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根In掺杂的n-ZnO纳米线/p^+-Si异质结的紫外电致发光
被引量:
1
1
作者
霍海滨
杨卫全
+2 位作者
戴伦
马仁敏
秦国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In0.1Ga0.9N衬底上生长出In掺杂的n-ZnO纳米线阵列。电学输运测量得到单根n-ZnO纳米线的电阻率为0.001Ωcm,比同样方法在GaN衬底上生长的ZnO纳米线低约20倍。这个结果表明来自于In0.1Ga0.9N衬底中的In原子在高...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In0.1Ga0.9N衬底上生长出In掺杂的n-ZnO纳米线阵列。电学输运测量得到单根n-ZnO纳米线的电阻率为0.001Ωcm,比同样方法在GaN衬底上生长的ZnO纳米线低约20倍。这个结果表明来自于In0.1Ga0.9N衬底中的In原子在高温生长过程中可能被掺入ZnO纳米线。制备成功单根n-ZnO纳米线/p+-Si异质结构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特性。室温下电致发光光谱中可以看到一个窄的ZnO激子峰(约380nm)和一个中心位于700nm的来自Si衬底表面自然氧化硅发光中心的发光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氧化锌纳米线
硅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根In掺杂的n-ZnO纳米线/p^+-Si异质结的紫外电致发光
被引量:
1
1
作者
霍海滨
杨卫全
戴伦
马仁敏
秦国刚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921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6037,10574008,60476023)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In0.1Ga0.9N衬底上生长出In掺杂的n-ZnO纳米线阵列。电学输运测量得到单根n-ZnO纳米线的电阻率为0.001Ωcm,比同样方法在GaN衬底上生长的ZnO纳米线低约20倍。这个结果表明来自于In0.1Ga0.9N衬底中的In原子在高温生长过程中可能被掺入ZnO纳米线。制备成功单根n-ZnO纳米线/p+-Si异质结构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特性。室温下电致发光光谱中可以看到一个窄的ZnO激子峰(约380nm)和一个中心位于700nm的来自Si衬底表面自然氧化硅发光中心的发光峰。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氧化锌纳米线
硅
异质结
Keywords
electroluminescence
ZnO single nanowire
silicon
heterostructure
分类号
O472.3 [理学—半导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根In掺杂的n-ZnO纳米线/p^+-Si异质结的紫外电致发光
霍海滨
杨卫全
戴伦
马仁敏
秦国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