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迅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孙放远(译)
-
机构
不详
吉林大学文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4,共4页
-
文摘
鲁迅辛辣讽刺的语言大都令人恐怖。说到冷嘲,笔锋所及,论敌都必须有经受刺骨之寒的心理准备。今年春天,日本杂志登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要骗人》(原稿为日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四月号日本《改造》月刊,后由作者译成中文发表,收入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译者注)。
-
关键词
鲁迅论
心理准备
《改造》
杂文集
日本
讽刺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蔡元培眼中的鲁迅与传记材料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马宁(译)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
文摘
作为概括鲁迅其人与文学,蔡元培写在《鲁迅全集》卷头的序言是最为出色的。蔡元培是鲁迅的同乡也是其学长。他是最早正确掌握作为修养的德意志观念论的人。在思想史方面,由于他的理想主义晚于由严复倡导传人本土的英国经验论,因此在清末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但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身为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他所导入教育界的人格主义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
关键词
《鲁迅全集》
蔡元培
材料
传记
理想主义
辛亥革命
大学校长
教育总长
-
分类号
I210.1
[文学—中国文学]
G40-092.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鲁迅杂记Ⅰ(之三)(1946~1956)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宋扬(译)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1,37,共5页
-
-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杂记
家族制度
中国
《死魂灵》
果戈理
强迫观念
屠格涅夫
-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杂记Ⅰ(之四)(1946~1956)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宋扬(译)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5,共8页
-
-
关键词
鲁迅
江南水师学堂
杂记
外国作家
二十世纪
浙江绍兴
突发事件
文学家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鲁迅杂记Ⅰ(之二)(1946~1956)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宋扬(译)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6,80,共6页
-
-
关键词
《鲁迅全集》
杂记
《两地书》
许广平
小学生
先生
小说
愤懑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日本中国研究者的战争责任
- 6
-
-
作者
靳丛林(译)
刘娟(译)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不详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45,共5页
-
文摘
译者的话:这是六十一年前丸山昇先生发表在日本"鲁迅研究会"会报《鲁迅研究》第27号(1960年8月27日)上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理解"丸山鲁迅",认知日本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友好态度都至关重要。1960年,日本民间特别是进步知识界曾兴起过一次敦促本国政府恢复与中国邦交的舆论热潮,他们在讨论中指出,正视日本的战争责任是日中友好的基础。
-
关键词
鲁迅研究会
日中友好
丸山昇
知识界
战争
责任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杂记Ⅰ(之一)(1946~1956)
- 7
-
-
作者
竹内好
靳丛林(译)
宋扬(译)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82,共10页
-
-
关键词
鲁迅
文学评论
自责心理
民主主义
回忆录
-
分类号
I210.9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