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玉海 马培旗 +5 位作者 韩剑剑 王小雷 胡东 马文俊 魏天贤 杨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462例乳腺癌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其中243例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106例... 目的 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462例乳腺癌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其中243例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106例来自阜阳市人民医院(机构2)、113例来自太和县人民医院(机构3)。根据免疫组化结果,按照7∶3将机构1和机构2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44例(TNBC 41例,非TNBC 203例)和验证组105例(TNBC 18例,非TNBC 87例),将机构3的113例乳腺癌患者(TNBC 24例,非TNBC 89例)作为外部验证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和头尾位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经特征筛选后利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由临床病理指标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性能,并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筛选4个与TNBC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验证组、外部测试组预测TNBC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8、90.24%和72.91%、0.827、72.22%和75.86%、0.837、70.83%和78.65%。影像组学评分联合组织学分级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组、验证组、外部测试组预测TNBC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3、80.49%和86.70%、0.890、77.78%和88.51%、0.870、62.50%和85.39%。联合模型对TNBC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1、2.064,P<0.05)、在外部测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3,P=0.221)。3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对TNBC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及组织学分级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影像组学 列线图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双期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庆祝 翟建 +1 位作者 韩剑剑 戴易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CT双期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术前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估CT双期血管造影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脑血管及颅骨关系的准确性。结果 40例脑膜瘤中,肿瘤未累及血管者21例... 目的探讨64排CT双期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术前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估CT双期血管造影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脑血管及颅骨关系的准确性。结果 40例脑膜瘤中,肿瘤未累及血管者21例,侵蚀动脉者10例,侵犯静脉窦者9例,侵犯颅骨者12例,其术中吻合度分别为90.5%、88.9%、100%和91.7%。结论 CT双期血管造影可准确显示肿瘤与动脉、静脉窦及颅骨的关系,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有非常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双期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钦 韩剑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MRI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诊断为AD及V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颅脑MRI成像片上的海马结构(HF)、胼胝体(CC)、侧脑室(LV)体积进行定量分析,统... 目的探讨MRI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诊断为AD及V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颅脑MRI成像片上的海马结构(HF)、胼胝体(CC)、侧脑室(LV)体积进行定量分析,统计两组MRI在海马萎缩、杏仁核萎缩、脑室改变等诊断结果。结果 AD组的HF、白质疏松(LA)体积均显著低于VD组(P<0.05),AD组的CC、LV体积与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海马萎缩、脑室改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VD组(P<0.05)。结论 AD患者主要以海马萎缩为主,VD以白质疏松较主,两种MRI成像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核磁共振 MRI 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