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6
1
作者 侯红乾 冀建华 +6 位作者 刘益仁 黄永兰 冯兆滨 刘秀梅 胡兆平 韦礼和 王子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江西省双季稻区连续2年设置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CK)、分次优化施肥(OPT)、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100CRF)和一次性基施80%缓/控释肥(80CRF)4个施肥处理,研究施用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矿质氮累积以及系统氮... 在江西省双季稻区连续2年设置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CK)、分次优化施肥(OPT)、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100CRF)和一次性基施80%缓/控释肥(80CRF)4个施肥处理,研究施用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矿质氮累积以及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PT处理相比,100CRF、80CRF处理2年4季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但100CRF处理水稻吸氮量显著提高(P<0.05),在2013年早晚稻分别提升32.58%(P<0.05)和15.41%(P<0.05),80CRF处理与OPT处理无显著差异。施用缓/控释肥与分次优化施肥比较,能提高早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表观残留率,降低土壤氮素损失率。在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中矿质氮含量在同生育期均表现为早稻高于晚稻,100CRF、80CRF处理与OPT处理在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土壤NO–3-N在晚稻成熟期100CRF处理显著高于OPT处理(P<0.05)。2年平均100CRF和80CRF处理氮损失量比OPT处理分别减少65.34 kg/hm2(33.08%)和90.64 kg/hm2(45.89%)。氮盈余量分别减少51.63 kg/hm2(29.41%)和85.13 kg/hm2(48.49%)。因此缓/控释肥施用可促进双季稻获得高产,增加植株氮素吸收,维持了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并减少氮素损失,当前生产条件下,缓/控释肥减量20%,双季水稻在维持高产的同时氮肥利用率最高,氮素损失最低,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缓/控释肥 产量 氮素吸收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法治财政建设
2
作者 韦礼和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6期208-208,共1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新形势下加强法治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法治财政建设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法治财政 宣传教育 法规制度 检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