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响带观测的加筋土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幼常 靳少卫 +2 位作者 宋亮 毛爱民 刘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观测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范围,采用特制的一侧透明的拉拔盒,共对6种不同级配的粗粒土分别完成了4种法向压力下的拉拔试验。通过预埋于土中用大头针尖制作并包裹于导线皮中的位移观测点,直接观测了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拉拔引起的土... 为了观测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范围,采用特制的一侧透明的拉拔盒,共对6种不同级配的粗粒土分别完成了4种法向压力下的拉拔试验。通过预埋于土中用大头针尖制作并包裹于导线皮中的位移观测点,直接观测了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拉拔引起的土粒位移,发现格栅的拉拔会带动其上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土体发生移动,这个范围称之为加筋影响带。试验发现平均粒径d_(50)>0.83 mm的粗粒土中,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厚度δ与试样的法向压力没有关联,主要与土粒级配有关,当d_(50)<1.05 mm时,δ随d_(50)的增大有较显著的增加;而当d_(50)>1.05 mm后,这种趋势明显减缓;特别是当d_(50)>1.65 mm后,二者呈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基于这一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加筋影响带的加筋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称影响带法。在这一方法中,认为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相当于增加了加筋影响带内土的黏聚力,而内摩擦角不变。从而将加筋土坡简化为成层土坡,使计算大为简化。而计算得到的加筋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在加筋层距不大于0.6 m,且格栅抗拉强度大于20 k N/m时,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影响带 土工格栅 拉拔试验 位移观测 加筋土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法分析加筋土坡的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申俊敏 靳少卫 胡幼常 《交通科技》 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采用强度折减法对高20m、边坡坡率1∶1、加筋层间距0.6m的土工格栅加筋土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强度折减法的特点、滑动面形状、以及计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与Bishop法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强度折减法用于加筋土坡稳定性计算的合理性,... 采用强度折减法对高20m、边坡坡率1∶1、加筋层间距0.6m的土工格栅加筋土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强度折减法的特点、滑动面形状、以及计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与Bishop法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强度折减法用于加筋土坡稳定性计算的合理性,阐述了上述加筋土坡稳定安全系数Fs与边坡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关系。结果表明,Fs与边坡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分别近似呈线性增长的关系。当φ不变时,c越小,则提高c值带来的Fs增长率越高,特别是当φ≥30°时更加明显;而当c不变时,φ越小,则提高φ值带来的Fs增长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坡 稳定性分析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纳米强化处理对混凝土变形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柳 顾凯文 +1 位作者 靳少卫 敖清文 《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121-124,130,共5页
文中采用纳米强化技术对再生骨料预处理,研究纳米强化技术(水玻璃、纳米CaCO 3和纳米SiO 2)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干燥收缩、自收缩和徐变)影响;并利用压汞法分析混凝土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纳米SiO 2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变形性能效果最佳... 文中采用纳米强化技术对再生骨料预处理,研究纳米强化技术(水玻璃、纳米CaCO 3和纳米SiO 2)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干燥收缩、自收缩和徐变)影响;并利用压汞法分析混凝土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纳米SiO 2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变形性能效果最佳,纳米CaCO 3次之,水玻璃效果最差。纳米强化处理可降低再生混凝土孔隙率,优化混凝土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强化技术 再生粗骨料 变形性能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