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1
作者 张婷 罗静雯 +4 位作者 赖雪萍 冯东萍 黄春兰 韦志福 程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木质纤维素的生物炼制需要利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然而由于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极大限制了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本研究利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初...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木质纤维素的生物炼制需要利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然而由于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极大限制了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本研究利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初筛培养基,从广西柳州的甘蔗地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LT-4,并对该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液体发酵产酶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菌株LT-4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以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其最佳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为:以质量比4∶1的麦麸:甘蔗渣为碳源,4 g/L的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H值为8.0,在39℃条件下培养36 h.经优化后的微晶纤维素酶活力达到了(0.237±0.014)U/mL,是优化前的2.3倍.本研究对于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化转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为相关领域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酶 芽孢杆菌 液体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相关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韦志福 覃金爱 +7 位作者 黄春芳 黎昌宇 赵劲民 黄娟 黄小红 李绍英 张云 郭世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8-180,172,共4页
目的 了解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收到197名相关工作人... 目的 了解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收到197名相关工作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暴露41人,锐器伤156人。医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最高,达78.05%;工龄较短(0--10年)者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占70.73%;眼睛的血液或体液溅污暴露达92.68%,92.68%的暴露物是血液;导致伤害的锐器中,缝合针占58.33%;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液占60.91%。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应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使用防护眼镜的自觉性,在手术室安装紧急洗眼装置,正确使用、传递和处理锐器,暴露后进行主动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保护广大医务人员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职业暴露 感染控制 血传播疾病 HBV HCV HIV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覃金爱 黄春芳 +6 位作者 赵劲民 韦志福 黄娟 黄小红 李绍英 张云 郭世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9-181,191,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情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医生在工作中发生暴露的相关情况。结果共收到106名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血液或体液溅污20...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情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医生在工作中发生暴露的相关情况。结果共收到106名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血液或体液溅污20人,锐器伤86人。最常见的暴露物为血液。外科医生发生锐器伤的比率最高,达67.44%,暴露多发生在医生使用缝合针、穿刺针或刀片进行手术时。暴露源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最多见(51.89%),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患者(16.98%),抗HIV阳性患者2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生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相关操作时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暴露后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职业暴露 血源性感染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娟 覃金爱 +2 位作者 黄小红 张云 韦志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77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7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绝大部分(... 目的了解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77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7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绝大部分(165例,93.22%)于术前0.5~2h给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2例,91.53%)。在56例手术时间〉3h的患者中,仅3例(5.36%)于术中追加了一次抗菌药物。仅手术前单用一次抗菌药物者25例(14.12%);手术后用药3~7d者67例(37.85%),〉7d者42例(23.73%),〉48h~3d者20例(11.30%)。预防用药共7类20种,头孢菌素类占52.71%(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类28.08%;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教育和临床用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酸法提取沃柑皮果胶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芙蓉 刘韦清 +5 位作者 毛德源 王霜秀 韦澳 韦志福 黄春兰 张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以广西武鸣双桥镇产的新鲜沃柑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沃柑果皮中的果胶,并以沃柑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沃柑果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提取的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50∶1(m L... 以广西武鸣双桥镇产的新鲜沃柑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沃柑果皮中的果胶,并以沃柑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沃柑果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提取的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50∶1(m L∶g)、提取pH 1.3、提取温度89℃、提取时间97 min,此条件下的果胶得率为21.36%。果胶的水分含量为10.5%、酸不溶灰分含量为0.4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2.6%、酯化度为89.9%,均符合果胶国标要求,表明该酸法可用于提取沃柑皮中的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 沃柑果皮 果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