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原子(B、Ti、Fe)进入Y型分子筛骨架的表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鞠雅娜 沈志虹 +2 位作者 赵佳 赵俊桥 王秀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NM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和热重(TG)等多种表征方法对合成的杂原子Y分子筛(BY、TiY、FeY)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引入杂原子后分子筛的晶胞常数、骨架伸缩振... 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NM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和热重(TG)等多种表征方法对合成的杂原子Y分子筛(BY、TiY、FeY)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引入杂原子后分子筛的晶胞常数、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杂原子的特征电子跃迁峰、还原的热重曲线以及杂原子所处的微观配位环境等多种性质的变化,得出结论:杂原子B、Ti、Fe均已进入Y分子筛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 Y型分子筛 骨架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Y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加氢裂化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鞠雅娜 沈志虹 +1 位作者 朱俊哲 王秀林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9-632,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骨架含杂原子Fe的Y分子筛,并经处理得到超稳Y(USY)分子筛超稳FeY(USFeY)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 is-DRS)、热重(TG)法对FeY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Fe含量的增加,FeY分子筛的...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骨架含杂原子Fe的Y分子筛,并经处理得到超稳Y(USY)分子筛超稳FeY(USFeY)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 is-DRS)、热重(TG)法对FeY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Fe含量的增加,FeY分子筛的晶化时间延长,结晶度降低,晶胞常数增大;FeY分子筛的骨架伸缩振动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FeY分子筛的UV-V is-DRS谱图上不存在非骨架Fe的特征吸收峰;在600℃通氢气处理1h后,FeY分子筛的TG曲线仍无还原峰出现,以上结果均表明Fe进入了Y分子筛的骨架中。利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测定了USY和USFeY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并对以USY和USFeY分子筛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USY分子筛相比,USFeY分子筛的B酸、弱L酸量及总酸量增加,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 FeY分子筛 水热合成 表征 加氢裂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分散度对Ni基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鞠雅娜 张雅琳 +5 位作者 张然 宋绍彤 吕忠武 袁晓亮 李阳 吴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71-77,共7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Ni为活性组元,通过引入助剂Mo改善Ni系催化剂金属分散度,制得NiMo/γ‐Al_(2)O_(3)催化剂(NiMo系催化剂)。采用BET、XRD、H_(2)‐TPD、H_(2)‐TPR、透射电镜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并利用加氢... 以γ‐Al_(2)O_(3)为载体、Ni为活性组元,通过引入助剂Mo改善Ni系催化剂金属分散度,制得NiMo/γ‐Al_(2)O_(3)催化剂(NiMo系催化剂)。采用BET、XRD、H_(2)‐TPD、H_(2)‐TPR、透射电镜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并利用加氢装置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金属分散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引入可有效减弱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H_(2)‐TPR谱图低温还原峰明显前移,峰强度增强,催化剂活性比表面积由0.7 m^(2)/g增加到15.3~16.1m^(2)/g,金属分散度由0.80%提高到18.59%,增加了催化剂表面金属活性中心数量,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催化裂化重汽油,NiMo系催化剂较Ni系催化剂脱硫率提高了15.7%,烯烃饱和率提高了4.9%,脱硫选择性降低了3.4%。由此可见,NiMo系催化剂兼具较好的脱硫性能和脱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分散度 NI基催化剂 加氢脱硫 催化活性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硼对Y型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俊桥 沈志虹 +1 位作者 鞠雅娜 朱俊哲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8-651,共4页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骨架后对分子筛的晶型、晶胞参数、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以及表面酸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的骨架...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骨架后对分子筛的晶型、晶胞参数、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以及表面酸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的骨架,使其晶胞收缩,但不影响分子筛的晶型,分子筛的结晶度随硼加入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分子筛表面的酸性质发生变化,其中B酸中心数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 Y型分子筛 结晶度 水热稳定性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系列催化剂 被引量:5
5
作者 兰玲 钟海军 +6 位作者 鞠雅娜 张学军 赵秦峰 吕忠武 刘坤红 侯远东 康宏敏 《石油科技论坛》 2015年第B10期206-208,220,共4页
为了适应我国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系列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制备流程简单,无贵金属、无分子筛,通过精细调控氧化铝载体孔结构、酸性质,采用水热处理、... 为了适应我国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系列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制备流程简单,无贵金属、无分子筛,通过精细调控氧化铝载体孔结构、酸性质,采用水热处理、化学助剂改性、配制稳定多组元活性组分共浸液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催化剂孔结构、酸性质、活性相三者优化匹配,使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实现了催化汽油中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分段脱除,有效抑制了烯烃饱和,辛烷值损失小。该系列产品已成功在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70×10^4t/a、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150×10^4t/a、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90×10^4t/a等5套催化汽油加氢装置上得到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原料适应性强,反应条件缓和,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液收高,运转周期长,技术成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选择性加氢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开发 被引量:19
6
作者 兰玲 钟海军 +1 位作者 鞠雅娜 吴平易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1期53-56,69,共4页
2010年以来,我国车用汽油向国际先进标准迈进,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为了适应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 2010年以来,我国车用汽油向国际先进标准迈进,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为了适应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流程简单,无贵金属、无分子筛,通过精细调控氧化铝载体孔结构、采用化学助剂改性、配制稳定多组元活性组分共浸液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催化剂孔结构、酸性质、活性相三者优化匹配,使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达到深度脱硫的同时有效抑制烯烃饱和的目的。该产品已成功在玉门炼化32×104t/a、大连石化20×104t/a、乌鲁木齐石化60×104t/a催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原料适应性强,反应条件缓和,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液收高,运转周期长,技术成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Zn/ZSM-5沸石催化烯烃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梦楠 潘涛 +3 位作者 鞠雅娜 张然 吴培 吴志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6,共14页
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异构烷烃是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的有效途径。锌改性ZSM-5(Zn/ZSM-5)分子筛是目前最好的烯烃芳构化催化剂。通过调整沸石的晶粒尺寸,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粒径的ZSM-5沸石的酸性与烯烃选择性... 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异构烷烃是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的有效途径。锌改性ZSM-5(Zn/ZSM-5)分子筛是目前最好的烯烃芳构化催化剂。通过调整沸石的晶粒尺寸,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粒径的ZSM-5沸石的酸性与烯烃选择性转化之间的构效关系。XRD、SEM、TEM、UV-Vis、XPS、FT-IR和NH3-TPD表征结果表明:ZSM-5的晶粒尺寸影响分子筛的酸性位分布,最小晶粒尺寸为100~200 nm的Zn/ZSM-5沸石具有最高ZnOH+活性物种的相对含量(Zn物种的57%)和较低的Bronsted酸与Lewis酸之比(A_(B)/A_(L)=0.15)。在反应温度350℃、液体进料液时体积空速(LHSV)为1.5 h^(-1)、H_(2)(g)和1-己烯(l)体积比为600、氢压为0.1和2.0 MPa条件下,该Zn/ZSM-5沸石催化剂在1-己烯加氢转化反应中分别表现出较高的芳烃选择性(17.2%)和异构烷烃选择性(50.0%)。这些数据表明,减小ZSM-5沸石晶粒尺寸有利于促进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向高辛烷值组分进行选择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烯烃 芳构化 汽油 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高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重整抽余油加氢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然 张雅琳 +6 位作者 吴培 吕忠武 宋绍彤 李荣观 徐华 鞠雅娜 顾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0,共12页
采用沉淀法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制备了高镍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处理重整抽余油的加氢活性、稳定性以及不同硫化物的原料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苯加氢工业催化剂相比,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高镍加氢催化剂具有更小的晶粒粒径(10~20 ... 采用沉淀法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制备了高镍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处理重整抽余油的加氢活性、稳定性以及不同硫化物的原料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苯加氢工业催化剂相比,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高镍加氢催化剂具有更小的晶粒粒径(10~20 nm)、均一的形貌及更高的金属分散度(约13.8%);催化剂经Mg助剂改性后改善了Ni的电子性能,有助于提高Ni活性组分的加氢活性与稳定性;在温度120℃、压力1 MPa、体积空速1 h^(-1)条件下,针对重整抽余油原料(芳烃体积分数为3%、烯烃体积分数为1%、硫质量分数为10.3 mg/kg),实现烯烃和芳烃的100%脱除,与苯加氢工业催化剂对比,其抽余油加氢稳定时间延长3倍;相比含硫醇原料,吸附能更低的噻吩硫化物更容易被镍活性位吸附,促进形成不可逆的Ni—S共价键,对高镍加氢催化剂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抽余油 镍催化剂 共沉淀 苯加氢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开发及工业试验 被引量:41
9
作者 兰玲 鞠雅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的特点及在玉门炼油厂320kt/a加氢装置上工业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处理玉门高烯烃含量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57.5%)时,原料平均硫含量从320.3μg/g降到59.3μg/g,... 介绍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的特点及在玉门炼油厂320kt/a加氢装置上工业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处理玉门高烯烃含量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57.5%)时,原料平均硫含量从320.3μg/g降到59.3μg/g,脱硫率为81.5%,RON平均损失0.7个单位,配合炼油厂其它汽油调合组分可直接调合硫含量小于50μg/g的满足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加氢脱硫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堆积ZSM-5沸石的合成、改性及其催化烯烃转化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志杰 张城纲 +3 位作者 周宽宇 鞠雅娜 李天舒 葛少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908,共10页
在不添加介孔模板剂的情况下,通过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具有纳米晶堆积形貌的多级结构ZSM-5沸石。通过氨水水热处理、浸渍法引入镧和磷的组合改性方法调变纳米晶堆积HZSM-5沸石的酸性质,进而改善其催化1-己烯异构化和催化重汽油降烯烃的... 在不添加介孔模板剂的情况下,通过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具有纳米晶堆积形貌的多级结构ZSM-5沸石。通过氨水水热处理、浸渍法引入镧和磷的组合改性方法调变纳米晶堆积HZSM-5沸石的酸性质,进而改善其催化1-己烯异构化和催化重汽油降烯烃的性能。结果表明:与HZSM-5沸石相比,采用0.4%质量分数氨水水热处理,负载3%质量分数La2O3和0.5%质量分数磷的方法组合改性HZSM-5后,可以降低沸石的弱酸、强酸和Bronsted酸(B酸)酸量以及B酸和Lewis酸(L酸)的酸量比值,提高中强酸酸量及其比例,体现出优异的烯烃异构化性能;用于1-己烯转化反应,产物中烯烃体积分数仅为1.8%,异构烷烃的质量收率高达44.8%,比工业催化剂高出17.8百分点;在催化重汽油降烯烃反应中,产物中异构烷烃和芳烃体积分数高于工业催化剂,且辛烷值损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催化 ZSM-5 汽油降烯烃 芳构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改质组合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鞠雅娜 梅建国 +3 位作者 兰玲 赵秦峰 钟海军 葛少辉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介绍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改质组合技术(M-PHG)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其配套催化剂,对PHG技术和M-PHG技术进行了中试对比评价,并在40万t/a FCC汽油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标定和稳定运行。结果表明:针对高烯烃FCC汽油原料,在中试... 介绍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改质组合技术(M-PHG)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其配套催化剂,对PHG技术和M-PHG技术进行了中试对比评价,并在40万t/a FCC汽油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标定和稳定运行。结果表明:针对高烯烃FCC汽油原料,在中试条件下,PHG技术和M-PHG技术对原料的脱硫率分别为97.3%,97.0%,烯烃体积分数分别降低9.4,16.9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RON)分别损失2.5,1.8个单位,M-PHG技术使芳烃体积分数增加3.5个百分点;在标定操作条件下,采用M-PHG技术处理后,烯烃体积分数下降15.2个百分点,芳烃体积分数增加2.8个百分点,RON损失1.2个单位,脱硫率、液体收率分别为96.0%,99.1%;实际生产中,含硫量为419.0μg/g的FCC汽油原料经M-PHG技术处理后,轻、重汽油产品含硫量分别为10.7,12.6μg/g,均不大于15μg/g,与轻汽油醚化产品调和后辛烷值损失小于1.5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M-PHG技术 催化剂 加氢脱硫 降烯烃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功研发FCC汽油烯烃择向异构化和芳构化高效双功能催化剂
12
作者 吴志杰 鞠雅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7-827,共1页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清洁燃料研究室汽油加氢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吴志杰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发FCC汽油降烯烃新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可满足国VIB清洁汽油生产中的深度脱硫、大幅降烯烃并保持辛烷值的严苛要求。研究人员基于FCC汽...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清洁燃料研究室汽油加氢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吴志杰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发FCC汽油降烯烃新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可满足国VIB清洁汽油生产中的深度脱硫、大幅降烯烃并保持辛烷值的严苛要求。研究人员基于FCC汽油中烯烃分子临氢转化机理,提出金属中心和酸中心数量和距离精细匹配以实现烯烃择向转化的新思路,开发了无介孔模板剂辅助原位水热合成多级结构ZSM-5沸石分子筛和金属改性沸石分子筛技术,实现了沸石微孔内外的金属定向负载,解决了传统金属浸渍改性沸石分子筛存在的金属物种聚集在分子筛外表面、金属利用率低、容易堵塞孔道等问题,实现了纳米尺寸和亚纳米尺度下催化剂金属活性中心与酸中心距离的精细调控,从而提高了其烯烃异构或芳构择向转化活性及选择性,同时有效减弱了裂化活性和结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降烯烃 沸石分子筛 双功能催化剂 辛烷值 新催化剂 原位水热合成 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鞠雅娜 李天舒 +2 位作者 张然 张雅琳 胡亚琼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6,共6页
以大孔γ-Al_(2)O_(3)为载体,Mo-Ni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考察了拟薄水铝石、胶溶剂、金属活性组元类型、金属原子比对临氢脱砷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脱砷剂活性和长周期稳定性。结果表明:氧化... 以大孔γ-Al_(2)O_(3)为载体,Mo-Ni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考察了拟薄水铝石、胶溶剂、金属活性组元类型、金属原子比对临氢脱砷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脱砷剂活性和长周期稳定性。结果表明:氧化铝孔径分布对脱砷剂性能影响较大,大孔径有利于提高临氢脱砷剂脱砷活性,有机酸作为胶溶剂可显著提高载体大孔比例;适宜的Ni/(Ni+Mo)原子比有利于改善金属分散性,提高催化剂的脱砷活性和脱砷选择性;临氢脱砷剂表现出较好的长周期运行稳定性,综合性能与商品临氢脱砷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重汽油 临氢 选择性 脱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铝比La/ZSM-5分子筛对催化裂化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绍彤 李天舒 +4 位作者 鞠雅娜 李阳 吴培 孙长宇 段爱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分别以硅/铝摩尔比为40、200、300、400的ZSM-5分子筛为载体,以金属镧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催化裂化(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27)Al MAS NM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红外吸... 分别以硅/铝摩尔比为40、200、300、400的ZSM-5分子筛为载体,以金属镧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催化裂化(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27)Al MAS NM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红外吸附(Py-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FCC轻汽油为原料,研究了La/ZSM-5分子筛硅/铝摩尔比变化对异构化/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SM-5硅/铝摩尔比的增加,其酸强度逐渐降低,B酸与L酸酸量比值减小,芳烃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硅/铝摩尔比为200时,Bronsted(B)酸与Lewis(L)酸酸量比值最低,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性能最高;在反应温度380℃、压力1.0 MPa、氢/油体积比100和体积空速1.0 h^(-1)的条件下,La/ZSM-5-200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异构化/芳构化产品与反应原料相比,烯烃体积分数降低32.81百分点,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增加18.24百分点,芳烃体积分数增加到5.97%,辛烷值降低5.38个单位,达成以芳构/异构反应为主的大幅度降烯烃的目标,为京Ⅵ(B)汽油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ZSM-5分子筛 硅/铝摩尔比 异构化 芳构化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吸附脱砷剂的表征及其脱砷机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坤红 鞠雅娜 +6 位作者 兰玲 王飞 冯琪 曹青 葛少辉 肖占敏 周继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4,共7页
以活性炭为基体,以铜镍为活性组分制备吸附脱砷剂,采用FCC汽油为原料,在高空速下对脱砷剂进行失活评价。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脱砷剂的微观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元素的化学... 以活性炭为基体,以铜镍为活性组分制备吸附脱砷剂,采用FCC汽油为原料,在高空速下对脱砷剂进行失活评价。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脱砷剂的微观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分析,深入研究了吸附脱砷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脱砷后活性组分CuO的颗粒粒径明显增加,且活性组分CuO的晶格条纹消失,形成无定形物质;吸附脱砷后砷的存在状态主要以砷氧化物或者含氧有机砷化物的复杂形态存在,少量砷以金属砷化物和单质砷的简单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砷剂 FCC汽油 氧化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国Ⅳ标准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技术
16
作者 鞠雅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1年第6期518-518,共1页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国Ⅳ汽油生产技术集成催化剂、催化剂级配、工艺及开工操作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效破解了高烯烃含量的催化汽油脱硫和辛烷值降低的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国Ⅳ标准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技术...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国Ⅳ汽油生产技术集成催化剂、催化剂级配、工艺及开工操作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效破解了高烯烃含量的催化汽油脱硫和辛烷值降低的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国Ⅳ标准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技术。该技术作为中国石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填补了中国石油生产国Ⅳ清洁汽油的技术空白,可为企业汽油质量升级提供自主技术支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质技术 汽油加氢 催化裂化 标准 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石油 工业应用前景 清洁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玲 鞠雅娜 +3 位作者 金辰 钟海军 刘坤红 吕忠武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氧化铝为载体,钴、钼和镍为活性金属组分,制备了新型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结果表明,与单独加氢脱硫工艺(选用PHG-111加氢脱硫催化剂)相比,采用加氢脱硫-超深度脱硫(选用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组合工艺后,产品...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氧化铝为载体,钴、钼和镍为活性金属组分,制备了新型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结果表明,与单独加氢脱硫工艺(选用PHG-111加氢脱硫催化剂)相比,采用加氢脱硫-超深度脱硫(选用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组合工艺后,产品硫含量由29.5μg/g降至11.9μg/g,烯烃基本不损失,硫醇硫含量下降7.9μg/g,选择性高达98.5%。该催化剂与PHG-111加氢脱硫催化剂有机组合后,可用于生产硫含量低于10μg/g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 硫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