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岩桐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苏江
岑忠用
+3 位作者
谢彦军
邓晰朝
高丽霞
韦兆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5,92,共5页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基质为腐殖土∶河沙∶蛭石=2∶1∶1的处理成活率最低,为87.42%。移栽后相同时间内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均为最高,且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根数和根系活力与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大岩桐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中适当加入泥炭土有利于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岩桐
组培苗
移栽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岩桐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苏江
岑忠用
谢彦军
邓晰朝
高丽霞
韦兆杰
机构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5,92,共5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河池地区几种苦苣苔科植物快速繁殖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2017KY 0572)
河池学院校级重点实验室项目"红水河流域药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校政发[2016]91号)
+1 种基金
河池学院校级博士科研创新平台--桂西北经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微生物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河池学院)资助项目(桂教科研[2014]6号)
文摘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基质为腐殖土∶河沙∶蛭石=2∶1∶1的处理成活率最低,为87.42%。移栽后相同时间内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均为最高,且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根数和根系活力与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大岩桐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中适当加入泥炭土有利于其生长。
关键词
大岩桐
组培苗
移栽
生长动态
分类号
S68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岩桐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动态研究
苏江
岑忠用
谢彦军
邓晰朝
高丽霞
韦兆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