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物液相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吴江涛 靳晓刚 刘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在单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研制基础上,对质量比分别为95∶5、90∶10和85∶15的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物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温度区间为280~375K,实验结果在包含因子k等于2时的最大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 0%,利用实验数据... 在单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研制基础上,对质量比分别为95∶5、90∶10和85∶15的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物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温度区间为280~375K,实验结果在包含因子k等于2时的最大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 0%,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柴油和碳酸二甲酯液体混合物的Flippov型、Jamieson型和陈则韶型导热系数推算方程,3种推算方程与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小于±0 9%,可以很好地用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清洁燃料汽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瞬态热线法 碳酸二甲酯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热化学储能体系装备与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凌祥 宋丹阳 +3 位作者 陈晓轶 张志浩 靳晓刚 王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7-1796,共20页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被提上日程。为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能持续稳定供能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将储能系统整合至太阳能发电中,将太阳能热量以某种方式存储起来,需要时释...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被提上日程。为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能持续稳定供能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将储能系统整合至太阳能发电中,将太阳能热量以某种方式存储起来,需要时释放,从而使系统能持续运转。其中,热化学储能由于能量密度高,材料能够长期稳定储存与运输等优势,成为储能领域中新兴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热化学储能材料中,基于CaCO_(3)/CaO与Ca(OH)_(2)/CaO体系的钙基热化学储能系统材料安全性高,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十分具有发展潜力。本文对这两种钙基热化学储能体系的原理与材料进行了简单介绍,综述了该领域先进反应器设计与系统集成控制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探讨了目前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钙基热化学储能技术的今后研究与发展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化学储能 CaCO_(3)/CaO Ca(OH)_(2)/CaO 复合材料 反应器设计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加热反应器内Ca(OH)_(2)/CaO热化学储能体系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浩 靳晓刚 +1 位作者 包恒兴 凌祥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7-235,共9页
热化学储能(thermochemical energy storage,TCES)技术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社会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Ca(OH)_(2)/CaO TCES体系因其储能密度较高、环境友好、廉价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建立了一个直接与间接混合加热的固定床反... 热化学储能(thermochemical energy storage,TCES)技术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社会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Ca(OH)_(2)/CaO TCES体系因其储能密度较高、环境友好、廉价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建立了一个直接与间接混合加热的固定床反应器实验平台,进行了空气氛围下的储/释热实验,探究了混合加热反应器内的储热特性与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反应器尺度改善循环性能的可行方案。实验研究表明,采用直接与间接混合加热的方式,使得反应呈现向心推进与逐层推进相结合的形式,增进了储能反应的速率;反应性能随着循环次数增多逐渐下降,5次循环后的储能反应最大转化率降低了5.6%,10次循环相较于5次循环的反应最大转化率降低了3.8%。TG实验与粒径测试结果表明,空气中CO_(2)是造成循环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脱水温度可以有效恢复循环性能,650℃时所提供的过余温度可以有效降低反应物中CaCO_(3)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能 Ca(OH)_(2)/CaO 反应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