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11年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关文池 霍西茜 +6 位作者 白雪珂 刘佳敏 李静 郑昕 李希 张海波 蒋立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 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对每年数据相应加权,以评估东部农村整体ACEI/ARB使用率和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家医院的2760例AMI病历,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组2679例,指南Ⅱa类推荐组81例。2001、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58.9%,68.3%和70.9%(趋势P值<0.01),呈上升趋势;指南Ⅱa类推荐患者为26.0%,53.2%和40.7%(趋势P值>0.05),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42,95%CI 1.13~1.80)、高血压(OR=2.20,95%CI 1.69~2.85)、入院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OR=1.78,95%CI 1.43~2.22)、左室射血分数≤40%(OR=3.95,95%CI 2.12~7.33)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均P<0.01);就诊于教学医院的患者ACEI/ARB使用率高于非教学医院就诊的患者(OR=3.82,95%CI 1.56~9.38,P<0.01)。结论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东部农村AMI住院患者中,Ⅰ类指征人群ACEI/ARB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Ⅱa类人群中无明显变化。ACEI/ARB临床应用与指南推荐仍存在差距。应采取措施提高ACEI/ARB使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1年东部城市地区医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特征、诊疗过程和结果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希 白雪珂 +6 位作者 王思铭 杜雪 胡爽 霍西茜 李静 郑昕 蒋立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10-316,共7页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性别差异是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水平有关,以及这些差异在发达地区随10年经济发展是否发生变化.方法 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从我国东部13省的城市地区医院获得2001、200...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性别差异是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水平有关,以及这些差异在发达地区随10年经济发展是否发生变化.方法 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从我国东部13省的城市地区医院获得2001、2006、2011年因STEMI住院患者的代表性样本,并对病历进行集中式信息提取,分析患者特征、临床诊疗和院内结局的性别差异.结果 在4742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30.5%,10年来无明显变化.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68岁增长至2011年的71岁(P=0.003),而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64岁降至2011年的61岁(P=0.029).在无禁忌证的患者中,不论是总体的再灌注治疗(48.7%比61.7%,P<0.01),还是单独的直接经皮介入治疗(PCI)(22.1%比31.9%,P<0.01),女性的治疗比例都明显低于男性.同样,女性患者接受非直接PCI(14.8%比20.2%,P<0.01)和冠脉造影(34.1%比49.0%,P<0.01)的比例也低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风险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4.2%比6.6%,P<0.01),且这一情况10年来持续存在.结论 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城市地区,女性STEMI患者相比于男性接受循证治疗的比例更低,预后更差,且10年来无明显改善.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针对性的医疗公平性改善策略,另一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预后性别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急性心肌梗死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2001、2006、2011年β受体阻滞剂早期使用变化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华 张海波 +3 位作者 白雪珂 霍西茜 刘佳敏 蒋立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69-73,共5页
目的评价2001~2011年中国中西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入院24 h内)适宜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住院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趋势并探讨其使用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利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首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中西部城市地... 目的评价2001~2011年中国中西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入院24 h内)适宜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住院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趋势并探讨其使用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利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首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中西部城市地区协作医院,然后根据研究要求,选取2001、2006、2011年住院病历,利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研究病历,进行中心性数据提取。利用加权计算方法评估中西部城市医院总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结果 705例β受体阻滞剂早期使用绝对适宜人群纳入研究。2001、2006、2011年,β受体阻滞剂在入院24 h内的使用率分别为55.5%、74.6%和62.6%(趋势P值=0.5927)。入院时有胸部不适症状(OR值为2.22,95%CI:1.21~4.08)的患者更倾向于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结论我国中西部城市地区医院,入院后24 h内适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AMI患者中,2001~2011年整体使用显著不足,且无改善趋势,亟需采取措施,加强医生对指南的理解及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肌梗死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