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
1
作者
韦岩松
农韦杰
+1 位作者
郑华明
李秀玲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33-141,共9页
目的:了解典型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筛选优势植物品种。方法:计算富集系数来判断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采用地理信息分析软件(GIS)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和半变异函数分析,建立植物重金属空...
目的:了解典型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筛选优势植物品种。方法:计算富集系数来判断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采用地理信息分析软件(GIS)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和半变异函数分析,建立植物重金属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分析植物体内各重金属之间及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结果:该尾矿库周边28种植物中,茄科植物红丝线、菊科的野茼蒿和荨麻科的八角麻对Cd有较强富集能力,植物中Cd污染严重;乌毛蕨科的苏铁蕨、海金沙科的小叶海金沙和大戟科的禾串树对Pb有较强富集能力;各植物对Cu和Zn均无富集作用。重金属空间分布模型显示,Cd主要分布在尾矿库南面、西南面、东南面和西北面;Pb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坝下小溪及正南面;Cu主要分布在正南、西南和坝下小溪方向;Zn主要分布在西面、西南、西北和正北面。在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中,Cd和Zn以随机性因素误差为主,各点的空间相关性弱,Pb、Cu以结构性因素误差为主,空间相关性较强;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性和空间相关性排序为Zn<Cd<Cu<Pb。Cd与Cu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Cd与Pb、Zn呈正弱相关关系;植物体内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强。结论:筛选出的部分优势植物可作为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转移和生物修复的备选品种,初步了解了该区域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之间的迁移规律,为开展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铅锌尾矿库
植物重金属富集
空间分布特征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2 位作者
张燕娟
黎铉海
潘柳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5,共3页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g/L,反应时间为120min,反应温度为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MPa,搅拌器转速为400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化铟氧化酸浸与常规酸浸的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韦岩松
黎铉海
马宸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为了提高硫化铟的浸出率,从研究硫化铟常规酸浸、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氧化酸浸的晶粒参数、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的变化规律入手,对不同状态下硫化铟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硫化铟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晶粒参数,...
为了提高硫化铟的浸出率,从研究硫化铟常规酸浸、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氧化酸浸的晶粒参数、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的变化规律入手,对不同状态下硫化铟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硫化铟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晶粒参数,在常规酸浸状态下分别为35.6 kJ/mol、0.770、0.576,高锰酸钾氧化酸浸状态下分别为13.9 kJ/mol、0.390、0.366,双氧水氧化酸浸状态下分别为17.5 kJ/mol、0.220、0.466。②硫化铟常规酸浸的铟浸出率对浸出温度、硫酸初始浓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而硫化铟氧化酸浸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均大幅度下降,化学活性显著增强,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浸出温度和硫酸初始浓度对铟浸出影响的敏感度下降。③硫化铟的常规酸浸及氧化酸浸动力学模型符合n<1的Avrami方程,常规酸浸受化学反应与扩散混合控制,而氧化酸浸则受扩散控制,因此,强化搅拌扩散有利于提高铟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铟
常规浸出
氧化浸出
动力学模型
Avram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和锌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1 位作者
张燕娟
黎铉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5,190,共4页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浓度400g/L,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到90.6%。同时,加压氧化浸出工艺对锌渣物料中锌的浸出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
锌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韦岩松
李海凤
+1 位作者
冯琼慧
李秀玲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4期172-178,185,共8页
针对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进行了探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土壤中4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49(Cd)、465.65(Pb)、206.58(Zn)...
针对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进行了探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土壤中4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49(Cd)、465.65(Pb)、206.58(Zn)和36.64(Cu)mg/kg,分别是广西土壤背景值的73.0(Cd)、19.4(Pb)、2.7(Zn)和1.3(Cu)倍;以农用地土壤标准计,超标率分别为100%(Cd)、43.5%(Pb)、43.5%(Zn)和26.1%(Cu),其平均含量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65.0(Cd)、5.17(Pb)、1.03(Zn)和0.73(Cu)倍。重金属空间分布结果表明,Cd在尾矿库东面和南面区域含量达到20~80 mg/kg,西北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由近及远呈梯级分布;Pb和Zn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Cu则主要分布在东面。源解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铅锌工业活动源、交通运输源和土壤母质源,各污染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34%、28.02%、25.64%。铅锌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是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库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地统计学分析
分布特征
污染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化铟常规酸浸和氧化酸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韦岩松
马宸
黎铉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88,96,共4页
用人工合成的硫化铟模拟实际硫化铟,研究了硫化铟在硫酸体系中常规浸出和以高锰酸钾、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氧化浸出的浸出效果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800 r/min、物料粒度为75~96μm、液固比为300∶1、温度为80℃、硫酸初始浓...
用人工合成的硫化铟模拟实际硫化铟,研究了硫化铟在硫酸体系中常规浸出和以高锰酸钾、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氧化浸出的浸出效果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800 r/min、物料粒度为75~96μm、液固比为300∶1、温度为80℃、硫酸初始浓度为2.0 mol/L的条件下,常规浸出60 min,铟的浸出率为84.9%;而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氧化剂KMnO4或H2O2进行氧化浸出,只需20 min就可使铟的浸出率达到94.9%或92.8%。在温度<70℃时,氧化剂的效应起主要作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效果比双氧水更明显;在温度>70℃时,温度效应占主导地位,两种氧化剂的影响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铟
常规浸出
氧化浸出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韦岩松
张燕娟
+3 位作者
吴志鸿
阳健
黎铉海
潘柳萍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8期30-33,共4页
研究了锌渣氧粉在常压、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种类、用量以及初始硫酸的浓度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对锌渣氧粉的铟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并且得出在试验条...
研究了锌渣氧粉在常压、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种类、用量以及初始硫酸的浓度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对锌渣氧粉的铟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并且得出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高锰酸钾与双氧水为氧化剂的适宜用量分别为25g/kg和160g/kg,对应的硫酸初浓度分别为300和500g/L。在试验条件下选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得到的铟浸出率比选用双氧水得到的铟浸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氧化剂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黎铉海
覃全伦
+2 位作者
张燕娟
阳健
韦岩松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以含铟的锌渣氧粉为原料,以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锌渣氧粉在高压釜中浸铟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氧化对铟的浸出过程都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液固比为8、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度...
以含铟的锌渣氧粉为原料,以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锌渣氧粉在高压釜中浸铟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氧化对铟的浸出过程都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液固比为8、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度为575r/min、反应温度为90℃、空气压力为0.5MPa(表)和硫酸初浓度为500g/L的浸出条件下,在双氧水用量为0.5mL/(g矿)、高锰酸钾用量为0.025g/(g矿)时,铟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比无氧化剂常压浸出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姚胜勋
韦志巧
韦岩松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调查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的纵向分布规律,参考相关标准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尾矿库内不同深度尾矿的矿物元素特征。结果表明,尾矿中各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均存在一定分层,表现出"二次富...
为了调查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的纵向分布规律,参考相关标准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尾矿库内不同深度尾矿的矿物元素特征。结果表明,尾矿中各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均存在一定分层,表现出"二次富集"现象,且富集层尾矿表现出较好的工业利用潜力。在矿物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发现Zn、Sb、Cd、Pb、Sn和Cu元素可归为一类,S、Fe和As元素可归为另一类,同一类矿物元素的分布规律相似;各矿物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且发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通径分析表明S主要受到Fe、Cu和Zn的影响,Fe主要受到S和As的影响,Pb主要受到Sb的影响,Zn主要受到Cd、Cu和Sb的影响,Sn主要受到Zn、Cd和Cu的影响,Sb主要受到Pb和Zn的影响,Cu主要受到Zn、S和Sn的影响,As主要受到Fe、Sn和Cu的影响。综上表明,铅锌尾矿库中矿物元素存在"二次富集"现象,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潜力,矿物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各矿物元素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尾矿
矿物分布规律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李秀玲
邓丽霞
+2 位作者
黄秀枫
李胜英
韦岩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7,共6页
以改性煤矸石为载体,以Ti(SO4)2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吸附剂,用于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O_(2)的质量分数、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模拟废水浓度和pH对吸附性能的...
以改性煤矸石为载体,以Ti(SO4)2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吸附剂,用于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O_(2)的质量分数、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模拟废水浓度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TiO_(2)质量分数为25%,吸附剂用量为3g,模拟废水浓度为5mg/L,pH为4,在25℃恒温条件下,震荡吸附210min,甲基橙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4.8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TiO_(2)以锐钛矿型结构形式被成功负载于改性煤矸石表面,复合材料表面的羟基和钛氧键等官能团提高了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煤矸石
复合材料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海泡石保温材料及其节能效益浅探
11
作者
韦岩松
戴邦华
《广西节能》
1992年第4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玻璃熔窑
保温材料
海泡石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
1
作者
韦岩松
农韦杰
郑华明
李秀玲
机构
微生物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33-141,共9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289)
河池学院硕士专业学位建设基金课题(2017HJA002)
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2019GCC007)。
文摘
目的:了解典型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筛选优势植物品种。方法:计算富集系数来判断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采用地理信息分析软件(GIS)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和半变异函数分析,建立植物重金属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分析植物体内各重金属之间及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结果:该尾矿库周边28种植物中,茄科植物红丝线、菊科的野茼蒿和荨麻科的八角麻对Cd有较强富集能力,植物中Cd污染严重;乌毛蕨科的苏铁蕨、海金沙科的小叶海金沙和大戟科的禾串树对Pb有较强富集能力;各植物对Cu和Zn均无富集作用。重金属空间分布模型显示,Cd主要分布在尾矿库南面、西南面、东南面和西北面;Pb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坝下小溪及正南面;Cu主要分布在正南、西南和坝下小溪方向;Zn主要分布在西面、西南、西北和正北面。在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中,Cd和Zn以随机性因素误差为主,各点的空间相关性弱,Pb、Cu以结构性因素误差为主,空间相关性较强;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性和空间相关性排序为Zn<Cd<Cu<Pb。Cd与Cu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Cd与Pb、Zn呈正弱相关关系;植物体内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强。结论:筛选出的部分优势植物可作为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转移和生物修复的备选品种,初步了解了该区域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之间的迁移规律,为开展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铅锌尾矿库
植物重金属富集
空间分布特征
富集系数
Keywords
karst region
lead-zinc tailings pond
plant heavy metal enrichm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enrichment factor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D167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张燕娟
黎铉海
潘柳萍
机构
河池学院
广西大学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5,共3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0728238)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8105930817D017)
文摘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g/L,反应时间为120min,反应温度为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MPa,搅拌器转速为400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Keywords
Indium, Zinc oxide flue dust, Oxidative pressure, Leaching
分类号
TD953 [矿业工程—选矿]
TS97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化铟氧化酸浸与常规酸浸的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韦岩松
黎铉海
马宸
机构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64002)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010LX486)
文摘
为了提高硫化铟的浸出率,从研究硫化铟常规酸浸、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氧化酸浸的晶粒参数、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的变化规律入手,对不同状态下硫化铟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硫化铟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晶粒参数,在常规酸浸状态下分别为35.6 kJ/mol、0.770、0.576,高锰酸钾氧化酸浸状态下分别为13.9 kJ/mol、0.390、0.366,双氧水氧化酸浸状态下分别为17.5 kJ/mol、0.220、0.466。②硫化铟常规酸浸的铟浸出率对浸出温度、硫酸初始浓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而硫化铟氧化酸浸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均大幅度下降,化学活性显著增强,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浸出温度和硫酸初始浓度对铟浸出影响的敏感度下降。③硫化铟的常规酸浸及氧化酸浸动力学模型符合n<1的Avrami方程,常规酸浸受化学反应与扩散混合控制,而氧化酸浸则受扩散控制,因此,强化搅拌扩散有利于提高铟浸出率。
关键词
硫化铟
常规浸出
氧化浸出
动力学模型
Avrami方程
Keywords
Indium sulfide, Conventional leaching, Oxidation leaching, Kinetics model, Avrami equation
分类号
TD925.6 [矿业工程—选矿]
TD926.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和锌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张燕娟
黎铉海
机构
河池学院
广西大学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5,190,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0728238)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8105930817D017)
文摘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浓度400g/L,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到90.6%。同时,加压氧化浸出工艺对锌渣物料中锌的浸出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关键词
铟
锌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Keywords
Indium
Zinc
Zinc oxide flue dust
Oxidative pressure
Leaching
分类号
TD953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韦岩松
李海凤
冯琼慧
李秀玲
机构
河池学院微生物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4期172-178,185,共8页
基金
河池学院硕士专业学位建设基金课题(2017HJA002)
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2019GCC007)。
文摘
针对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进行了探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土壤中4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49(Cd)、465.65(Pb)、206.58(Zn)和36.64(Cu)mg/kg,分别是广西土壤背景值的73.0(Cd)、19.4(Pb)、2.7(Zn)和1.3(Cu)倍;以农用地土壤标准计,超标率分别为100%(Cd)、43.5%(Pb)、43.5%(Zn)和26.1%(Cu),其平均含量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65.0(Cd)、5.17(Pb)、1.03(Zn)和0.73(Cu)倍。重金属空间分布结果表明,Cd在尾矿库东面和南面区域含量达到20~80 mg/kg,西北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由近及远呈梯级分布;Pb和Zn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Cu则主要分布在东面。源解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铅锌工业活动源、交通运输源和土壤母质源,各污染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34%、28.02%、25.64%。铅锌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是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对象。
关键词
铅锌尾矿库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地统计学分析
分布特征
污染源解析
Keywords
lead-zinc tailings area
soil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分类号
TD167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化铟常规酸浸和氧化酸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韦岩松
马宸
黎铉海
机构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88,9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0728238)
+1 种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010LX486)
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编号:200930)
文摘
用人工合成的硫化铟模拟实际硫化铟,研究了硫化铟在硫酸体系中常规浸出和以高锰酸钾、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氧化浸出的浸出效果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800 r/min、物料粒度为75~96μm、液固比为300∶1、温度为80℃、硫酸初始浓度为2.0 mol/L的条件下,常规浸出60 min,铟的浸出率为84.9%;而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氧化剂KMnO4或H2O2进行氧化浸出,只需20 min就可使铟的浸出率达到94.9%或92.8%。在温度<70℃时,氧化剂的效应起主要作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效果比双氧水更明显;在温度>70℃时,温度效应占主导地位,两种氧化剂的影响差别不大。
关键词
硫化铟
常规浸出
氧化浸出
浸出率
Keywords
Indium sulfide
Conventional leaching
Oxidation leaching
Leaching rate
分类号
TQ226.36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韦岩松
张燕娟
吴志鸿
阳健
黎铉海
潘柳萍
机构
河池学院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8期30-33,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0728238)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08105930817D017)
文摘
研究了锌渣氧粉在常压、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种类、用量以及初始硫酸的浓度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对锌渣氧粉的铟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并且得出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高锰酸钾与双氧水为氧化剂的适宜用量分别为25g/kg和160g/kg,对应的硫酸初浓度分别为300和500g/L。在试验条件下选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得到的铟浸出率比选用双氧水得到的铟浸出率更高。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氧化剂
加压氧化
浸出
Keywords
Indium
Zinc oxide flue dust
Oxidant
Oxidative pressure
Leaching
分类号
TD925.6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黎铉海
覃全伦
张燕娟
阳健
韦岩松
机构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河池学院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728238)
文摘
以含铟的锌渣氧粉为原料,以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锌渣氧粉在高压釜中浸铟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氧化对铟的浸出过程都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液固比为8、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度为575r/min、反应温度为90℃、空气压力为0.5MPa(表)和硫酸初浓度为500g/L的浸出条件下,在双氧水用量为0.5mL/(g矿)、高锰酸钾用量为0.025g/(g矿)时,铟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比无氧化剂常压浸出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关键词
铟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Keywords
Indium
Zinc oxidation flue dust
Pressure oxidation
Leaching
分类号
TF843.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姚胜勋
韦志巧
韦岩松
机构
河池学院
出处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基金
河池学院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基金课题(2017HJA002)
河池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8XJZD006)
文摘
为了调查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的纵向分布规律,参考相关标准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尾矿库内不同深度尾矿的矿物元素特征。结果表明,尾矿中各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均存在一定分层,表现出"二次富集"现象,且富集层尾矿表现出较好的工业利用潜力。在矿物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发现Zn、Sb、Cd、Pb、Sn和Cu元素可归为一类,S、Fe和As元素可归为另一类,同一类矿物元素的分布规律相似;各矿物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且发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通径分析表明S主要受到Fe、Cu和Zn的影响,Fe主要受到S和As的影响,Pb主要受到Sb的影响,Zn主要受到Cd、Cu和Sb的影响,Sn主要受到Zn、Cd和Cu的影响,Sb主要受到Pb和Zn的影响,Cu主要受到Zn、S和Sn的影响,As主要受到Fe、Sn和Cu的影响。综上表明,铅锌尾矿库中矿物元素存在"二次富集"现象,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潜力,矿物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各矿物元素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铅锌矿尾矿
矿物分布规律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Keywords
Pd/Zn tailing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elements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李秀玲
邓丽霞
黄秀枫
李胜英
韦岩松
机构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基金
2019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910605092)。
文摘
以改性煤矸石为载体,以Ti(SO4)2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吸附剂,用于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O_(2)的质量分数、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模拟废水浓度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TiO_(2)质量分数为25%,吸附剂用量为3g,模拟废水浓度为5mg/L,pH为4,在25℃恒温条件下,震荡吸附210min,甲基橙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4.8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TiO_(2)以锐钛矿型结构形式被成功负载于改性煤矸石表面,复合材料表面的羟基和钛氧键等官能团提高了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性能。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煤矸石
复合材料
甲基橙
Keywords
TiO_(2)
coal gangue
composite
methyl orang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海泡石保温材料及其节能效益浅探
11
作者
韦岩松
戴邦华
出处
《广西节能》
1992年第4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玻璃熔窑
保温材料
海泡石
节能
分类号
TQ17.263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地区尾矿库周边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
韦岩松
农韦杰
郑华明
李秀玲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韦岩松
吴志鸿
张燕娟
黎铉海
潘柳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硫化铟氧化酸浸与常规酸浸的动力学比较
韦岩松
黎铉海
马宸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和锌浸出的影响
韦岩松
吴志鸿
张燕娟
黎铉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西某铅锌尾矿库区土壤中重金属Cd、Pb、Zn、Cu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韦岩松
李海凤
冯琼慧
李秀玲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硫化铟常规酸浸和氧化酸浸试验研究
韦岩松
马宸
黎铉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工艺中氧化剂的应用研究
韦岩松
张燕娟
吴志鸿
阳健
黎铉海
潘柳萍
《现代矿业》
CAS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黎铉海
覃全伦
张燕娟
阳健
韦岩松
《现代矿业》
CAS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西南丹某尾矿库矿物元素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姚胜勋
韦志巧
韦岩松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纳米TiO_(2)/改性煤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秀玲
邓丽霞
黄秀枫
李胜英
韦岩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新型海泡石保温材料及其节能效益浅探
韦岩松
戴邦华
《广西节能》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