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59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韦美荣 张建萍 +1 位作者 莫海明 汤艳华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316-318,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常见眼病,并对筛查技术进行探讨,对家长进行宣教。方法:通过对光刺激反应外眼检查、红光反射及眼底检查对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确诊有眼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对可疑患儿嘱其到门诊定期复查。结果:共筛查3759例... 目的:研究新生儿常见眼病,并对筛查技术进行探讨,对家长进行宣教。方法:通过对光刺激反应外眼检查、红光反射及眼底检查对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确诊有眼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对可疑患儿嘱其到门诊定期复查。结果:共筛查3759例,检出眼病244例,异常检出率6.5%。结论:新生儿眼病筛查除需要眼科、产科、新生儿科的密切配合外,还要对家长进行宣教,让其定期带孩子到眼科门诊进行眼部检查,可及时发现后续高发性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病筛查 外眼 眼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弱视斜视的早期筛查及干预 被引量:3
2
作者 韦美荣 《华夏医学》 2003年第3期440-442,F003,共4页
弱视、斜视会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发育 ,早期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 ,在幼儿园常规开展视力普查及在入托体验时进行屈光状态检查 ,发现病例及时治疗 。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婴幼儿 弱视 斜视 筛查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2例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韦美荣 《华夏医学》 200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遮盖 体检 屈光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韦美荣 冯秀英 +3 位作者 梁鸿刚 江乡 李豫荣 李树群 《华夏医学》 2005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儿童既不影响验光结果又可避免阿托品散瞳后引起的长时间视近物模糊及怕光、脸红、发热等症状的理想散瞳剂。方法 :每个儿童先后均用复方托品酰胺及阿托品散瞳 ,记录检影结果及配镜处方 ,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 :10 5...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儿童既不影响验光结果又可避免阿托品散瞳后引起的长时间视近物模糊及怕光、脸红、发热等症状的理想散瞳剂。方法 :每个儿童先后均用复方托品酰胺及阿托品散瞳 ,记录检影结果及配镜处方 ,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 :10 5例 2 10眼两种散瞳药检影验光结果差别无显著性 ,配镜处方一致。结论 :复方托品酰胺可作为 6岁以下儿童常规散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托品酰胺 阿托品 验光 配镜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例共同性斜视手术效果观察
5
作者 韦美荣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通过共同性斜视一次手术后的正位率、欠矫、过矫及眼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的效果。方法:分析252例共同性斜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术后正位231例(91.7%),术后欠矫18例(7.1%),术后过矫3例(1.2%)。2岁内手术的21... 目的:通过共同性斜视一次手术后的正位率、欠矫、过矫及眼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的效果。方法:分析252例共同性斜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术后正位231例(91.7%),术后欠矫18例(7.1%),术后过矫3例(1.2%)。2岁内手术的21例患儿与2岁后手术的231例患者术后正位率分别是100%和90.9%,两组眼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分别为76.2%、77.9%。结论:2岁以下儿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手术矫正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Cam Ⅲ眼底照相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凯林 马丽华 韦美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患儿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52例患儿Ret CamⅢ眼底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Ret CamⅢ眼底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以... 目的探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患儿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52例患儿Ret CamⅢ眼底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Ret CamⅢ眼底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减少误诊,漏诊,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CAM Ⅲ眼底检查 超声检查 婴幼儿 眼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眼底出血转归情况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凯林 韦美荣 +2 位作者 莫海明 张建萍 陈振文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0-551,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以及可能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1389例眼底出血的患儿,按出血范围进行分类:Ⅰ度出血、Ⅱ度出血、Ⅲ度出血,按出血部位进行分类:浅层出血、深层出血、玻璃体出血...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以及可能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1389例眼底出血的患儿,按出血范围进行分类:Ⅰ度出血、Ⅱ度出血、Ⅲ度出血,按出血部位进行分类:浅层出血、深层出血、玻璃体出血。患儿15 d复诊,出血未完全吸收的患儿,每15 d复查1次。结果浅层出血,Ⅰ、Ⅱ度均能在30 d内完全吸收,浅层的Ⅲ度出血在60 d内完全吸收。深层出血90 d内完全吸收。玻璃体出血,90 d内出血吸收,但有玻璃体纤维增生。结论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玻璃体出血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应考虑及时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出血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早产儿与足月儿视网膜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萍 韦美荣 梁鸿刚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早产儿与足月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的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无眼病出生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儿组63例(126只眼),其中孕周小于34周(含34周)早产儿1组28例(56只眼)和出生孕周大于34周早产儿2组35例(70只眼),足月组30例(60只眼)在出生后... 目的了解正常早产儿与足月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的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无眼病出生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儿组63例(126只眼),其中孕周小于34周(含34周)早产儿1组28例(56只眼)和出生孕周大于34周早产儿2组35例(70只眼),足月组30例(60只眼)在出生后4~6周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及最大混合反应。对比分析三组婴儿的ERG的a、b波反应的潜伏期、振幅。结果与足月组婴儿比较,早产组在视杆反应、最大混合反应、视锥反应中b波的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30,P=0.001,P=0.025,P=0.040,P=0.024),而a波除了在混合反应中的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2),其余潜伏期与幅值在视杆反应、最大混合反应、视锥反应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0,P=0.186,P=0.379,P=0.861,P=0.059)。而2组早产儿之间,早产1组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视锥细胞反应a波、b波潜伏期较早产儿2组轻度延长,幅值轻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7,P=0.619,P=0.706,P=0.141,P=0.098,P=0.782;(P=0.635,P=0.059,P=0.125,P=0.606,P=0.348,P=0.634)。结论确定了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1个月龄时F-ERG的3个标准反应的正常值,并比较了各反应值与孕周的关系,发现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程度较足月产婴儿稍低,且出生孕周越低,视网膜的发育程度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8例RetCamⅢ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莫海明 蒋春秀 +1 位作者 韦美荣 马丽华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方法:采用RetCamⅢ对52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分析体重、胎龄和吸氧对ROP的影响。结果:筛查共发现ROP53例,包括AP-ROP 1例。体重少于1 500g的早产儿,49例ROP,占92.45%...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方法:采用RetCamⅢ对52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分析体重、胎龄和吸氧对ROP的影响。结果:筛查共发现ROP53例,包括AP-ROP 1例。体重少于1 500g的早产儿,49例ROP,占92.45%;孕周少于32周的早产儿,46例ROP,占86.79%;有吸氧史的早产儿,48例ROP,占90.57%。结论:ROP的发病与早产、低体重有关,吸氧是ROP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吸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