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迁的悲剧心理与《史记》的悲剧美 被引量:2
1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9期48-50,共3页
司马迁身处西汉盛世,积极进取却身受腐刑,惨痛的遭遇、悲剧的命运使他具有浓重的悲剧心理。因而他把自己满腔悲愤都倾注在那些失败的英雄人物身上,通过这些英雄的毁灭来向世人展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关键词 司马迁 腐刑 悲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项羽形象的悲剧美 被引量:1
2
作者 霍雅娟 张明岭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把不同时期的人物事迹贯穿起来,展示了我国三千年的兴衰历史。作品中的人物身份不一,性格各异,但总的看,《史记》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英雄气质和悲剧性质。“《史记》中的悲剧人物大多是有理想、有目标...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把不同时期的人物事迹贯穿起来,展示了我国三千年的兴衰历史。作品中的人物身份不一,性格各异,但总的看,《史记》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英雄气质和悲剧性质。“《史记》中的悲剧人物大多是有理想、有目标,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他们对历史的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或者至少曾经对当时社会有某种震动,对后世产生过某种影响。”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描写最成功的悲剧英雄人物,具有崇高的悲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英雄 悲壮 震撼 悲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记》强烈的抒情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6-18,共3页
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不仅因其以独创的“纪传体”记载悠悠千载的中华历史而傲立史林,后世无与争锋,也因其以“史诗性底笔峰,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底旋律”,表现出浪漫的激情、激烈的壮怀和满纸的幽愤震憾,... 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不仅因其以独创的“纪传体”记载悠悠千载的中华历史而傲立史林,后世无与争锋,也因其以“史诗性底笔峰,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底旋律”,表现出浪漫的激情、激烈的壮怀和满纸的幽愤震憾,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抒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赤峰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233-234,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学科,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同时,赤峰学院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科发展同国内先进高校发展差距极大,并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面对这些实际,要走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困境,这...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学科,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同时,赤峰学院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科发展同国内先进高校发展差距极大,并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面对这些实际,要走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应用型 创新型 古代文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间乐府到文人乐府的华彩转身——论“三曹”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5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三曹"是中国诗坛上声名显赫的父子兵。他们以独具特色的乐府诗创作,引领了建安文学的繁荣,为中国五言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三曹"诗歌继承了汉代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经验,再经过改造、创新... "三曹"是中国诗坛上声名显赫的父子兵。他们以独具特色的乐府诗创作,引领了建安文学的繁荣,为中国五言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三曹"诗歌继承了汉代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经验,再经过改造、创新,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他们"缘事而发"却更见慷慨悲壮、刚健雄放;"感于哀乐"却更见情浓意切、细致深婉;言志讽时更重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曹 乐府诗 刚健雄放 情浓意切 辞采华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操早期图治理念的现代启示——以《对酒歌》《度关山》为例
6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曹操诗歌无论是写政治理想,还是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离乱现实,都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眼光——这是他与建安时期其他诗人显著不同之处。曹操早期创作的两篇乐府诗《度关山》《对酒》,就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治国理想:... 曹操诗歌无论是写政治理想,还是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离乱现实,都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眼光——这是他与建安时期其他诗人显著不同之处。曹操早期创作的两篇乐府诗《度关山》《对酒》,就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治国理想:君明臣贤、尊民固本;严明法纪、廓清吏治;提倡仁礼、除残去秽;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反对奢侈、倡行节约。这种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度关山》 《对酒》 图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道意象的文化解读——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7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30-131,共2页
蜀道自古以来就以山势险峻、羊肠一线、壁立千仞、飞栈连云著称。在古今文人笔下,蜀道的艰险高危被敷衍得淋漓尽致",蜀道"也就常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笔下道路难行、仕途险仄的代名词。中国古典诗歌从屈原确立了楚辞"比物类... 蜀道自古以来就以山势险峻、羊肠一线、壁立千仞、飞栈连云著称。在古今文人笔下,蜀道的艰险高危被敷衍得淋漓尽致",蜀道"也就常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笔下道路难行、仕途险仄的代名词。中国古典诗歌从屈原确立了楚辞"比物类志为之颂"的比兴体系及"发愤以抒情"的文学传统之后,文人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的传统就一直传承下来,文人笔下的"蜀道"也就不仅仅是自然景物,其中还有深刻的文化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意象 比物类志 发愤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羽悲剧的现代启示
8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19-20,共2页
项羽是位英雄,但不是一个政治家。在推翻强秦时功不可没,但却难以承担建立统一王朝的重任。究其原因在于他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他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及取得领导权的强烈愿望;缺乏健康的心态、沉稳的性格、宽广豁达的胸襟;不能知人... 项羽是位英雄,但不是一个政治家。在推翻强秦时功不可没,但却难以承担建立统一王朝的重任。究其原因在于他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他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及取得领导权的强烈愿望;缺乏健康的心态、沉稳的性格、宽广豁达的胸襟;不能知人善任,举贤任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领导素质 政治侏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白的月亮诗看其豪放飘逸的诗风
9
作者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1,76,共2页
李白诗歌的总体风格前人概括为“豪放飘逸”,其写景诗尤其是咏月诗最能体现这种诗风。李白的咏月诗想象力超旷飘逸。
关键词 飘逸 豪放 诗风 月亮 总体风格 李白诗歌 咏月诗 写景诗 想象力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氓》与《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10
作者 霍雅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部作品 ,尽管产生的时间、地域不同 ,但其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方面体现出的深刻的悲剧美打动着古今无数读者 ;两个主人公的性格 ,也分别具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而其悲剧性的结尾 ,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
关键词 《氓》 《孔雀东南飞》 悲剧美 性格 主题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与美育
11
作者 李晓红 霍雅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大凡名篇佳作无不蕴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超人的智慧和博大的胸襟。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通过审美活动,以鲜明具体的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使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