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分区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尺度效应研究
1
作者 温昕 王继军 韩晓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5,共11页
[目的]明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保证生态系统服务长期有效供应,实现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法]以典型退耕区陕北黄土高原为例,利用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InVEST模型量化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即碳储量、产水... [目的]明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保证生态系统服务长期有效供应,实现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法]以典型退耕区陕北黄土高原为例,利用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InVEST模型量化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即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和呈现的尺度特征。[结果](1)1990-2020年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总体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东南略低西北略高的分布。(2)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作用为主,且在1990-2020年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权衡作用主要发生在产水量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作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东北部地区。(3)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作用存在着空间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强而显著性有所下降,且作用关系的方向性会发生改变。[结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为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作用存在着空间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作用 尺度效应 地理分区 陕北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以青铜峡市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晓佳 刘小鹏 +2 位作者 王亚娟 温胜强 叶均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5-290,共6页
干旱区绿洲抗干扰能力弱,开展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取青铜峡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期遥感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估生态风险,并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空间化,绘制研究区2006年、2010年、2016年的生态... 干旱区绿洲抗干扰能力弱,开展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取青铜峡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期遥感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估生态风险,并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空间化,绘制研究区2006年、2010年、2016年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统计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风险的聚集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青铜峡市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大斑块破碎化趋势明显,区域的景观稳定性降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显示景观破碎度、损失度较高区分布在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的绿洲核心区。(2)研究区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差异较大。其中高风险区面积减少最为显著,并随着风险等级之间的转换,中等风险区成为研究区的主要风险类型。生态风险呈现缓和趋势。(3)研究区的生态风险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低低"和"高高"聚集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聚集模式,低值为高值包围或高值为低值包围的空间孤立点表现不显著,高低风险之间严重分化是研究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干旱区绿洲 风险管理 青铜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代理的OPC UA发布/订阅模式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洋 刘明哲 +5 位作者 徐皑冬 王锴 韩晓佳 张凝 滕玉坤 江俊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3-559,共7页
针对目前OPC UA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中存在的紧耦合、服务器性能瓶颈等问题,进行了OPC UA发布/订阅通信模式总体架构的研究。首先具体分析了UA的核心功能,包括地址空间技术和数据编码技术,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利用消息代理机制,完成了... 针对目前OPC UA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中存在的紧耦合、服务器性能瓶颈等问题,进行了OPC UA发布/订阅通信模式总体架构的研究。首先具体分析了UA的核心功能,包括地址空间技术和数据编码技术,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利用消息代理机制,完成了发布者和订阅者的功能开发。还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功能的稳定性和对数据的传输能力,结果表明,此模式可以满足大多数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统一架构 地址空间 数据编码 发布/订阅 消息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凝 徐皑冬 +2 位作者 王锴 韩晓佳 Seung Ho Hong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9-707,共9页
运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了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RUL)的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法和数据驱动法相融合的简单有效的RUL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型法和数据驱动法的融合,将双指数经验退化模型进行变形,以减少模型参数,降低参数训练难度,利用... 运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了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RUL)的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法和数据驱动法相融合的简单有效的RUL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型法和数据驱动法的融合,将双指数经验退化模型进行变形,以减少模型参数,降低参数训练难度,利用粒子滤波算法跟踪电池容量衰退的过程;为提高预测精确度,引入自回归(AR)时间序列模型修正状态空间方程的观测值。实验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估出锂电池的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寿命(RUL) 粒子滤波 双指数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粒度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均艳 王亚娟 +2 位作者 刘小鹏 韩晓佳 温胜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0-306,314,共8页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采用2015年遥感影像,综合运用遥感、GIS手段、景观指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景观的要素构成及景观形态、不同景观的空间关系和景观空间构型4个方面来研究了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并确定了最佳粒度值,根据最佳粒度...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采用2015年遥感影像,综合运用遥感、GIS手段、景观指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景观的要素构成及景观形态、不同景观的空间关系和景观空间构型4个方面来研究了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并确定了最佳粒度值,根据最佳粒度进行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粒度与景观指数都具有相关性且粒度与部分景观指数拟合效果较好,确定最佳粒度为80m;草地为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且草地景观优势明显,占景观总面积的61.8%,是基质景观;研究区耕地和林地景观分布较为均匀;景观形状指数为31.229,分维数为1.040 1,表明景观整体主要由团聚的大斑块组成,形状复杂程度适中,蔓延度指数为65.254 7,表明破碎化程度不高,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现状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安置区 最佳粒度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红寺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0870-5-104远动规约的PLC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俊男 刘明哲 +2 位作者 徐皑冬 郭廷廷 韩晓佳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5,共7页
为了实现对分布在很广地域的变电站或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以太网规约IEC60870-5-104远动规约在工业通信领域的应用,首先深入分析了该远动规约的结构模型,设计了一种主要由ARM7内核的主控制器和以太网控制器构成的通信模块硬件平台,以... 为了实现对分布在很广地域的变电站或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以太网规约IEC60870-5-104远动规约在工业通信领域的应用,首先深入分析了该远动规约的结构模型,设计了一种主要由ARM7内核的主控制器和以太网控制器构成的通信模块硬件平台,以及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实现多任务调度的软件平台,并针对规约要求以及工业现场需求设计了主要任务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还通过实验对该模块的一致性、互操作性和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通信模块具有系统独立、通讯稳定、互操作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IEC60870-5-104 以太网通信 状态机 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在实验室设备预约机时统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玲 乌李瑛 +2 位作者 王英 韩晓佳 吴炜文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5期27-28,32,共3页
Python因其简单易学及强大的第三方库支持等优点,逐渐在数据分析、图像处理、数值计算和科学计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Python,并借助其核心数据分析库Pandas,实现了对实验室设备预约机时记录的便捷的数据导入、... Python因其简单易学及强大的第三方库支持等优点,逐渐在数据分析、图像处理、数值计算和科学计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Python,并借助其核心数据分析库Pandas,实现了对实验室设备预约机时记录的便捷的数据导入、数据筛选、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并且该方法编程简单、代码简洁、运行效率高,非常适用于实验室管理中存在大量实验记录的数据统计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PANDAS 数据统计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水土保持技术与农业产业、资源的互馈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晓翠 连坡 +3 位作者 王继军 胡小宁 李玥 韩晓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4,共7页
选取县南沟流域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水土保持技术、农业产业、农业资源三者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技术与农业产业、资... 选取县南沟流域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水土保持技术、农业产业、农业资源三者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技术与农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相互构成双向因果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初期波动幅度比较明显,并产生负向效应,但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呈现出向0收敛的迹象;原因主要是水土保持技术实施初期对农业产业、资源产生了阻挠作用,随着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技术效益的显化、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这种负向作用逐渐减弱。其中水土保持技术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技术本身;农业产业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农业资源前期最大影响因素是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后期最大影响因素是农业产业的发展;说明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都离不开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因此,未来水土保持技术更新、优化在优先考虑技术相宜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农业产业 农业资源 向量自回归模型 县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南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晓翠 王继军 +2 位作者 乔梅 韩晓佳 李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0-356,共7页
针对水土保持技术评估研究滞后的现实,为了给流域未来水土保持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借鉴课题组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解译,得到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安塞县县南沟流域目前的水土保持... 针对水土保持技术评估研究滞后的现实,为了给流域未来水土保持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借鉴课题组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解译,得到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安塞县县南沟流域目前的水土保持技术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县南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为4.1(一、二、三级指标下测算结果分别是4.1671,4.1057,4.0947),已进入最高等级,为"适宜"状态,即目前所应用的水土保持技术满足水土流失治理需求。其中技术相宜性最高,在技术相宜性中,立地相宜性较高,这与专家的判断一致。反过来说,在水土保持技术选择时,首先应满足技术的相宜性,可考虑将技术相宜性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目前,县南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适宜性虽已进入最高等级,但只有4.1,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需求,研发新的水土保持技术,并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技术体系。测算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相符,验证了课题(2016YFC0503702)所建立的评估体系的合理性,揭示了水土保持技术选择和应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县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特征分析——以河庄坪镇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雨 王继军 +5 位作者 连坡 韩晓佳 温昕 李怡凤 马玲娜 孙在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350,共7页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及城镇化发展后河庄坪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不完全清楚的现实,在明确河庄坪镇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耦合思想,用空间布局样本替换时间样本,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模型,对河庄坪镇各个生态功能区以及...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及城镇化发展后河庄坪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不完全清楚的现实,在明确河庄坪镇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耦合思想,用空间布局样本替换时间样本,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模型,对河庄坪镇各个生态功能区以及内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庄坪镇可划分为3个功能区域:“三产”城郊融合区、链式果园产业主导区、设施农业-劳务主导区。(2)河庄坪镇城郊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协调发展类型、耗损发展类型、钳制发展类型、提升修复类型。(3)各个分区内各行政村的协同程度不完全一致,且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覆盖了3种类型,分别为协调发展、耗损发展和钳制发展。其中耦合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型的行政村居多;小沟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为耗损发展类型,李家洼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为钳制发展类型,其他均为协调发展类型。(4)相近生态系统背景下,资源利用率不同以及产业与资源一致性不同,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程度不同。研究结果为明确表征城郊型乡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并设计协同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度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河庄坪镇 城郊型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生物肽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11
作者 尹艳燕 赵艺 +4 位作者 褚辉程 梁劲杰 韩晓佳 陈祖君 王灵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9-85,共7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生物肽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30 mmol/L葡萄糖建立HUVEC高糖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薏苡仁生物肽作用于高糖损伤HUVEC后,利用硝酸还原酶... 目的:研究薏苡仁生物肽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30 mmol/L葡萄糖建立HUVEC高糖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薏苡仁生物肽作用于高糖损伤HUVEC后,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NO分泌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损伤导致HUVEC NO分泌量显著降低28.72%(P<0.05),ROS分泌量增加96.19%(P<0.05),ICAM-1、IL-6、MCP-1和VCAM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随着高糖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作用14 d后细胞凋亡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61倍。不同浓度薏苡仁生物肽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NO分泌量,降低ROS含量和炎症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薏苡仁生物肽对高糖损伤HUVEC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生物肽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