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我国先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鞠继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0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产生。它大体经历了三个认识过程:(1)对人类在天-地-生(人)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2)对生态环境结构的认识;(3)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国 先秦时代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结构 环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故居和墓地考——纪念徐霞客诞生400周年 被引量:1
2
作者 鞠继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1-113,38,共4页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我国明朝末期旅行家、地理学家。他自幼即“蓄五岳志”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他之“蓄五岳志”,不单纯是出于热爱祖国景色壮丽的...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我国明朝末期旅行家、地理学家。他自幼即“蓄五岳志”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他之“蓄五岳志”,不单纯是出于热爱祖国景色壮丽的大好河山,更重要的是“搜刎奇闷。”他说:“昔人志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记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遂欲为崽仑海外之游。”可知,徐霞客“蓄五岳志”,“搜刎”什么“奇闷”了。拿今天的话说,就是要通过野外实地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江阴 故居 徐霞客游记 实地考察 公元 山脉 我国古代 石刻 花岗岩石 马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天地生相互关系观——“三才论”的发展
3
作者 鞠继武 孟尔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6-30,共5页
(一) 人类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与其类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社会所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组成人类生态环境系统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发展、人口增长,出现了全球... (一) 人类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与其类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社会所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组成人类生态环境系统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发展、人口增长,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枯竭及环境恶化等三大突出的危机,即人类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失调的危机。七十年代,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委托有关专家写成的《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EARTH)一书,认为:人类生态环境系统的失调,是“人类的错误行动”引起的;是人类对环境属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失误造成的,也就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和处理好天、地、生相互关系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环境 三才 天地 古代 科学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的商榷
4
作者 鞠继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91-93,共3页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城,关于它的建制沿革及城市变迁,历来有过不少专著加以考证论述。最近,我们又读到了汪永泽等同志合写的《南京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载《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以下简称《南》文)。发现文中有不少涉及到南京历史...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城,关于它的建制沿革及城市变迁,历来有过不少专著加以考证论述。最近,我们又读到了汪永泽等同志合写的《南京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载《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以下简称《南》文)。发现文中有不少涉及到南京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现在把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提出与作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 历史地理 玄武湖 南京城市 商榷 历史名城 问题提出 新石器时代遗址 侏罗纪 古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