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有利油气富集的地震相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洪革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中上奥陶统是塔中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通过大量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 ,笔者发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广泛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地震相。该相沉积厚度相对较大 ,在地震剖面上反映为丘状隆起 ,内部反射杂乱 ,呈乱岗状反射 ,... 中上奥陶统是塔中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通过大量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 ,笔者发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广泛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地震相。该相沉积厚度相对较大 ,在地震剖面上反映为丘状隆起 ,内部反射杂乱 ,呈乱岗状反射 ,多沿主要构造线延伸。结合岩矿分析 ,笔者认为这种地震相就是碳酸盐岩台地上在不同期次发育的礁、滩相 ,它们主要分布于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台地向海一侧的边缘或在台地内部古地貌上相对凸起的构造部位。勘探、开发实践证明 ,它们是油气富集的有利相体。为此 ,我们勾绘出了其地震相平面展布图 ,由图可见 ,它们主要分布于塔中 I号断裂构造带、TZ10井构造带及塔中南缘构造带上。该项研究成果对塔中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中上奥陶统 油气富集 地震相特征 礁相 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瓦殿剖面奥陶系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玉新 韩征 韩宇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38-42,共5页
对铁瓦殿剖面奥陶系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样品采集和分析,建立了一条较完整的奥陶系碳氧同位素剖面,研究结果表明,碳氧同位素在对奥陶系划分与对比中,特别是对大区域的年代地层学对比,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地层学 奥陶纪 铁瓦殿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东河砂岩圈闭含油气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振生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8,共8页
东河砂岩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本文通过对东河砂岩 地层展布、构造特征的介绍,对生、储、盖及圈闭条件及其配套条件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 分析,阐明东河砂岩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同时也指出印支—燕山期的... 东河砂岩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本文通过对东河砂岩 地层展布、构造特征的介绍,对生、储、盖及圈闭条件及其配套条件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 分析,阐明东河砂岩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同时也指出印支—燕山期的左旋走滑断层对油藏 具破坏性;塔中中部的火成岩发育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而塔中东部东河砂岩尖灭线对油 气的封堵性有待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东河砂岩 油藏 控制因素 砂岩圈闭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代双河 田兵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1-686,共6页
利用均方根振幅等常规地震属性预测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但对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至今还没有一套相应的成熟预测技术。本文以中东阿曼盆地D油田为例介绍了... 利用均方根振幅等常规地震属性预测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但对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至今还没有一套相应的成熟预测技术。本文以中东阿曼盆地D油田为例介绍了基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电特征及有利岩相分布特征,提出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而总结出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具体研究思路是:基于测井、录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建立目标储层发育模式;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反演技术开展储层分析研究;结合地质、测井资料发现和落实圈闭,进行综合评价,指导钻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 基质孔隙储集空间 缝洞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变换在中东地区H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刚 刘雷颂 +3 位作者 高军 代双和 杨雨 韩宇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中东地区H油田的油气单井产量与储集层渗透率呈正相关,但波阻抗与渗透率呈非线性关系,利用常规的线性转换方法将波阻抗转换为渗透率效果不好,符合率仅50%.云变换是一种非线性随机模拟方法,解决了线性偏离点与整体属性数据的函数关系,其... 中东地区H油田的油气单井产量与储集层渗透率呈正相关,但波阻抗与渗透率呈非线性关系,利用常规的线性转换方法将波阻抗转换为渗透率效果不好,符合率仅50%.云变换是一种非线性随机模拟方法,解决了线性偏离点与整体属性数据的函数关系,其过程是首先通过实际数据概率分布与概率函数模拟预测的符合度选择概率函数,然后分别针对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利用概率函数建立波阻抗与渗透率的转换关系云模型,最后利用云模型将波阻抗转换为渗透率。通过云变换,H油田预测渗透率符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地区 H油田 碳酸盐岩 储集层预测 渗透率 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Station/WS—V2.0解释系统在TZ401三维区的应用
6
作者 刘德顺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7期97-105,共9页
关键词 GRIS系统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解释 油气勘探
全文增补中
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艳军 韩宇春 +2 位作者 刘秀年 于拥军 王景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Sufyan凹陷位于非洲苏丹南部Muglad盆地西北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凹陷,勘探程度仍很低,对石油地质特征认识仍存在许多分岐。分析认为,Sufyan凹陷是一个在中非剪切带的右旋剪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湖盆,可划分为4个二级构... Sufyan凹陷位于非洲苏丹南部Muglad盆地西北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凹陷,勘探程度仍很低,对石油地质特征认识仍存在许多分岐。分析认为,Sufyan凹陷是一个在中非剪切带的右旋剪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湖盆,可划分为4个二级构造带,即南部深次凹、中央构造带、北部斜坡带和西北次凹;自白垩纪到第四纪发育了3个沉积旋回,早白垩世AbuGabra组的湖相暗色泥岩为凹陷主力烃源岩,具很大生烃潜能;凹陷的形成与演化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以"3断3坳"为特征,在该构造背景下发育了两套储盖组合,其中以Bentiu砂岩为储层、Aradeiba泥岩为区域盖层是凹陷内最好的成藏组合;圈闭类型以断块圈闭为主,反向翘倾断块最有利于油气的聚集。综合研究表明,Sufyan凹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中部构造带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北部斜坡也是较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glad盆地 Sufyan凹陷 断陷 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展布规律及其含油气性
8
作者 韩宇春 王小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7期30-35,40,共7页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本文通过对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特征的分布,认为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厚度巨大,存在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构造形变和断裂作用的主要发育在中、晚奥陶世,构...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本文通过对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特征的分布,认为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厚度巨大,存在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构造形变和断裂作用的主要发育在中、晚奥陶世,构造定型时间早,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中、晚奥陶世塔中地区的“弧立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台盆界线北以塔中1号断带为界,南界大致沿塔中南缘断裂展布,因此塔中南坡地区亦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相 展布规律 下古生界 含油气性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