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汉果干果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1
作者 张巧铃 蒋小华 +4 位作者 张洁 卢凤来 韦玉璐 刘宏伟 宋静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探究罗汉果干果多糖(Siraitia grosu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罗汉果干果中提取粗多糖,进一步经Cellulose DE-52和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SGP-C2和SGP-D1。采用PMP柱... 探究罗汉果干果多糖(Siraitia grosu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罗汉果干果中提取粗多糖,进一步经Cellulose DE-52和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SGP-C2和SGP-D1。采用PMP柱前衍生及配备有示差折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其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并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一步表征。采用中性红比色法检测SGP-C2和SGP-D1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荧光探针DCFH-DA试剂检测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释放,Griess法检测其NO生成以及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分泌水平的影响。SGP-C2和SGP-D1是由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galactose,Gal)、阿拉伯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78∶1.84∶26.57∶1.31∶0.49∶0.06和1.37∶2.00∶20.79∶0.61∶0.12∶0.25,分子质量分别为5.0×10^(5) Da和7.6×10^(5) Da。核磁共振谱图显示SGP-C2主链结构为→4)-α-D-Galp A-(1→和→4)-α-D-Galp AMe-(1→,而SGP-D1主链结构为→4)-α-D-Galp A-(1→。同时,6.25~25μg/mL质量浓度范围的SGP-C2和SGP-D1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NO生成、TNF-α和IL-6分泌的作用,SGP-D1还具有促进ROS释放的活性。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SGP-C2和SGP-D1具有体外免疫调控活性,为罗汉果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纯化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处理对罗汉果抗炎活性及功能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方秀云 韦玉璐 +2 位作者 卢凤来 宋静茹 李典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5期291-298,370,共9页
为考察干燥处理对罗汉果主要功能成分与抗炎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微波干燥、70、100℃热风干燥方式对罗汉果成熟果实进行干制处理。采用苯酚-硫酸法、硝酸铝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主要功能成分,包括总糖、总黄酮、... 为考察干燥处理对罗汉果主要功能成分与抗炎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微波干燥、70、100℃热风干燥方式对罗汉果成熟果实进行干制处理。采用苯酚-硫酸法、硝酸铝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主要功能成分,包括总糖、总黄酮、总皂苷及特色罗汉果皂苷如罗汉果苷V、11-氧化-罗汉果苷V、赛门苷I、罗汉果苷IV、IIIE及IIE等的含量。进一步,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不同干制样品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皂苷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在干制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总黄酮含量随干燥温度的升高显著性上升,但总糖含量则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总皂苷含量、11-氧化-罗汉果苷V及次级苷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总皂苷与总黄酮含量与NO抑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总糖含量与活性氧抑制活性呈负相关。由此推测干燥方法影响罗汉果功能成分及抗炎活性,特别是皂苷与黄酮的种类与含量,而鼓风干燥方式利于其抗炎活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抗炎活性 干燥方法 功能成分 罗汉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