难以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为此,采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生化出水,以负载过渡金属铜和锰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提高臭氧降解污染物能力.结果表明:该处理对COD和氨氮去除率达60%~72%和30%~35%,处理后出水COD和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低于60和15 mg/L,显著高于单独臭氧氧化,达到GB18918—2002水污染排放一级B标准;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剂活性受到限制,碱性条件对其具有促进作用.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催化剂的使用均提高了臭氧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处理后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不会对受纳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生化出水 臭氧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电Fenton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洪军 侯保林 +1 位作者 贾胜勇 王德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得到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最优条件参数,采用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生物稳定的煤化工废水,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电Fenton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二次模型,并进行试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 为得到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最优条件参数,采用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生物稳定的煤化工废水,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电Fenton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二次模型,并进行试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处理效果影响程度的顺序为p H>电流密度>Fe2+浓度.根据方差分析,二次模型具有很高的显著性,能够很好地预测试验结果.影响处理效果的3个主要因素的最优值分别为p H 4.13、Fe2+浓度1.56 mmol/L、电流密度14.74 m A/cm2,此时TOC去除率达61.58%.电Fenton可以作为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FENTON 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 中心复合设计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废水有机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洪军 徐鹏 +6 位作者 贾胜勇 庄海峰 侯保林 王德欣 李琨 赵茜 马文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7,共8页
为考察煤制气废水3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喹啉、吡啶、邻苯二酚)的缺氧生物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利用缺氧驯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考察了3种有机物的缺氧降解过程,并利用UV-Vis和GC/MS分析3种物质缺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3... 为考察煤制气废水3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喹啉、吡啶、邻苯二酚)的缺氧生物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利用缺氧驯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考察了3种有机物的缺氧降解过程,并利用UV-Vis和GC/MS分析3种物质缺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缺氧微生物抑制与毒害作用随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缺氧降解48 h后,剩余底物质量浓度随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3种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吡啶>邻苯二酚>喹啉.缺氧降解中污染物未被完全氧化成CO2和H2O,部分生成了较底物自身降解性更差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共基质可以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缺氧降解性能,且共代谢作用对自身生物降解性差的污染物降解性能的提高更显著.利用UV-Vis和GC/MS分析了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喹啉和吡啶的降解均始于分子羟基化反应.污染物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QSBR)研究表明,3种物质的缺氧降解速率常数Ks与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和前线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降解 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 共代谢 生物降解性能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洪军 王伟 +1 位作者 敖凯 林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 厌氧反应器 快速启动 泥水回流 啤酒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洪军 徐春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2,共3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在UASB反应器流态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假设UASB反应器分为下部完全混合的厌氧污泥床系统,中部完全混合的污泥悬浮层系统和上部推流式三相分离区系统,在运行中的COD降解规律符合Monod方程,...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在UASB反应器流态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假设UASB反应器分为下部完全混合的厌氧污泥床系统,中部完全混合的污泥悬浮层系统和上部推流式三相分离区系统,在运行中的COD降解规律符合Monod方程,推导出UASB反应器的动力学方程式.从中可知,反应器运行情况和反应器的高度有关,反应器的最佳优化高度为4 5~6m,其中污泥床高度2~2 5m较为合适.试验结果证明,UASB反应器内存在明显的颗粒污泥区和污泥悬浮区,稳定运行COD的容积负荷可达6~6 5kg/m3,COD去除率75%~80%左右,并具有启动速度快,颗粒污泥容易形成,耐冲击性负荷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啤酒废水 废水处理 UASB 颗粒污泥区 污泥悬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洪军 牟晋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联用条件对污泥脱水效果优于仅PAM调理,污泥tcs、离心后含水率及污泥比阻分别由仅PAM调理的37.3 s、83.68%、1.72×109s2.g-1降至16.7 s、78.16%、0.35×109s2.g-1,且PAM投加量节省33%左右.适宜的微波与PAM联用对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聚丙烯酰胺 脱水性能 毛细吸水时间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法处理生活小区污水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洪军 徐春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37-1338,1375,共3页
随着城市生活小区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在增多,用于剩余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占总投资和总运行费用的比例较高,给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应用带来一些困难.采用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法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将中温厌氧酸化器和... 随着城市生活小区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在增多,用于剩余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占总投资和总运行费用的比例较高,给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应用带来一些困难.采用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法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将中温厌氧酸化器和好氧生化系统组成一个循环系统,剩余污泥经过厌氧-好氧不断变化的历程,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不断死亡并被降解.试验证明,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34℃,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pH在5.5~6.0对酸化反应器运行有利,可以减少或不排放剩余污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小区污水 水解酸化 酸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聚脂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洪军 刘立凡 +1 位作者 衣春敏 孙卫东 《中国沼气》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采用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聚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UASB-AF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涤纶聚脂废水的效能,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10~12kgCOD/(m3·d),水力滞留时间22~24h,... 采用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聚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UASB-AF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涤纶聚脂废水的效能,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10~12kgCOD/(m3·d),水力滞留时间22~24h,COD去除率80%左右,并具有启动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聚脂废水 厌氧污泥床 厌氧过滤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局部点压联合触诊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洪军 黄越 +1 位作者 徐学权 齐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钼靶局部点压摄影联合触诊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常规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致密腺体且影像未见明显异常者133例,分别进行双乳细致触诊,并结合常规体位影像表现,对触诊异常部位进行局部点压摄影,对所获得图像... 目的探讨钼靶局部点压摄影联合触诊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常规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致密腺体且影像未见明显异常者133例,分别进行双乳细致触诊,并结合常规体位影像表现,对触诊异常部位进行局部点压摄影,对所获得图像进行再次分析诊断。结果 133例局部点压后影像中,69例清楚显示病灶,阳性检出率为51.9%(69/133),其中乳腺内肿块43例,腋下肿块9例,成簇微细钙化2例,局限性致密浸润15例;术后病理提示良性病变59例,恶性病变10例。结论钼靶局部点压摄影联合触诊可提高致密型乳腺中病灶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触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多级生化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应用实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洪军 王伟 +3 位作者 袁敏 李慧强 徐春艳 王冰 《水工业市场》 2012年第2期62-66,共5页
针对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鲁奇炉煤制气废水处理工程,介绍了废水的特点、工艺流程,分析了主要的构筑物、处理效果及其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外循环厌氧多级生化组合工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路线。该工艺对煤制... 针对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鲁奇炉煤制气废水处理工程,介绍了废水的特点、工艺流程,分析了主要的构筑物、处理效果及其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外循环厌氧多级生化组合工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路线。该工艺对煤制气废水的COD、总酚、挥发酚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7%、99.9%和90%以上,其出水浓度分别为70-100mg/L、5-10mg/L、0-0.2mg/L、5-15mg/L。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且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厌氧 煤制气废水 鲁奇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酚污染事故处理方法
12
作者 韩洪军 韩伟慧 +2 位作者 马文成 王丽彩 马春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2,共4页
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研究了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膨润土和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时间、温度等吸附条件对活性炭吸附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最适合做应急吸附材料,吸附时间最好在60 min以上;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去... 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研究了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膨润土和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时间、温度等吸附条件对活性炭吸附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最适合做应急吸附材料,吸附时间最好在60 min以上;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趋于平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去除率略有下降.当河流中发生突发性酚污染事故时,可设置活性炭拦截吸附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污染事故 活性炭 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在生物滴滤塔去除硫化氢中的仿真
13
作者 韩洪军 欧阳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生物滴滤塔对硫化氢的去除过程中,H2S的进气质量浓度、停留时间和去除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常规的建模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引入BP神经网络,通过BP网络对试验数据的学习建立系统的非参数模型,并利用该... 在生物滴滤塔对硫化氢的去除过程中,H2S的进气质量浓度、停留时间和去除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常规的建模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引入BP神经网络,通过BP网络对试验数据的学习建立系统的非参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与预测.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BP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对系统进行仿真和预测,对全部试验数据网络仿真的相关系数为0.986 0;在9组不同的试验条件下,网络预测值与相应的试验结果值线性回归相关系数高达0.96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塔 H2S BP神经网络 仿真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亚微克/升级氯乙烯单体
14
作者 韩洪军 刘灿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1-172,共2页
自从氯乙烯单体(VCM)被公认是一种致癌的有毒物质以来,世界各国对硬聚氯乙烯(UPVC)制品中残留的VCM进行了限制,同时引起人们对监测与UPVC接触的水质中VCM含量产生兴趣。 为了推广UPVC给水管的应用,研究UPVC给水管的可靠性,有必要研究测... 自从氯乙烯单体(VCM)被公认是一种致癌的有毒物质以来,世界各国对硬聚氯乙烯(UPVC)制品中残留的VCM进行了限制,同时引起人们对监测与UPVC接触的水质中VCM含量产生兴趣。 为了推广UPVC给水管的应用,研究UPVC给水管的可靠性,有必要研究测定水中VCM含量的方法,以便在很低的浓度下有可能检出这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填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旭阳 杜茂安 +2 位作者 范振强 王鹤 韩洪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35-1839,共5页
分析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6种填料的特点,通过试验对6种填料在有机物、氨氮、总氮、浊度等的去除效能方面进行比较;并从中优选出两种堆积填料,即阶梯环和多面空心球.结果表明,这两种填料处理效果好,且在冲击负荷下运行稳定.污染物去除效... 分析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6种填料的特点,通过试验对6种填料在有机物、氨氮、总氮、浊度等的去除效能方面进行比较;并从中优选出两种堆积填料,即阶梯环和多面空心球.结果表明,这两种填料处理效果好,且在冲击负荷下运行稳定.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差异性是由填料比表面积不同导致的生物膜生长量的差异及空间构型造成的传质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填料 生物膜 城市污水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催化剂强化臭氧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中试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庄海峰 韩洪军 单胜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解决煤制气废水生化处理后出水仍含有大量有毒和难降解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问题,以污水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基活性炭,采用浸渍法将其负载过渡金属锰和铁的氧化物(主要为Mn_3O_4和Fe_3O_4,负载量分别为15.52%和7.45%),制备比表... 为解决煤制气废水生化处理后出水仍含有大量有毒和难降解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问题,以污水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基活性炭,采用浸渍法将其负载过渡金属锰和铁的氧化物(主要为Mn_3O_4和Fe_3O_4,负载量分别为15.52%和7.45%),制备比表面积分别为327.5和339.1 m^2/g的臭氧催化剂.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使用显著提高臭氧氧化废水污染物的效能,处理后出水COD、TOC、总酚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41~43,19~20,0.6~0.9和4.3~4.5 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在最佳的臭氧投加量18 g/h条件下,催化剂的使用将臭氧利用率提高40%,达1.24 mg/mg(以COD计),显著降低工艺运行成本;相比新鲜的催化剂,连续50次的催化臭氧氧化运行,COD去除率仅下降5.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制备成本仅为5 000元/t.制备的臭氧催化剂具有性能高效稳定、经济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适用于强化臭氧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气废水 催化臭氧氧化 催化剂 污水污泥 中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阻垢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玉玲 吴明松 +2 位作者 黄君礼 韩洪军 程志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0-1253,共4页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为保障其安全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对PAG的阻垢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CaCO3和CaSO4为研究对象,对有无阻垢剂(PAG)条件下的CaCO3和CaSO4晶体进行XRD和SEM测试,并计算CaCO3晶体表面的分维数...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为保障其安全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对PAG的阻垢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CaCO3和CaSO4为研究对象,对有无阻垢剂(PAG)条件下的CaCO3和CaSO4晶体进行XRD和SEM测试,并计算CaCO3晶体表面的分维数.结果表明:PAG改变了CaCO3晶体的晶格结构,破坏了CaSO4晶体的微晶构造.PAG抑制CaCO3和CaSO4结垢的主要作用机理分别表现为晶格畸变作用和吸附及随后的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 CACO3 CASO4 阻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解废水中典型环状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洪军 郑梦启 +1 位作者 徐春艳 张正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36,共6页
为探寻适宜于煤热解废水的毒性评估方法,从煤热解废水典型致毒环状污染物出发,利用3种废水毒性测试物种(小球藻、四膜虫、大型溞),根据光照条件和样本色度对测试方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比了评估方法对实际废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光照... 为探寻适宜于煤热解废水的毒性评估方法,从煤热解废水典型致毒环状污染物出发,利用3种废水毒性测试物种(小球藻、四膜虫、大型溞),根据光照条件和样本色度对测试方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比了评估方法对实际废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光照和色度都会显著影响典型污染物毒性评估,建议毒性测试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且尽量避免采用以吸光度表征的毒性测试方法;实际废水中,藻类方法因光照、色度影响无法对废水毒性准确评估,不宜采用;大型溞毒性评估结果随厌氧、好氧、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毒性单位(TU)分别为100.87、12.13和8.37,敏感性、适用性最高,适宜煤热解废水毒性评估;四膜虫在好氧段TU=6.67,与大型溞评估结果相近,可作为好氧段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废水 环状污染物 生物毒性评估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在发酵生产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洪军 张振平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味精行业也很实用。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选择评估 安装 维护 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MBR工艺处理低浓度煤化工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银川 马朝娟 韩洪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应用水解/MBR工艺对低浓度煤化工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膜出水水质:COD为70.23~96.65 mg/L,浊度为0.10~0.32NTU,色度为23~38度,氨氮为1.3~4.8 mg/L,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通过扫描电镜清晰的观察到:膜... 应用水解/MBR工艺对低浓度煤化工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膜出水水质:COD为70.23~96.65 mg/L,浊度为0.10~0.32NTU,色度为23~38度,氨氮为1.3~4.8 mg/L,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通过扫描电镜清晰的观察到:膜外表面的污泥层及宽度不等的裂缝和泥孔,膜内表面没有受到污染。推测膜外表面呈凝胶状的污染物质是胞外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处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