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在壶腹周围病变检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婷 许尔蛟 +3 位作者 郑荣琴 苏中振 鞠金秀 吴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5-779,共5页
【目的】与常规超声和胃肠水对比超声互相作比较,探讨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病变的检出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均行常规超声、GI-US和D-CEUS检查的67例壶腹周围病灶患者共6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的】与常规超声和胃肠水对比超声互相作比较,探讨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病变的检出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均行常规超声、GI-US和D-CEUS检查的67例壶腹周围病灶患者共6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40个为恶性病灶,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癌19个,胆总管下段癌9个,胰头钩突癌6个,壶腹癌6个;29个为良性病灶,包括28个胆总管下段结石和1个十二指肠绒毛管状腺瘤。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活检或胆道镜直视证实。比较以上3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壶腹周围病灶的检出率和病灶清晰显示率。【结果】常规超声、胃肠水对比超声和双重对比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分别为59.42%、95.65%、98.55%,清晰显示率分别为17.39%、60.87%和84.06%。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在病灶检出率和清晰显示率均优于常规超声(P<0.001),双重对比超声造影与胃肠水对比超声相比较,检出病灶能力相当(P=0.619),但病灶清晰显示率则前者优于后者(P=0.006)。【结论】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可提高壶腹周围病变的检出诊断能力及清晰显示病灶的边界,可作为壶腹周围梗阻性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病变 胃肠水对比超声 双重对比超声造影 检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对肝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柳军 贺需旗 +5 位作者 李凯 谭雷 鞠金秀 王珏 郑荣琴 苏中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的影响因素,以获取最佳图像融合效果。方法纳入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肝脏三维超声容积图像,采用基于肝脏血管树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对肝脏右前叶进行图像自动融合。于平静呼气末、平卧位、容积角度9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的影响因素,以获取最佳图像融合效果。方法纳入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肝脏三维超声容积图像,采用基于肝脏血管树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对肝脏右前叶进行图像自动融合。于平静呼气末、平卧位、容积角度90°采集图像,设为对照图像,观察呼吸时相、体位、扫查切面和容积角度对该技术成功率和配准误差的影响。结果对照图像融合成功率达100%(10/10),中位配准误差为1.22mm(0.57-1.88mm);变换呼吸相、容积角度、体位及切面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图像融合成功率,以体位[40.00%(4/10)]和容积角度[30.00%(3/10)]为著(P均〈0.05),变换体位和切面明显提高了中位配准误差[3.01(2.59-4.49)、2.74(1.66-4.30),P均〈0.05]。结论于同一呼吸相、同一体位、相同切面及采集最大容积角度下,三维超声图像融合技术能够获得最佳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成像 三维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