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胃尼龙袋法测定10种饲料过瘤胃淀粉量和淀粉瘤胃降解率 被引量:12
1
作者 霍小凯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王建平 郭同军 李喜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3-15,共3页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阉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大麦、麸皮、玉米、玉米DDGS、苹果粕、大豆皮、豆粕、苜蓿干草、青贮饲料、羊草等10种饲料原料中淀粉的瘤胃降解率和过瘤胃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阉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大麦、麸皮、玉米、玉米DDGS、苹果粕、大豆皮、豆粕、苜蓿干草、青贮饲料、羊草等10种饲料原料中淀粉的瘤胃降解率和过瘤胃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饲料的过瘤胃淀粉量依次为60.37、17.98、216.23、9.23、14.18、6.13、18.22、8.11、3.78g/kg和2.77g/kg;其淀粉瘤胃降解率依次为90.57%、92.32%、64.37%、78.95%、84.18%、86.30%、70.93%、66.43%、72.19%和65.08%。总之,大麦等能量饲料的过瘤胃淀粉含量较高,苜蓿等粗饲料的过瘤胃淀粉含量较低,副产品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过瘤胃淀粉含量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淀粉 瘤胃降解率 饲料 尼龙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在适应热应激过程中机体产生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霍小凯 王加启 +4 位作者 卜登攀 王建平 郭同军 刘开朗 雒秋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8-110,共3页
当外界环境的温度超过奶牛机体的热适温区时,细胞和组织及新陈代谢都会发生变化,机体对热应激反应的防御系统被激活,表现为开始储存热量、迅速增加蒸发散热。如果持续高温,内分泌系统将会做出一定的调节,促使动物适应这种变化。作者主... 当外界环境的温度超过奶牛机体的热适温区时,细胞和组织及新陈代谢都会发生变化,机体对热应激反应的防御系统被激活,表现为开始储存热量、迅速增加蒸发散热。如果持续高温,内分泌系统将会做出一定的调节,促使动物适应这种变化。作者主要阐述了在热应激产生的过程中,奶牛细胞内热应激蛋白,内分泌及能量代谢发生的一些变化,并简述了奶牛对热应激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能量代谢 内分泌变化 热应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和脂肪对奶牛能量负平衡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霍小凯 王加启 +2 位作者 卜登攀 王建平 雒秋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75-78,共4页
作者简述了奶牛能量负平衡产生的原因、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主要从淀粉和脂肪补充能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有关淀粉和脂肪的互补作用,探讨如何对奶牛进行有效的能量补充,为生产中使用淀粉和脂肪减缓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的影响提供理论... 作者简述了奶牛能量负平衡产生的原因、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主要从淀粉和脂肪补充能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有关淀粉和脂肪的互补作用,探讨如何对奶牛进行有效的能量补充,为生产中使用淀粉和脂肪减缓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能量负平衡 淀粉 脂肪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霍小凯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王建平 郭同军 陈木真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研究了四种不同风速对处于中度热应激下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产奶量、胎次、体重和泌乳日龄相近的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组4头,分别处于四种不同的风速。结果显示: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随着风速的提高,... 研究了四种不同风速对处于中度热应激下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产奶量、胎次、体重和泌乳日龄相近的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组4头,分别处于四种不同的风速。结果显示: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随着风速的提高,乳产量、固体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产量以及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而乳脂率和脂蛋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提高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的泌乳性能、干物质采食量和脂蛋比均有积极的作用,在此条件下D处理组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生产性能 热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8 位作者 李发弟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魏宏阳 周凌云 梁建光 王光文 袁耀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研究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1.5%和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 研究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1.5%和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1.5%与3%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乳脂和总固体产量,3%脂肪组显著高于1.5%脂肪组和对照组(P〈0.05),1.5%脂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饱和脂肪酸对DMI无影响,净能和粗脂肪采食量随脂肪添加量而呈线性增加(P〈0.01)。3%和1.5%脂肪组分别比对照组净能转化率提高5.69%和6.04%;粗蛋白转化率分别提高8.48%和6.20%,体重和体况三组间无差异。血液中NEFA含量,3%脂肪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胆固醇、BHBA、胰岛素三组间无差异。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维持能量平衡,对能量代谢、采食量、体重和体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能量代谢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Ⅲ.碳水化合物营养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李宗付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3,共9页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对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各组分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淀粉的消化特性;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中...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对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各组分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淀粉的消化特性;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中性洗涤纤维在饲料中的含量及对消化的影响;饲料的物理特性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指标;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都有较多研究。作者综述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与营养,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奶牛、肉牛及其他反刍动物饲料原料的研究进展。今后,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作用机理、调控机制及体内的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将在饲料资源利用效果方面进行多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营养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同军 王加启 +5 位作者 王建平 霍小凯 卜登攀 魏宏阳 周凌云 刘开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4,共6页
当前人们对瘤胃中微生物的认识只有10%~20%,不断改进研究技术和手段,才能大大推动瘤胃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作者阐述了瘤胃微生物传统定量方法(滚管计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和分子生物学定量方法,如探针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DGG... 当前人们对瘤胃中微生物的认识只有10%~20%,不断改进研究技术和手段,才能大大推动瘤胃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作者阐述了瘤胃微生物传统定量方法(滚管计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和分子生物学定量方法,如探针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DGGE、定量PCR和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等的应用状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滚管计数法 最大或然数法 Real—Time PCR 流式细胞计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6 位作者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梁建光 王光文 袁耀明 李发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8期70-73,共4页
为探讨上海地区季节性变化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采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基础产奶量数据共17284牛次,分析季节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1和2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高,7、8、9和10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低,... 为探讨上海地区季节性变化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采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基础产奶量数据共17284牛次,分析季节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1和2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高,7、8、9和10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低,其他月份居中;10、8、7和9月份4个自然月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其中9月份最低,而其他各月份差异不明显;奶牛分娩后不同泌乳月份产奶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3、4、1、5、6、7、8、9、10和大于10个月龄。季节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明显影响,应根据季节制定不同的饲养管理任务和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同时建议对奶牛的DHI记录也应考虑季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奶牛 产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同军 王加启 +6 位作者 卜登攀 刘开朗 李旦 栾绍宇 邓露芳 霍小凯 国卫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为阐述维吉尼亚霉素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数量进而改变瘤胃发酵参数奠定基础。试验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肉牛(559.4 kg±30.1 kg)进行重复交叉试验设计,维吉尼...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为阐述维吉尼亚霉素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数量进而改变瘤胃发酵参数奠定基础。试验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肉牛(559.4 kg±30.1 kg)进行重复交叉试验设计,维吉尼亚霉素添加量为30 mg/kg精料(干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维吉尼亚霉素对淀粉降解菌和蛋白降解菌有抑制作用(P<0.01);维吉尼亚霉素能提高瘤胃pH(P<0.05)和瘤胃氨氮的利用程度(P<0.01);维吉尼亚霉素对L-乳酸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304)。维吉尼亚霉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不大(P=0.864)。因此,认为维吉尼亚霉素通过对淀粉降解菌和蛋白降解菌的选择性抑制,使得L-乳酸含量出现差别,进而改变瘤胃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尼亚霉素 肉牛 亨氏滚管计数法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及瘤胃消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5 位作者 李发弟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魏宏阳 周凌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随着人们对脂肪营养和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种脂肪产品用于高产奶牛生产中,大量试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具有影响,作者综述了日粮脂肪在瘤胃内的代谢、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脂肪酸、干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 随着人们对脂肪营养和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种脂肪产品用于高产奶牛生产中,大量试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具有影响,作者综述了日粮脂肪在瘤胃内的代谢、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脂肪酸、干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奶牛 采食量 瘤胃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