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侧弯类型对青少年脊柱生理曲度及骨盆运动学特征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杨 王伟君 +7 位作者 陆昕海 韩宗萍 汝首杭 陈晓生 朱智祥 卓挺宇 杨雷 颜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0-116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弯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站立位及行走时脊柱、骨盆运动学特征,为康复形体训练提供可参考建议。方法使用Diers 4D motion模块测量45名单弯、45名双弯AIS患者及27名健康青少年站... 目的探讨不同弯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站立位及行走时脊柱、骨盆运动学特征,为康复形体训练提供可参考建议。方法使用Diers 4D motion模块测量45名单弯、45名双弯AIS患者及27名健康青少年站立位及行走状态下胸曲角、腰曲角,以及骨盆旋转和骨盆倾斜参数。结果站立位健康组胸曲角(40.67°)和腰曲角(39.68°)角度最大,步行时双弯组胸曲增大角度(6.1°)最大,健康组胸曲增大角度(-10.37°)最小;站立位下单弯组的骨盆倾斜方向与主弯同向。结论相对于站立位,步行时3组胸曲角运动趋势主要以减少为主,且受到侧弯类型的影响,腰曲角则在3组中均表现为减少;两侧弯组站立位骨盆三维形态受腰椎代偿弯影响,且步行时骨盆旋转功能与腰椎代偿弯和骨盆初始位置有关。建议治疗师在进行患者骨盆功能评估和训练时,应充分考虑侧弯弯形可能带来对结果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对盆活动度不足侧进行松解和功能训练,提高骨盆运动功能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盆运动功能 脊柱 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姿对背部形态与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杨 韩宗萍 +2 位作者 陈晓生 汝首杭 颜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6-76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坐姿对脊柱和骨盆代偿特征的影响,为寻找出一个理想的坐姿姿势提供理论依据,减少不良坐姿给人体带来的姿势代偿。方法使用Diers formetric及Pedscan模块进行20名健康青年直立坐、跷腿坐、盘腿坐坐姿下表面形态学参数和臀压... 目的探讨不同坐姿对脊柱和骨盆代偿特征的影响,为寻找出一个理想的坐姿姿势提供理论依据,减少不良坐姿给人体带来的姿势代偿。方法使用Diers formetric及Pedscan模块进行20名健康青年直立坐、跷腿坐、盘腿坐坐姿下表面形态学参数和臀压参数测量。结果相对直立坐姿,跷腿坐导致骨盆后倾、侧倾和相对扭转(P<0.05),跷腿侧臀压面积减少(P<0.05),最大压力和平均压力显著增加(P<0.05)。双臀最大压力比、平均压力比(P<0.05)及臀压面积(P<0.05)的对称性降低;相对直立坐姿,盘腿坐姿下矢状面偏移角度增加(P<0.05),躯干前屈、腰椎后凸(P<0.05)的同时伴随骨盆后倾(P<0.05),臀压面积减少(P<0.05)。结论3种坐姿中,直立坐姿下臀两侧受力均匀,背部表形态学参数最优,腰椎和骨盆代偿最少,可认为是理想的坐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臀压 跷腿坐 盘腿坐 直立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不同坐势下背部形态参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杨 韩宗萍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69-369,共1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坐姿下人体背部形态特征,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总结不同姿势对于背部形态影响的规律。方法26名受试者,其中男性8人,女性18人,年龄20~35岁。采用德国Diers formetic中4D average模块进行背部形态学数据采集,横向误差小于0.2... 目的为了解不同坐姿下人体背部形态特征,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总结不同姿势对于背部形态影响的规律。方法26名受试者,其中男性8人,女性18人,年龄20~35岁。采用德国Diers formetic中4D average模块进行背部形态学数据采集,横向误差小于0.20 mm,深度误差小于0.25 mm。每个坐姿采集5次,每次采集时间为6 s,每次采集连续拍摄12幅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参数 横向误差 采集时间 形态学 对比分析 数据采集 深度误差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