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解中小学通学型潮汐式拥堵的服务区划研究
1
作者 冯霄 董晓 霍小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城市潮汐式拥堵已成为各大城市最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而城市中小学“通学”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通勤”叠加,加剧了城市交通潮汐式拥堵现象,目前研究多聚焦在缓解“通勤”交通拥堵,而忽略了“通学”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缓解城市潮汐... 城市潮汐式拥堵已成为各大城市最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而城市中小学“通学”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通勤”叠加,加剧了城市交通潮汐式拥堵现象,目前研究多聚焦在缓解“通勤”交通拥堵,而忽略了“通学”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缓解城市潮汐式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环境的宜居品质,从中小学服务区划角度研究缓解“通学”引起的交通问题势在必行。在对西安市大量中小学进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为案例,运用SPSS相关分析对多个致堵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基于GIS平台,通过交通可达性分析、基于路网的服务区分析、缓冲区分析及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分析现状道路在不同速度下的可达性,评价中小学空间布局现状,提出中小学服务范围区划方法。研究发现:在综合考虑中小学规模的基础上,将基于路径的服务区划方法与泰森多边形相结合进行服务区划分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区域中小学的可达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城区的中小学服务范围划分提供参考,对缓解城市通学型潮汐式拥堵,促进城市高效低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学 中小学 GIS 服务范围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霍小平 葛翠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针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分析了建筑热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室内外热环境的实际测试及主观调查,阐明了建筑物夏季热环境现状。根据典型条件下不同楼层和朝向室内温度的实测数据结果,剖析了引起室内过热的原因,总结了建筑防热及“内... 针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分析了建筑热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室内外热环境的实际测试及主观调查,阐明了建筑物夏季热环境现状。根据典型条件下不同楼层和朝向室内温度的实测数据结果,剖析了引起室内过热的原因,总结了建筑防热及“内”与“外”结合、“用”与“防”结合的原则,同时提出屋顶隔热、窗户遮阳、地面绿化、通风降温等解决和改善建筑热环境的措施。最后指出利用建筑自身及生态化技术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热环境 热压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市场意识下的住区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霍小平 乔怡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1-85,共5页
通过对市场经济规律和特性的分析,揭示了市场意识与住区文化的关系,总结了住区文化的本土性、传承性、融合性、时代性、滞缓性等基本特征。应用人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市场调研方法,剖析了影响住区文化表现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研究表明:居... 通过对市场经济规律和特性的分析,揭示了市场意识与住区文化的关系,总结了住区文化的本土性、传承性、融合性、时代性、滞缓性等基本特征。应用人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市场调研方法,剖析了影响住区文化表现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研究表明:居住环境、户型设计、规划形态、建筑风格等作为物质形态对住区文化环境有着决定性作用。结合环境学理论和艺术设计原理,并通过实例从模仿与再现、传承与保留、描述与意象、积淀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营造住区文化环境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强调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市场意识对塑造住区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意识 住宅 住区文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霍小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在分析近年来城市住区绿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住区绿化应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联系、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为目的,提出了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用生态学与建筑学理论,结合住区热环境实测资料,剖析了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的生态作用和景... 在分析近年来城市住区绿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住区绿化应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联系、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为目的,提出了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用生态学与建筑学理论,结合住区热环境实测资料,剖析了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价值.从住区外部环境到建筑单体的各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住区绿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和物种选择、合理的地面铺装搭配及一定的水体景观对改善住区热物理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并针对住区绿地、道路、广场及建筑单体绿化体系,提出了具有技术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后得出要通过尽量减少硬化地面、加强住区立体绿化、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措施,以改善住区小气候,创造舒适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绿地 道路 广场 屋顶 外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霍小平 王农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6-41,共6页
从渗透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力学及美学概念 ,分析了多层、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 .基于对建筑结构造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分析了渗透于设计之中结构的力学概念和美学概念 ,提出了结构造型概念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 从渗透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力学及美学概念 ,分析了多层、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 .基于对建筑结构造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分析了渗透于设计之中结构的力学概念和美学概念 ,提出了结构造型概念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设计构思和结构宏观体系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美学 力学 结构造型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建筑理论与现代校园设计的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霍小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年第7期23-25,共3页
从环境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基址选择、群体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特征和生态因子,在研究现代教育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现代校园设计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 从环境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基址选择、群体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特征和生态因子,在研究现代教育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现代校园设计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校园 环境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居住行为与城市住区规划 被引量:1
7
作者 霍小平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3-46,共4页
从西部城镇居住行为模式出发 ,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居住心理演变和对未来居住条件的需求 ,展望了西部城市住区发展的趋势 ,并提出了城市住区规划与设计的思路 .
关键词 城市住区 规划设计 西部城镇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式光伏最佳水平倾角及朝向的模拟分析——以宁夏银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子东 霍小平 +1 位作者 贺生云 尹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0-706,共7页
光伏组件在与建筑一体化系统中往往只能以固定形式存在,因此需要考虑在固定状态下的最佳水平倾角及朝向,使光伏在全年周期内的总发电量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接受太阳辐射的特点,明确了影响光伏发电量的辐射因素.其次通过气候分析软... 光伏组件在与建筑一体化系统中往往只能以固定形式存在,因此需要考虑在固定状态下的最佳水平倾角及朝向,使光伏在全年周期内的总发电量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接受太阳辐射的特点,明确了影响光伏发电量的辐射因素.其次通过气候分析软件Weather Tool分析了宁夏银川地区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在全年周期内的规律,并用建筑物理环境模拟分析软件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模拟分析了银川地区不同水平倾角及朝向的光电板全年发电量情况,得出了银川地区光伏最佳水平倾角区间及朝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一体化建筑 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固定式光伏组件 最佳水平倾角及朝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街建筑声环境的研究与改善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敬源 张琳 霍小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临街建筑的声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深受关注又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中国中等城市实际车流量和道路情况,从理论上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场模型,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交通干道临街建筑,作详细的噪声同步测量.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 临街建筑的声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深受关注又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中国中等城市实际车流量和道路情况,从理论上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场模型,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交通干道临街建筑,作详细的噪声同步测量.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临街建筑噪声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临街建筑声环境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街建筑 交通噪声 直达声 混响声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
10
作者 霍小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年第7期19-23,共5页
基于高层建筑创作过程中对结构造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阐述了渗透于其中的力学和美学概念,分析了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从高层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等方面,讨论了建筑空间与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常用结构... 基于高层建筑创作过程中对结构造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阐述了渗透于其中的力学和美学概念,分析了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从高层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等方面,讨论了建筑空间与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常用结构体系的建筑特征及其应用措施,探索了正确处理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之间矛盾的规律。提出了高层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设计构思和结构宏观体系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构思 力学 关学 结构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酸碱变色纺织品的制备及变色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霍小平 范晖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3,28,共3页
以溴百里酚蓝(BTB)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制备了一种酸碱变色纺织品.在环境由酸性向碱性变化的过程中,吸收光谱及Lab值表明BTB溶液与染色织物存在由黄至绿再到蓝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其变色机理是分子的异构化;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BTB分子... 以溴百里酚蓝(BTB)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制备了一种酸碱变色纺织品.在环境由酸性向碱性变化的过程中,吸收光谱及Lab值表明BTB溶液与染色织物存在由黄至绿再到蓝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其变色机理是分子的异构化;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BTB分子与织物间亲和力较弱,色牢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变色 溴百里酚蓝 变色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双向模拟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禹江 王社良 +1 位作者 赵均海 霍小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62,共13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EC—RAC)基本材性、构件等试验结果,设计并制作了一缩尺比例为1:4的3层含有多种类再生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双向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得到了该框架结构模型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结... 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EC—RAC)基本材性、构件等试验结果,设计并制作了一缩尺比例为1:4的3层含有多种类再生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双向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得到了该框架结构模型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结构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层间位移角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C—RAC相较于普通RAC能够较好的控制裂缝的出现与发展,从而改善结构的延性,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随着地震烈度的逐渐增加,结构损伤累积,自振频率逐渐降低、阻尼比逐渐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亦逐渐降低、位移幅值逐渐增大,同时位移幅值的曲线形式与结构第一振型相近,表明结构振动时以第一振型为主;模型经历了七度多遇至八度罕遇各地震作用后,层间位移角均未超过规范中所规定的1/50,上述试验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RAC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完全满足规范中的要求。最后,参考《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文献,同时考虑各阶段试验现象,建立了能够应用于实际RAC结构震后破坏等级定量评估的5级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性能增强 框架结构 双向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破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丹凤 胡汉楚 霍小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FD疗效可靠、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帕罗西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鞣废水的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存海 霍小平 杨军胜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49,共3页
应用絮凝技术将铬鞣废水中的铬、纤维素、角蛋白等杂质经处理后转入污泥而沉淀,所得的净化水测其金属离子的含量,并与配制铬鞣剂用水比较,各项指标非常接近,因此,净化水可用于配制铬鞣剂。将废水回收利用,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使铬鞣... 应用絮凝技术将铬鞣废水中的铬、纤维素、角蛋白等杂质经处理后转入污泥而沉淀,所得的净化水测其金属离子的含量,并与配制铬鞣剂用水比较,各项指标非常接近,因此,净化水可用于配制铬鞣剂。将废水回收利用,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使铬鞣废水达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鞣废水 絮凝剂 净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原胶-蒙脱土新型复合材料的保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宗成 王蕾 +3 位作者 王登武 霍小平 张永明 李仲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807-4808,共2页
[目的]获得一种基于黄原胶-蒙脱土的新型复合保水剂材料。[方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使黄原胶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将所得聚合物进一步与蒙脱土复合制备出目标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特... [目的]获得一种基于黄原胶-蒙脱土的新型复合保水剂材料。[方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使黄原胶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将所得聚合物进一步与蒙脱土复合制备出目标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特征基团进行表征,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微观结构。[结果]在50℃条件下,单独使用该复合材料8 h后保水率为53.7%,而与沙土混合后的保水率为65.2%。[结论]该保水剂具有显著抑制水分挥发的能力,且在沙土中恒温条件下的保水能力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蒙脱土 复合材料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鞣污泥的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存海 霍小平 +1 位作者 杨军胜 张雪艳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7-50,共4页
针对温州皮革厂的铬鞣污泥,首先采用相转移的方法使铬由固相转入液相,然后利用絮凝法去除液相中的有机杂质,最后将回收铬液浓缩为铬鞣剂,应用于皮革鞣制。鞣制的羊蓝湿革达到了市售铬鞣剂鞣制的同等水平,从而实现了铬鞣污泥的资源化。
关键词 铬鞣污泥 废水 絮凝剂 铬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娟 刘加平 霍小平 《华中建筑》 2011年第8期124-12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堙灭的威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堙灭的威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现有的山地民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传统民居 建筑形态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民居宏村的可继承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丽丽 霍小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通过探究徽州民居宏村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使人们能够从多层次欣赏、体味、感知宏村的艺术美学价值,推动城市建筑的中国特色发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整体风貌的环境观、街巷及公共场所的空间观、民居建筑的审美... 通过探究徽州民居宏村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使人们能够从多层次欣赏、体味、感知宏村的艺术美学价值,推动城市建筑的中国特色发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整体风貌的环境观、街巷及公共场所的空间观、民居建筑的审美观3个方面揭示了徽州民居宏村的人居环境和艺术美学价值及感知方法。从可继承性发展的视角诠释了徽州民居宏村内自然与物质环境,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对全面认知和保护传统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传统民居 宏村 环境特征 空间特质 美学价值 可继承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乡村自保温多孔砖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凌 李锐 +1 位作者 武彤曦 霍小平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4期102-106,123,共6页
自保温墙体作为一种适应于乡村推广的节能技术,其热工性能主要取决于自保温墙材的性能。以标准为导向,以自保温多孔砖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法、热分析模拟法、理论计算法对适应于关中乡村使用的自保温多孔砖的热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研... 自保温墙体作为一种适应于乡村推广的节能技术,其热工性能主要取决于自保温墙材的性能。以标准为导向,以自保温多孔砖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法、热分析模拟法、理论计算法对适应于关中乡村使用的自保温多孔砖的热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自保温多孔砖孔洞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时,应结合孔洞的排列方式,重点考虑垂直于热流面的矩形孔数量、矩形孔长宽比以及孔洞数量这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孔洞率及孔洞排数为辅助参数进行配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乡村 自保温多孔砖 热性能 优化设计 多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乡村建筑的生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娟 霍小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以秦巴山区乡村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进行探索,在满足当地村民住宅的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基本需求上,满足使用者更高一级的需求;同时提出生态化设计原则,采用适应地貌环境、适合农耕生产的建筑形式以及节能的... 以秦巴山区乡村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进行探索,在满足当地村民住宅的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基本需求上,满足使用者更高一级的需求;同时提出生态化设计原则,采用适应地貌环境、适合农耕生产的建筑形式以及节能的建造技术,使住宅舒适、美观。通过现状调研,剖析当地民居建设的经验与不足,归纳山区乡村建筑生态化的特征,提出考虑地理适应性、建筑适合性和技术适宜性角度的建筑生态化营造方法,该方法可为其他相似地区生态民居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生态设计 秦巴山区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