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Vehicle Spy的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测试方法实现
1
作者
田丰
林家强
+3 位作者
周军成
韦佳萍
周国林
许运灼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Spy
排放相关
网络故障码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2
作者
谭韩英
高丹
+3 位作者
谢冬娣
陈振林
李淑梅
韦佳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共5页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放)的红瓜子仁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pH 10,在此条件下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75.68%;红瓜子仁油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不同贮藏时间下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3-甲基-1-丁醇和3-羟基-2-丁酮可初步确定为新鲜红瓜子仁油挥发性成分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说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脂提取率,贮藏时间影响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红瓜子仁油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ehicle Spy的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测试方法实现
1
作者
田丰
林家强
周军成
韦佳萍
周国林
许运灼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柳州沪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文摘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试奠定基础。
关键词
Vehicle
Spy
排放相关
网络故障码
测试
Keywords
Vehicle Spy
emission-related
network DTC
test
分类号
U46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2
作者
谭韩英
高丹
谢冬娣
陈振林
李淑梅
韦佳萍
机构
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共5页
基金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718)。
文摘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放)的红瓜子仁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pH 10,在此条件下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75.68%;红瓜子仁油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不同贮藏时间下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3-甲基-1-丁醇和3-羟基-2-丁酮可初步确定为新鲜红瓜子仁油挥发性成分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说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脂提取率,贮藏时间影响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关键词
水酶法
红瓜子仁油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
red melon seed kernel oil
volatile component
分类号
TS2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2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Vehicle Spy的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测试方法实现
田丰
林家强
周军成
韦佳萍
周国林
许运灼
《汽车电器》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谭韩英
高丹
谢冬娣
陈振林
李淑梅
韦佳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