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柳叶蜡梅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对脂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韦梦鑫
刘智慧
查钱慧
张维维
阮东
毕淑峰
-
机构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724-1724,1747,共2页
-
基金
黄山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2xkjq002)
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2xdkj004)
-
文摘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柳叶蜡梅叶挥发油的工艺,并研究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对脂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以超声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柳叶蜡梅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25%挥发油为原料、1.00 mg/ml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挥发油对脂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柳叶蜡梅叶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 h、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9g/ml,得率达1.67%。挥发油对脂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208.09μl。[结论]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脂自由基清除能力,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
关键词
柳叶蜡梅
挥发油
提取工艺
脂自由基
-
Keywords
Chimonanthus Salicifolicus Hu
Volatile oil
Extraction technology
Alkyl radical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火棘果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如刚
薛才宝
韦梦鑫
毕飞翔
毕淑峰
-
机构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97,共3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M500898)
黄山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2xkjq002)
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2xdkj004)
-
文摘
对火棘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以总还原力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火棘果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火棘果挥发油中鉴定了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97%,以萜类和烷烃类成分为主;火棘果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样品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明显量效关系。
-
关键词
火棘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抗氧化活性
-
Keywords
Pyracantha fortuneana fruits
essential oil
GC- MS
antioxidant activity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螳螂共生真菌TG-3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毕淑峰
乌仁格格
汤苏
孙丹中
杨洋
韦梦鑫
-
机构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生物分子研究所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2-744,共3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M500898)
-
文摘
目的对螳螂共生真菌TG-3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等方法对TG-3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dimethyl-3[(4'-γγ-dimethylallyloxyphenyl)methyl]-3,6-bis(meth-ylthio)piperasine-2,5-dione(1)、fusaperazine E(2)、cyclo-(Gly-Tyr)4,4-dimethylallyl ether(3)、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4)、胶酶毒素(5)、didehydro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尿嘧啶(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TG-3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螳螂共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胶酶毒素
-
Keywords
symbiotic fungus associated with Tenodera aridifolia
secondary metabolites
gliotoxin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