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主要组只相容性抗原(MHC)表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韦颖华 吴继周 《内科》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发现肝癌高发点的初步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继周 李国坚 +9 位作者 陈务卿 臧宁 吴健林 玉艳红 陈茂伟 韦颖华 万裴琦 胡蝶飞 宁秋悦 贺荣 《内科》 2009年第5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对肝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以广西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及相对低发村原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癌发生状况、肝炎病... 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对肝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以广西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及相对低发村原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癌发生状况、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生活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肝癌高发村和相对低发村肝癌的粗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04.90/10万和55.76/10万,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村居民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7.8%(11/62)、12.9%(8/62)和9.4%(10/107)、4.7%(5/107),两村比较HBsAg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χ2=2.54,P=0.11),但两村HBVDNA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3.75,P=0.05);两村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53.2%(33/62)和60.7%(65/107),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0.91,P=0.34)。高发村10年前以塘水作为饮用水,而低发村一直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两村均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论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BV感染,尤其是HBV的复制、饮用塘水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黄曲霉毒素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此地区肝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饮用塘水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孟艳丽 韦颖华 +7 位作者 吴健林 吴继周 李国坚 陈茂伟 龚星光 万裴奇 虞艳琦 胡蝶飞 《内科》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健康成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阐明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理。方法根据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抗-HBs的水平分为免疫应答组和免疫无(弱)应答组,随机选取每组其中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健康成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阐明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理。方法根据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抗-HBs的水平分为免疫应答组和免疫无(弱)应答组,随机选取每组其中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PICS XL型流式细胞分析仪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成人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组和无(弱)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在两组间的百分比分别为66.5±8.4、33.5±5.9、34.0±6.5和67.1±8.7、24.9±6.6、24.5±5.9。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CD4+、CD8+T细胞数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但CD3+T细胞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健康成人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可能影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而T淋巴细胞总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群秀 李国坚 +5 位作者 吴继周 吴健林 陈务卿 韦颖华 万裴琦 宁秋悦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型H1N... 目的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2009年11月、12月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主要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9%,平均年龄(18.2±9.6)岁,职业以学生为主(86.9%),汉族与壮族人口比为1.03∶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91.0%),血钾偏低(13.5%),影像学检查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70例(57.4%)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2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年龄分布在青少年,以学生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影像学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病例多为轻症,而重症病例有较高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汉族HLA-DRB1*07基因与乙肝疫苗应答相关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星光 吴继周 +7 位作者 韦颖华 李国坚 陈茂伟 吴健林 万裴琦 孟艳丽 胡蝶飞 虞艳琦 《内科》 2009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对比广西壮、汉民族HLA-DRB1*07基因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73名壮族、97名汉族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DNA的HLA-DRB1*07基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 目的对比广西壮、汉民族HLA-DRB1*07基因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73名壮族、97名汉族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DNA的HLA-DRB1*07基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壮族与汉族之间乙肝疫苗的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别(84.21%vs 86.60%,P=0.658),壮族与汉族人群之间HLA-DRB1*07基因携带频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9.21%vs 6.19%,P=0.454),但壮、汉族中HLA-DRB1*07携带者的疫苗应答率都显著低于非携带者(P=0.00 P/=0.03)。结论民族差异不是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应答效果的影响因素;广西壮、汉族人中携带HLA-DRB1*07基因都可能是导致机体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HLA—DRB1*07基因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15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虞艳琦 吴继周 +8 位作者 韦颖华 李国坚 吴健林 陈茂伟 玉艳红 吴霜 龚星光 孟艳丽 杨歆 《内科》 2009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HLA-DRB1*15基因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中抗-HBs S/N值<10 mIU/ml的无、弱应答者80名(A组)...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HLA-DRB1*15基因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中抗-HBs S/N值<10 mIU/ml的无、弱应答者80名(A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抗-HBs S/N值>10 mIU/ml的中、强应答者62名(B组)作为对照。应用PCR-SSP进行HLA-DRB1*15等位基因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①A组HLA-DRB1*15基因表达频率为11.25%,显著低于B组的36.67%(P=0.001);②A组中IFN-γ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28±6.84)pg/ml,显著低于B组(16.28±10.05)pg/ml(P=0.000);③A组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2.36±1.91)pg/ml,显著低于B组(8.50±6.68)pg/ml(P=0.000);④HLA-DRB1*15阳性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13.82±9.89)pg/ml,显著高于HLA-DRB1*15阴性组(9.76±9.54)pg/ml(P=0.029);⑤HLA-DRB1*15阳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5.81±4.27)pg/ml,阴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4.82±5.84)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结论①HLA-DRB1*15基因可能是促进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②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③HLA-DRB1*15基因可能是通过影响Th1细胞相关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而不是通过影响Th2细胞相关因子IL-4的表达水平来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15 Th1/Th2相关因子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及家庭聚集性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吴健林 吴继周 +5 位作者 李国坚 陈茂伟 韦颖华 陆辉 梁任祥 韦忠亮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基因型与广西原发性肝癌(HCC)发生及家庭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取配对方法选择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发家庭成员340例及无癌家庭成员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合荧光探针的体外...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基因型与广西原发性肝癌(HCC)发生及家庭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取配对方法选择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发家庭成员340例及无癌家庭成员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合荧光探针的体外DNA扩增检测技术测定HBV DNA,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P)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结果①肝癌高发家庭成员HBV 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癌家庭成员的阳性率(20.3%vs 11.2%,P<0.01);②随机抽取高发家庭成员组中HBV DNA阳性的42例进行基因型分析,B基因型占90.5%(38/42),A基因型占7.1%(3/42),C基因型占2.4%(1/42);而在无癌家庭成员组的35例中,B基因型占97.1%(34/35)例,A基因型占2.9%(1/35)例,C基因型未检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检测出D、E、F等基因型。结论HBV的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的发生及家庭聚集性存在密切关系,但HBV DNA的基因型与广西肝癌的发生及家庭聚集性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及与HLA-DRB1*15基因的关系
8
作者 李兰兰 吴继周 +7 位作者 韦颖华 吴健林 龚星光 虞艳琪 杨歆 罗双艳 黄爱春 宁秋悦 《内科》 201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1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及与HLA-DRB1*15基因的关系。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健康大学生中抗-HBsS/N值<10mIU/ml者77名为无、弱应答组,选取抗-HBsS/N值>10mIU/ml者101名为中、强应答组,应... 目的探讨TGF-β1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及与HLA-DRB1*15基因的关系。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健康大学生中抗-HBsS/N值<10mIU/ml者77名为无、弱应答组,选取抗-HBsS/N值>10mIU/ml者101名为中、强应答组,应用PCR-SSP进行HLA-DRB1*15等位基因的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①无、弱应答组的HLA-DRB1*15基因表达频率为14.29%(11/77),低于中、强应答组的28.71%(29/101)(P=0.022);②无、弱应答组中TGF-β1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4.04±14.74)ng/ml,高于中、强应答组(17.80±14.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③HLA-DRB1*15阳性组TGF-β1平均表达水平为(17.81±17.38)ng/ml,阴性组为(21.28±14.0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结论①HLA-DRB1*15基因可能是促进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②TGF-β1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③HLA-DRB1*15基因可能不是通过影响TGF-β1的表达水平来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15 TGF-Β1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歆 吴继周 +8 位作者 韦颖华 李国坚 吴健林 陈茂伟 玉艳红 吴霜 龚星光 孟艳丽 虞艳琦 《内科》 2009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籍912名健康大学生,按0,1,6方案标准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对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者再行...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籍912名健康大学生,按0,1,6方案标准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对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者再行接种重组乙肝疫苗20 ug。4周后抗-HBs仍小于10 mIU/ml的65人作为无、弱应答组,随机抽取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的中、强应答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检测外周血HLA-DRB1*11等位基因。结果HLA-DRB1*11等位基因在无、弱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6.92%,在中、强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4.5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与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HLA—DRB1*11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颖华 沈秋月(综述) 邵加庆(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2-448,共7页
数十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直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是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缺乏血糖变异性或低血糖风险的信息。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被定义为个体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是一种来源于持续血糖监测(CGM)的简单... 数十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直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是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缺乏血糖变异性或低血糖风险的信息。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被定义为个体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是一种来源于持续血糖监测(CGM)的简单直观的指标,可反映血糖控制整体情况。不断有研究证实TIR与HbA1c密切相关,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相关,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评估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TIR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即多数研究提示TIR的降低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增高相关,进一步探讨了TIR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持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