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硬石膏岩孔隙结构冻融损伤特性
1
作者 候超 靳晓光 +1 位作者 何杰 方智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8-617,共10页
为研究寒区遭受冻融作用的石膏质岩石的细观和微观孔隙结构损伤特性,以硬石膏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试验,获得硬石膏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孔隙度、孔径和孔喉分布特征;结合分形理论,推导岩石孔径和孔喉分形维数的计算式,探讨冻融循... 为研究寒区遭受冻融作用的石膏质岩石的细观和微观孔隙结构损伤特性,以硬石膏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试验,获得硬石膏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孔隙度、孔径和孔喉分布特征;结合分形理论,推导岩石孔径和孔喉分形维数的计算式,探讨冻融循环作用对硬石膏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不同孔隙结构及孔隙分形维数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对孔隙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孔隙结构类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硬石膏岩的孔径呈“三峰”型分布,随着冻融次数增加,硬石膏岩微孔(孔径r≤0.100μm)、PT-Ⅰ(r∈(0,0.100]μm)孔喉、孔隙分形维数(D_(P))和孔喉分形维数(D_(PT))呈指数型递减,而中孔(r∈(0.100,1.000)μm)、大孔(r≥1.000μm)、PT-Ⅱ(r∈(0.100,4.000]μm)孔喉和孔隙度则呈指数型递增,规模较大的孔隙、规模较小的孔喉以及孔喉分形维数对硬石膏岩孔隙度的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硬石膏岩 孔隙结构 冻融循环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可视化的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多目标优化控制
2
作者 程柳峰 陈亮亮 +3 位作者 靳晓光 伍家驹 郭至城 李志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1,117,共13页
为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振动,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可视化的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搭建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态截断法对该系统进行降阶,以减小状态变量个数,便... 为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振动,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可视化的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搭建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态截断法对该系统进行降阶,以减小状态变量个数,便于控制器设计。接着,设计Luenberger全维状态观测器,将传感器处位移转换为电磁轴承处位移,解决传感器与电磁轴承不同位问题,接下来利用状态反馈解耦法将多变量强耦合的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转化为4个彼此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子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控制系统超调量、调节时间及振动幅值为优化目标,以系统稳定、轴承气隙为约束条件,采用多维可视化法对解耦后子系统的控制器参数进行多目标寻优,得到控制参数P、D的最优可行域。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对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振动,具有稳定性好、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子 状态观测 状态反馈解耦 多维可视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靳晓光 李晓红 +1 位作者 杨春和 张宪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73-1476,共4页
依据隧址区工程地质特征,建立通—渝深埋公路隧道1:1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量测资料,分析了隧道按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动态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屈服接近度、位移和应力特征,以及支护结构钢支撑受力、二次衬砌轴力和弯矩特征... 依据隧址区工程地质特征,建立通—渝深埋公路隧道1:1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量测资料,分析了隧道按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动态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屈服接近度、位移和应力特征,以及支护结构钢支撑受力、二次衬砌轴力和弯矩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质条件和支护条件下,台阶法较全断面法没有明显的优势,为深埋公路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围岩-支护结构(SRSS) 位移 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被引量:29
4
作者 靳晓光 刘伟 +1 位作者 秦峰 王建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2期63-68,共6页
小净距隧道是双洞隧道净距介于连拱隧道与规范要求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最小净距之间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形式。由于隧道净距小,施工时双洞相互影响较大,对隧道围岩特别是中夹岩岩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安全、合理、经济的高速公... 小净距隧道是双洞隧道净距介于连拱隧道与规范要求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最小净距之间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形式。由于隧道净距小,施工时双洞相互影响较大,对隧道围岩特别是中夹岩岩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安全、合理、经济的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净距4.0 m、埋深30.0 m的Ⅰ类同岩段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工程实践,通过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双洞侧壁导坑法、侧壁导坑与上下台阶组合法及双洞上下台阶法三种施工方法施工时隧道围岩破坏接近度、围岩变形位移特征,探讨其优劣和适应性,为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小净距隧道 施工方法 数值仿真 围岩变形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靳晓光 巩丽霞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1,共6页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换成为民办高校实现发展的关键。向治理模式转换是一个旨在改变原有权力配置、重塑行为模式的过程,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力量交错困阻,无法避免。内部治理模式的构建需...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换成为民办高校实现发展的关键。向治理模式转换是一个旨在改变原有权力配置、重塑行为模式的过程,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力量交错困阻,无法避免。内部治理模式的构建需要抓住"民办"、"高教"两个特质,依托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借鉴法人治理结构,以章程建设为途径,以合理设置内外部权力边界、多元共治为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内部治理模式 现代大学制度 多元共治 大学章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郎山和平沟滑坡变形监测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靳晓光 王兰生 李晓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在分析滑坡外貌、地质结构及变形破裂特征的基础上 ,布置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点 (孔 ) ,及时分析、反馈信息 ,研究滑坡影响因素 ,预测滑坡发展趋势。不仅确保了暂住施工人员的安全 ,而且为滑坡治理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滑坡 变形监测 隧道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密集区浅埋分岔隧道优化CD法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7
作者 陈扬勇 王江华 +2 位作者 李强 冉东傲 靳晓光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为揭示建筑物密集区浅埋分岔隧道施工力学效应,依托与白帝城长江大桥隧道锚近接的宝塔坪分岔隧道工程,开展优化CD法施工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循环进尺、先后行洞施工顺序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工况下浅埋分岔隧道施工力学数... 为揭示建筑物密集区浅埋分岔隧道施工力学效应,依托与白帝城长江大桥隧道锚近接的宝塔坪分岔隧道工程,开展优化CD法施工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循环进尺、先后行洞施工顺序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工况下浅埋分岔隧道施工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进尺与围岩变形和建筑物沉降成正相关关系,对围岩应力影响不明显,隧道选择1.0 m~2.0 m的循环进尺较为合理;2)分岔隧道左、右洞的开挖顺序以及两隧道掌子面距离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但对建筑物沉降和围岩应力影响很小,施工时应至少将先行洞开挖40 m后再进行后行隧道的开挖;3)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对围岩变形及建筑物沉降有一定影响,对隧道围岩应力几乎没有影响,隧道开挖进尺60 m后施作二次衬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分岔隧道 施工力学效应 优化CD法 建筑物密集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德育形势调研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靳晓光 李桂荣 郝连儒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5期94-96,共3页
以辽宁省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职生的思想状况和德育现状。调查发现,高职生的求学目的明确,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能够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绝大多数人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多数人具有... 以辽宁省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职生的思想状况和德育现状。调查发现,高职生的求学目的明确,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能够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绝大多数人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多数人具有良好的网络素质和较强的政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德育形势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填土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靳晓光 侯晓鹤 +1 位作者 孙志岗 张浩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57,共7页
探讨了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填土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估算方法,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结合富水填土区轨道交通区间深基坑开挖工程实例,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是引... 探讨了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填土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估算方法,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结合富水填土区轨道交通区间深基坑开挖工程实例,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是引起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方法实用性及可靠性较好,是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一种较好的地面沉降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富水填土区 基坑开挖 渗流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靳晓光 管洪良 《西部交通科技》 2011年第2期53-58,80,共7页
文章以纳黔高速公路叙岭关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迈达斯GTS分析软件,建立了隧道结构及围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位置、大小的顶部溶洞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关键词 顶部溶洞 隧道围岩 稳定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小净距上叠风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11
作者 靳晓光 杨清亭 邱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8,70,共7页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某区间小净距隧道小净距上叠风道施工过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将二维连通地铁小净距双洞隧道近似等效为一个椭圆单洞隧道,求解围岩压力;将计算结果与二维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等效计算模型实际可行;...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某区间小净距隧道小净距上叠风道施工过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将二维连通地铁小净距双洞隧道近似等效为一个椭圆单洞隧道,求解围岩压力;将计算结果与二维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等效计算模型实际可行;建立三维施工数值模型计算风道施工力学效应。通过三维模拟,分别找到在施工过程中应力和位移的4个控制点并分析。结果表明:风道的开挖施工对被风道、区间隧道和风井三向类包围的岩土体有显著影响;推导的二维简化计算模型可用于类似连通小净距隧道的简化计算,尤其小净距隧道的联络通道段;对风道开挖的三维模拟结果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风道上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连通小净距隧道 小净距上叠风道 数值模拟 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支护对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和位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李晓红 李登新 +1 位作者 靳晓光 顾义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软弱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具有异常显著的流变性。基于Poyting-Thomoson模型,对隧道围岩位移进行了粘弹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得出的解析解,结合渝(重庆)沙(长沙)高速公路石龙隧道位移监控量测实践,对初期支护后隧道围岩变形特征量进行... 软弱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具有异常显著的流变性。基于Poyting-Thomoson模型,对隧道围岩位移进行了粘弹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得出的解析解,结合渝(重庆)沙(长沙)高速公路石龙隧道位移监控量测实践,对初期支护后隧道围岩变形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围岩实际位移变化特征。最后通过将支护前后围岩受力状态与单轴和三轴应力状态岩石蠕变进行类比,得知初期支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围岩的最终变形量,可以有效地抑制隧道围岩的变形速率。其结果为确定合理的二次支护时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隧道的施工支护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支护 软岩隧道 粘弹性 围岩稳定性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监测在滑坡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沈军辉 孙宝俊 +1 位作者 靳晓光 蒋永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3-817,共5页
变形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的结构和成因 ,评价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等提供丰富的信息 .综合分析位移监测资料及滑坡地质勘察资料 ,能达到滑坡评价预测的理想效果 .实例分析表明 ,位移监测能准确地确定滑坡的滑面 ,位移速率及位移... 变形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的结构和成因 ,评价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等提供丰富的信息 .综合分析位移监测资料及滑坡地质勘察资料 ,能达到滑坡评价预测的理想效果 .实例分析表明 ,位移监测能准确地确定滑坡的滑面 ,位移速率及位移方式等的空间差异 ,可用于分析滑坡体的结构 ;位移监测资料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可为研究滑坡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 ;将位移监测资料与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起来 ,能更准确地判定斜坡的变形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位移监测 成因 稳定性 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下卧煤层对深埋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晓红 靳晓光 +1 位作者 王宏图 姜德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8-1451,1455,共5页
通过3D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分析某深埋隧道煤系地层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动态施工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下卧煤层(倾角α=35°,厚度h=2.8m)按全陷落法分段开采后隧道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特征,得到了下卧煤层经济安全的禁... 通过3D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分析某深埋隧道煤系地层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动态施工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下卧煤层(倾角α=35°,厚度h=2.8m)按全陷落法分段开采后隧道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特征,得到了下卧煤层经济安全的禁采深度。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系地层隧道建设和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卧煤层 开采 深埋隧道 数值分析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边坡三种失效判据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53
15
作者 陈力华 靳晓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146,共11页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选用的失稳判别标准。通常以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塑性区的贯通性、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作为边坡失稳判据。然而,对这三种判据的适用性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选用的失稳判别标准。通常以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塑性区的贯通性、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作为边坡失稳判据。然而,对这三种判据的适用性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以一般边坡和陡边坡作为算例模型,对比分析三种常用的判据判定安全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对一般边坡三种判据有较好的一致性,陡边坡三种判据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发现:以往用于强度折减法的屈服准则没有考虑拉伸截断,即在强度折减过程中过高的估计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导致三种判据对应的计算结果存在广泛争议的重要原因,并通过计算钟乳石模型的安全系数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因此,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应考虑抗拉强度指标与抗剪强度指标同等地减少,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三种判据的一致性。考虑张拉、剪切破坏的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对强度折减法的改进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边坡 判据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坪隧道初期支护条件下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红 靳晓光 +2 位作者 亢会明 顾义磊 杨新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分析了隧道围岩在不同初期支护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及围岩变形与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围岩类别及断面形状和进尺等因素的相关性 ,为后期初期支护。
关键词 西山坪隧道 初期支护 围岩变形 岩石强度 岩体结构 围岩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水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瑜 李晓红 +1 位作者 卢义玉 靳晓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5-999,共5页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至175m时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在应用上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 分形网络 广义双重介质 三维水力学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志 李勇 靳晓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8,共9页
重庆两江隧道工程拟用隧道的方式构建江底全互通式立交,采用钻爆法施工,共有6处平交、4处近距离立交隧道。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全过程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建成类似工程,提出江... 重庆两江隧道工程拟用隧道的方式构建江底全互通式立交,采用钻爆法施工,共有6处平交、4处近距离立交隧道。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全过程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建成类似工程,提出江底钻爆法隧道间的平交段与近距离重叠立交段的关键设计参数,如:隧道平交段与近距离重叠立交段合理间距。建立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平交段和立交段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组织方案,特别是钻爆法隧道之间的平交和立交施工方案。对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在世界上首创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修建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平交 小净距 连拱 大跨 地下立交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綦江铁矿尾矿库加高扩容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志涛 靳晓光 +1 位作者 李亚勇 王洪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为研究尾矿库加高扩容以及浸润线升高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重庆綦江铁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瑞典条分法分别计算现有尾矿库及其加高扩容后在正常水位及洪水位状态下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尾矿库在正常水位及洪水位状态下安全... 为研究尾矿库加高扩容以及浸润线升高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重庆綦江铁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瑞典条分法分别计算现有尾矿库及其加高扩容后在正常水位及洪水位状态下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尾矿库在正常水位及洪水位状态下安全系数分别为1.90、1.63,均大于规范所规定的最小安全系数1.1,洪水位状态下安全系数较正常水位降低14.21%;尾矿库加高扩容后在2种水位下安全系数分别为1.27、1.17,尾矿库加高扩容引起安全系数降低。尾矿库加高扩容及浸润线高度升高,导致尾矿库安全系数有较大降低,几乎没有安全储备,滑动面深度及滑体半径有显著增大。因此,建议尾矿库加高扩容后应控制尾矿库浸润线位置,同时增强保护措施,加强监测管理,规范运行,防止尾矿库发生垮塌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浸润线 瑞典条分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结构三轴压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杰 靳晓光 张永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使用MTS-815液压伺服系统对隧道衬砌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当压缩蠕变强度达到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85%时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分析了隧道衬砌混凝土三轴压缩蠕变变形的特点,确定采用摩尔-库仑准则和Burgers模型串联组合而... 使用MTS-815液压伺服系统对隧道衬砌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当压缩蠕变强度达到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85%时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分析了隧道衬砌混凝土三轴压缩蠕变变形的特点,确定采用摩尔-库仑准则和Burgers模型串联组合而成的黏弹塑性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衬砌混凝土的蠕变特性。组合模型的黏弹性状态与Burgers模型一致,塑性状态与Mohr-Coulomb模型一致,它不仅能够反映衬砌结构蠕变的全过程,且能模拟材料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解决了典型Burgers蠕变模型只能描述黏弹性蠕变的缺陷。同时也研究了三轴试验条件下组合蠕变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得到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蠕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结构 三轴蠕变试验 蠕变模型 蠕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