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市2003-2007年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靳玉惠 王晓萍 戴冰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对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03-2007年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以发热+头晕+呕吐,发热+头晕,发热为主,分别... 目的对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03-2007年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以发热+头晕+呕吐,发热+头晕,发热为主,分别占23.6%、12.4%和10.9%。普通型占79.66%,暴发型占19.31%,轻型占1.03%,对其中C群病例分型结果显示普通型占81.73%,暴发型占17.31%,轻型占0.97%,C群和所有病例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呕吐、恶心等,构成比均超过50%,布氏征在所有病例和C群病例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出现血白细胞数下降,其中C群流脑占2例,15例出现血中性粒细胞数下降,其中C群流脑占3例;死亡病例有2例出现了血中性粒细胞数下降。结论C群流脑在首发症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并没有发现严重于所有病例;流脑病例中出现了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下降的现象,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不同时期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玉惠 王晓萍 胡中旺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在不同时期的流脑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流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在各县区再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抽样,分别选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成年人进行采样,连续两个年度在不同时期连续监...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在不同时期的流脑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流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在各县区再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抽样,分别选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成年人进行采样,连续两个年度在不同时期连续监测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情况。结果共监测4 090人,A群抗体阳性率为83.7%,GMT为1∶201.4,C群抗体阳性率为72.2%,GMT为1∶178.1;2006/2007年度C群抗体水平比2005/2006年度下降明显。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随着流脑疫情流行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三县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阳性率和GMT高于市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A群抗体水平均高于C群,幼儿园幼儿和成年人A群抗体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C群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接种A+C流脑疫苗后第三年抗体阳性率为55%,GMT为1∶96.6。结论C群流脑作为合肥市的一个新的流行菌群,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A群,且没有达到理想的保护水平。在一个流脑流行季节里随着流行时间的延长,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也在不断的升高。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降低明显,因此应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大年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A+C流脑疫苗的接种率。接种A+C流脑疫苗后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保证免疫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流脑 血清抗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