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传质和PID控制研究
1
作者 徐驰 徐鹤宾 +5 位作者 朱芮 黎静 李丹丹 韩永斌 郑义 陶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进银杏叶内多酚的释放,增强银杏叶颗粒内部多酚分子扩散能力。相较超声处理,微波场下多酚提取效率更高,且多酚扩散能力更强,颗粒内外多酚浓度差值更早到达峰值。料液比为1:40 g/mL时,103.7 W/L超声和4800 W/L微波作用下,多酚的De值分别为6.4×10^(-11)m^(2)/s、1.4×10^(-10)~1.7×10^(-10)m^(2)/s,多酚平衡提取量分别为27.492±2.666和28.453±1.115 mg/g。另一方面,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器相比,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两种模糊PID控制器均可较好地对目标多酚提取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具有超调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当微波功率为4800 W/L、料液比为1:20 g/mL时,最佳控制算法为PSO优化的模糊PID,PSO因子为4.1350、0.1100、0.0001,此时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收敛时间最少,为0.5 min左右,且有最小的超调量,为1.12%。该研究为超声和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数字化仿真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萃取 多酚 超声 微波 传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破碎预处理后大孔树脂吸附橙子多酚的传质新机制
2
作者 赵欣宇 韩永斌 +1 位作者 刘东锋 陶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4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超声预处理对大孔树脂吸附橙子多酚传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孔隙体积与表面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揭示大孔树脂吸附传质机制。结果表明,经302.2W/L高强度超声预处理30 min,树脂粒径较未超声预处理树脂缩...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超声预处理对大孔树脂吸附橙子多酚传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孔隙体积与表面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揭示大孔树脂吸附传质机制。结果表明,经302.2W/L高强度超声预处理30 min,树脂粒径较未超声预处理树脂缩小了85.8%,表面积是未超声预处理树脂的24.5倍,但树脂的化学性质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未超声预处理的树脂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超声预处理30 min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大幅缩短至2 min,但平衡吸附量均无明显差异。短时间超声破碎预处理增强了多酚在树脂固体骨架内的扩散能力(DS),提高了多酚沿树脂骨架表面扩散的传质通量(NAS),增加了表面扩散贡献率比例(surface diffusion contribution percentage,SDCP),但超声破碎树脂至一定粒径后,其NAS和SDCP均降低,且多酚沿树脂内部孔隙液体扩散传质通量(NAP)有所提高,证实树脂吸附多酚的传质机制随着树脂粒径的减小发生了变化,因此,相较超声破碎提高树脂表面粗糙度,破碎缩减吸附传质距离是提高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表明传质距离是影响树脂吸附效率的重要参数,传质距离的缩短可改变树脂吸附的方式,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多酚高效精准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破碎 树脂吸附 橙子多酚 扩散模型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枇杷果膏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5-羟甲基糠醛
3
作者 黄子馨 陶阳 +1 位作者 韩永斌 陆胜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er,HPLC-MS/MS)检测果膏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er,HPLC-MS/MS)检测果膏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的方法。方法枇杷果膏以纯水浸提、超声处理后,再经离心、固相萃取、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得到AGEs提取液,以0.1%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源模式检测;果膏经纯水浸提、乙酸乙酯提取、固相萃取、10%甲醇洗脱得到5-HMF提取液,以体积比10%甲醇水为流动相,在柱温30℃下检测。结果3种目标物在浓度范围内均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均小于1[AGEs/(ng/mL);5-HMF/(μg/mL)],可满足痕量物质的检测要求;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均小于10%,且在16 h样品待测时间范围内低于0.6%;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5%。结论本研究优化的方法可满足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热加工果蔬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提供了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膏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5-羟甲基糠醛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胜民 黄子馨 +2 位作者 李小琼 郑美瑜 韩永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68,共11页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有助于形成一些热诱导毒性产物,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食源性AGEs在体内的积累和循环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有助于形成一些热诱导毒性产物,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食源性AGEs在体内的积累和循环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同时可能诱发氧化应激、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5-HMF的代谢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有潜在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如何控制热加工食品中这些危害物的形成已成为食品行业的关注焦点。本文从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两条途径探究了AGEs和5-HMF的形成机理,并对近5年二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建立二者的通用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削减前体物质的供给、阻断中间体的转化,以及去除已经生成的AGEs和5-HMF这3个方面着手,综述了近年来相应所采用的抑制策略,以期为AGEs和5-HMF在食品中的控制及热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5-羟甲基糠醛(5-HMF) 形成途径 检测方法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远县糯米加工甜酒酿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腾 陆波 +3 位作者 韩永斌 陶阳 丁艳锋 李丹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1-281,共11页
本论文旨在筛选适合酿造甜酒酿的糯米品种。以怀远县25种常见糯米品种为对象,分析制得甜酒酿的原料组成和理化性质,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感官评定等测定其感官品质,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阐明原料组成、酒酿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 本论文旨在筛选适合酿造甜酒酿的糯米品种。以怀远县25种常见糯米品种为对象,分析制得甜酒酿的原料组成和理化性质,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感官评定等测定其感官品质,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阐明原料组成、酒酿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25种糯米的总淀粉含量59.0~81.0 g/100 g,直链淀粉含量1.0~3.5 g/100 g,蛋白质含量6.6~8.5 g/100 g。25种甜酒酿的酒精度0.8%vol~2.8%vol、还原糖含量15.5~31.8 g/100 g、总酸含量0.29~0.66 g/100 g,均达到米酒农业标准规定的清汁型米酒的要求。所有酒酿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富糯628’品种制得酒酿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达71.3%和15.7μg VC/mL。25种酒酿的感官存在明显差异;13种甜酒酿的感官品质显著优于市售孝感佬米酒,其余12种甜酒酿则与其相似。还原糖和总酸含量是影响产品感官评分的最关键因素(P<0.05);‘富糯628’制得的酒酿兼备感官品质高和抗氧化效果好的优点,具有开发新型特色风味和功能型甜酒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酒酿 理化性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红外耦合热风干制可得然胶传质模型构建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宏千 戴勤宇 +4 位作者 朱芮 张充 韩永斌 李丹丹 陶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92-201,共10页
目的:采用超声、红外耦合热风干制可得然胶,探究多物理场下可得然胶干制机制和品质变化,开发可得然胶绿色干制技术。方法:以可得然胶湿胶为材料,采用单独热风、超声耦合热风、单独红外、红外耦合热风四种技术干制可得然胶,构建含温度变... 目的:采用超声、红外耦合热风干制可得然胶,探究多物理场下可得然胶干制机制和品质变化,开发可得然胶绿色干制技术。方法:以可得然胶湿胶为材料,采用单独热风、超声耦合热风、单独红外、红外耦合热风四种技术干制可得然胶,构建含温度变化的传质模型,分析理化品质。结果:单独热风干制可得然胶需40 min,超声耦合热风干制、单独红外干制以及红外耦合热风干制的时间分别缩短至36、26、22 min。构建耦合温度变化的传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干制过程中可得然胶内部水分变化,红外耦合热风处理下可得然胶内部水分扩散系数范围为9.79×10^(-9)~9.81×10^(-9) m^(2)/s,表面传质系数为4.69×10^(-2) kg water/(m^(2)·s),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其次为单独红外干制、超声耦合热风干制、单独热风干制。四种方法干制的可得然胶凝胶强度、葡萄糖含量、表面化学功能团、晶体结构、热稳定性接近。结论:综合考虑可得然胶干制效率、品质,与单独热风和超声耦合热风相比,红外干制是一种高效的可得然胶干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得然胶 热风干制 红外干制 传质模型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初探 被引量:34
7
作者 韩永斌 朱洪梅 +2 位作者 顾振新 范龚健 吕莹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62,共4页
本实验研究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的最低浓度为200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使... 本实验研究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的最低浓度为200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异常生长,抑制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裂,使细胞质稀薄、解体,导致细胞死亡。SDS-PAGE分析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未见特征性条带的消失,仅对部分蛋白质合成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发芽糙米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韩永斌 刘桂玲 +3 位作者 史晓媛 刘娟 李冰冰 顾振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分析了发芽糙米经过挤压膨化前后的淀粉、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发芽糙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发芽糙米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弱有减少,还原糖含量增加,氨基...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分析了发芽糙米经过挤压膨化前后的淀粉、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发芽糙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发芽糙米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弱有减少,还原糖含量增加,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变化不明显。挤压膨化后,发芽糙米的吸水性和水溶性都分别比未膨化的高出1.28和0.78倍;容重明显降低,糊化度大幅提高;挤压膨化发芽糙米的RVA谱特征值中,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时间较发芽糙米的升高,其他特征值均有所下降;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后变为网状多孔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挤压膨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和酶抑制剂对山药泥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韩永斌 刘桂林 +1 位作者 冯莉 江汉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本文采用超高压、温度和酶抑制剂单独和复合处理山药泥,对山药泥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色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泥中多酚氧化酶(PPO)最适作用温度为35℃。压力400MPa、温度20℃时,PPO的活性有一个峰值,当压力大于或小于400MPa,PP... 本文采用超高压、温度和酶抑制剂单独和复合处理山药泥,对山药泥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色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泥中多酚氧化酶(PPO)最适作用温度为35℃。压力400MPa、温度20℃时,PPO的活性有一个峰值,当压力大于或小于400MPa,PPO的活性都明显减弱,600MPa时PPO活性最弱。对山药泥进行温度、压力、时间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550MPa、40℃下处理10min后,PPO活性最弱,抑制效果最佳。通过酶抑制剂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PPO抑制剂配方为:0.05%柠檬酸+0.4%抗坏血酸+0.02%EDTA。用超高压(550MPa)和酶抑制剂共同处理山药泥,不仅抑制了PPO活性,而且保持了山药泥原有的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山药泥 多酚氧化酶 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淀粉糊化特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韩永斌 李冰冰 +2 位作者 刘桂玲 顾振新 陈志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研究了糙米发芽前后的主要成分、发芽糙米粉糊化后的透光率、凝沉特性、冻融稳定性及黏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24.92%,发芽糙米粉糊的透光率升高了21.28%,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发芽糙米粉糊的黏... 研究了糙米发芽前后的主要成分、发芽糙米粉糊化后的透光率、凝沉特性、冻融稳定性及黏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24.92%,发芽糙米粉糊的透光率升高了21.28%,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发芽糙米粉糊的黏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温度和转速的升高而降低;添加NaCl能使发芽糙米粉糊黏度下降,蔗糖能使发芽糙米粉糊黏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发芽糙米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浸泡处理对发芽糙米生理指标和GABA等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韩永斌 顾振新 蒋振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6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外源Ca2+对糙米在浸泡发芽过程中生长状况、呼吸强度和γ-氨基丁酸(GABA)等几种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处理浓度在0.5~2.5mmol/L时可加速糙米生长,处理浓度为10mmol/L时抑制其生长;Ca2+能提高发芽糙米的呼吸强度,有利... 本文研究了外源Ca2+对糙米在浸泡发芽过程中生长状况、呼吸强度和γ-氨基丁酸(GABA)等几种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处理浓度在0.5~2.5mmol/L时可加速糙米生长,处理浓度为10mmol/L时抑制其生长;Ca2+能提高发芽糙米的呼吸强度,有利于GABA的积累和抑制Glu,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但对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发芽糙米 生理指标 γ-氨基丁酸(GABA) 主要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永斌 刘桂玲 +2 位作者 陈德明 吕莹爽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NaOH、光和H2O2对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Na+、Mg2+、Al3+、Ca2+以及低浓度NaOH(≤0.01mol/L)等对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而Fe3+、Cu2+、高浓度NaOH(≥0.5mol/L)以及光... 本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NaOH、光和H2O2对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Na+、Mg2+、Al3+、Ca2+以及低浓度NaOH(≤0.01mol/L)等对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而Fe3+、Cu2+、高浓度NaOH(≥0.5mol/L)以及光照等会使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不同来源的光对类胡萝卜素的破坏程度依次为: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紫外灯。此外,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耐氧化性,当过氧化氢存在时,色素发生轻微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类胡萝卜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银屑病关节炎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永斌 路克文 李俊巧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提高对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PsA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因多关节肿痛20余年,加重伴低热半年余就诊,以... 目的提高对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PsA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因多关节肿痛20余年,加重伴低热半年余就诊,以关节肿痛待查收入院,经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RA。进一步追问病史并请皮肤科医生会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虽无银屑病皮疹,但具有PsA典型特征,故明确诊断为PsA。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和甲氨蝶呤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在无典型银屑病皮疹的PsA的诊断过程中应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并注意同强直性脊柱炎、RA等其他炎性关节病的鉴别,以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牛皮癣 误诊 关节炎 类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菠萝复合汁制造工艺研究
14
作者 韩永斌 张丽华 +5 位作者 顾振新 陆小雪 孙晶 陈培奇 刘安虎 邱永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研究了由南瓜、菠萝、苹果和西瓜复合的果汁制造工艺,采用D-最优设计确定了复合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40%南瓜汁、30%菠萝汁、17%苹果汁和13%西瓜汁复合时,口感最好;添加0.02%黄原胶和0.06%果胶的果蔬汁保温至40℃时... 研究了由南瓜、菠萝、苹果和西瓜复合的果汁制造工艺,采用D-最优设计确定了复合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40%南瓜汁、30%菠萝汁、17%苹果汁和13%西瓜汁复合时,口感最好;添加0.02%黄原胶和0.06%果胶的果蔬汁保温至40℃时,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2次后,悬浮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汁 复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保鲜剂的筛选及其保鲜效果 被引量:37
15
作者 段颖 耿胜荣 +4 位作者 韩永斌 刘桂玲 顾振新 王林贵 芮康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以L-半胱氨酸等作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经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保鲜剂配方为:L-半胱氨酸(L-Cys)、柠檬酸(CA)、植酸(P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浓度分别为2.5 mg/mL、9.0 mg/mL、1.5 mg/mL和 0.5 mg/mL。蘑菇用此复合保鲜剂... 以L-半胱氨酸等作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经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保鲜剂配方为:L-半胱氨酸(L-Cys)、柠檬酸(CA)、植酸(P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浓度分别为2.5 mg/mL、9.0 mg/mL、1.5 mg/mL和 0.5 mg/mL。蘑菇用此复合保鲜剂在(5±1)℃下可保存12 d,其效果好于单一保鲜剂(L-Cys)和对照,贮藏期间不开伞,色泽乳白,无褐变,气味正常,蘑菇褐变度、电导率和呼吸强度等指标明显低于L-Cys和对照,鲜度指数则高于L-Cys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保鲜剂 筛选 保鲜效果 配方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在灵芝生长及产胞外多糖主要影响因子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志杰 韩永斌 +2 位作者 沈昌 陈德明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选取葡萄糖、蔗糖、玉米浆干粉、蛋白胨、黄豆芽汁、KH2PO4、Na2HPO4、MgSO4、ZnSO4·7H2O、维生素B1、谷氨酸钠11个对灵芝生长及产胞外多糖相关因子进行筛选。统计分析表明:蔗糖(p=0.0119)、磷酸... 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选取葡萄糖、蔗糖、玉米浆干粉、蛋白胨、黄豆芽汁、KH2PO4、Na2HPO4、MgSO4、ZnSO4·7H2O、维生素B1、谷氨酸钠11个对灵芝生长及产胞外多糖相关因子进行筛选。统计分析表明:蔗糖(p=0.0119)、磷酸二氢钾(p=0.0111)和硫酸锌(p=0.0024)对灵芝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蔗糖(p=0.0165)、磷酸二氢钾(p=0.0103)和硫酸锌(p=0.0019)对灵芝产胞外多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KETT-BURMAN设计 灵芝 多糖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与微波及其联合干燥对菠菜干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顺民 谭玉霞 +1 位作者 韩永斌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0-84,共5页
分别采用不同热风温度、不同微波功率和热风与微波联合的方法对菠菜进行干燥,研究热风干燥与微波干燥及其联合干燥对菠菜复水性、VC保留及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为前期采用50℃热风干燥,转换点含水率为60%,后期采用功率540... 分别采用不同热风温度、不同微波功率和热风与微波联合的方法对菠菜进行干燥,研究热风干燥与微波干燥及其联合干燥对菠菜复水性、VC保留及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为前期采用50℃热风干燥,转换点含水率为60%,后期采用功率540W进行微波干燥;在此条件下,联合干燥比热风干燥缩短了干燥时间约40%~50%,VC保留率提高了39.1%~44.3%,菌落总数降低到3.59~4.51(lg(CFU/g)),产品的水分含量为8%(湿基)。说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可以很好地保持菠菜的品质,同时使菌落总数降至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热风干燥 微波干燥 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 干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色素形成机理及提高其色价的途径 被引量:38
18
作者 衣珊珊 沈昌 +2 位作者 韩永斌 范龚健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6-261,共6页
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天然优质食用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广,但其色价偏低已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红曲色素的形成机理及在深层液态发酵条件下提高其色价的途径。
关键词 红曲色素 形成机理 色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线照射下芫荽和蕹菜常温贮藏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顾振新 陆兆新 +2 位作者 韩永斌 郁志芳 魏秀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比较了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在20±1℃下光照处理的贮藏效果。在4d贮藏期内,用光合量子通量密度(PPED)为5μmol/m2·s的红光每天连续照射24h。结果表明,与黑暗条件下芫荽和蕹菜贮藏效果相... 比较了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在20±1℃下光照处理的贮藏效果。在4d贮藏期内,用光合量子通量密度(PPED)为5μmol/m2·s的红光每天连续照射24h。结果表明,与黑暗条件下芫荽和蕹菜贮藏效果相比,光照有利于累积还原糖和减少叶绿素和VC损失,并且光照条件下蕹菜的贮藏效果好于芫荽;贮藏结束时,光照处理的芫荽和蕹菜中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同期黑暗处理的高出76.82%和93.36%,还原糖含量分别高出32.69%和20.57%,VC保存率分别高出2.31和2.38倍;芫荽根部和蕹菜嫩茎切口吸收水分而使其保持鲜嫩状态,两者含水量变化与光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照射 芫荽 蕹菜 贮藏效果 品质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及蛋白质代谢变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浩 张雅君 +3 位作者 丁艳 李广胜 陈沁滨 韩永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1-316,共6页
研究花生品种“百日红”(Arachis hypogaea L.)不同发芽阶段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和蛋白质降解变化。结果显示:发芽96h时,花生发芽率为98.33%,芽长达到67.59mm;发芽过程中,花生干物质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发芽0~48h和60~84h干物... 研究花生品种“百日红”(Arachis hypogaea L.)不同发芽阶段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和蛋白质降解变化。结果显示:发芽96h时,花生发芽率为98.33%,芽长达到67.59mm;发芽过程中,花生干物质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发芽0~48h和60~84h干物质含量下降很快,48~60h和84~96h时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呼吸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发芽12~24h时呼吸强度出现急剧增加,之后增加幅度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发芽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发芽36h和84h时分别出现最小值和最大值,是未发芽种子含量的80.75%和121.24%;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发芽48h时达到最小值,比未发芽时降低了79.07%;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发芽96h后,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发芽时相比分别增加了1.18倍和6.33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了7.18倍,由28.69%增加为32.02%,限制性氨基酸如苏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6.88倍和9.27倍,但未检测出色氨酸,表明发芽可改善氨基酸组成,部分提高花生蛋白的营养价值;发芽0~96h蛋白酶和肽链内切酶活力逐渐增大,其中肽链内切酶活性在发芽84h达到最大值;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变化对花生内源蛋白酶的影响很大,进而影响蛋白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发芽 生理指标 蛋白质 代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