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干德彪 李军涛 +4 位作者 刘冰 段军燕 张博 贾宗翰 霍会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BAD患者3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97例和非END组22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D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SII对BAD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hs-CRP、中性粒细胞、SII显著高于非END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1.134,95%CI:1.050~1.226,P=0.001)、hs-CRP(OR=1.131,95%CI:1.024~1.249,P=0.015)、SII(OR=1.001,95%CI:1.001~1.002,P=0.003)为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I预测BAD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660,显著优于入院NIHSS评分和hs-CRP(P<0.05)。结论炎症指数SII是BAD患者发生END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SII对BAD患者发生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神经功能恶化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霍会永 赵现 +5 位作者 曹凌 李军涛 刘冰 王慧娟 刘运平 冯社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减重步行训练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霍会永 赵现 +2 位作者 曹凌 曹妍 李军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7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A组(发病1周内)和B组(发病1~2周),两组分别从发病1周和2周开始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的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量...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A组(发病1周内)和B组(发病1~2周),两组分别从发病1周和2周开始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的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结果经过同时程的康复训练,发病1周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水平的程度总体优于发病2周组(P<0.05),恢复速度也较发病1周组快。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减重步行训练 Fugl-Meyer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在冀南地区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军涛 王伊龙 +2 位作者 于进洪 曹凌 霍会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6,共2页
分别采用Kappa系数、Cronbach’sα系数,Rankin量表、“准金标准”的相关分析,标化效应(SES)评价冀南地区脑卒中患者信度,辨别效度、效标效度及敏感度。结果随访发病后60例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Kappa值、Cronbach'sα系数均〉0.8... 分别采用Kappa系数、Cronbach’sα系数,Rankin量表、“准金标准”的相关分析,标化效应(SES)评价冀南地区脑卒中患者信度,辨别效度、效标效度及敏感度。结果随访发病后60例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Kappa值、Cronbach'sα系数均〉0.8;Rankinl—Rankin4组Rankin得分逐渐下降,其中精力、家庭角色、活动能力、自理、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劳动的Rankin平均得分在4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社会角色”与“视力”领域外,其余各领域均与相应效标有较好相关性(r=0.37~0.89,P〈0.01);除情绪、个性外,其他领域SES均〉0.5。认为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在冀南地区轻、中度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生存质量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军涛 霍会永 +5 位作者 曹凌 赵现 曹妍 刘冰 薛靖 林勉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进展性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1次/d,连用7~21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进展性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1次/d,连用7~21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ESS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涛 赵现 +1 位作者 霍会永 曹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CIMT进行步行能力的恢复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6周后使用简式Fugl-Meyer量表、功能...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CIMT进行步行能力的恢复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6周后使用简式Fugl-Meyer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等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强制运动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军涛 赵现 +2 位作者 霍会永 曹凌 袁志岭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用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量表)、行走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量表、FAC、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均<0.05),且观察组训练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训练后(P均<0.05)。结论 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减重步行训练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介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玲 郭艳苏 +3 位作者 许蕾 任爱兵 霍会永 李春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DK5)表达的特征,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DK5及p35/ p25的表达特征。结果:对照组豚... 目的:研究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DK5)表达的特征,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DK5及p35/ p25的表达特征。结果:对照组豚鼠脊髓运动神经元CDK5及p35/p25主要在细胞核及细胞膜下表达,胞质着色淡;注射牛脊髓前角匀浆而无肢体瘫痪的豚鼠,脊髓运动神经元CDK5及p35/p25表达在数量上增加,强度上增强;有明显肢体瘫痪的豚鼠CDK5及p35/p2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部分胞质内无着色。结论:CDK5及p35/ p25在神经元胞质内的易位表达,在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灰质病 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 p35/p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刘冰 霍会永 +5 位作者 冯社军 曹凌 赵现 曹妍 王如科 李军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究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Tizanidine(20μmol/L)处理24 h;另一组用DMSO处理为对照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 目的探究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Tizanidine(20μmol/L)处理24 h;另一组用DMSO处理为对照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CCK8增殖实验表明Tizanidine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P<0.05);Transwell结果说明Tizanidine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迁移和侵袭(P<0.05);流式凋亡结果分析显示经无血清凋亡诱导后,经Tizanidine处理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过Tizanidine处理的U251细胞,细胞的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和Active Caspase3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5),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均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PI3K/AKT信号通路的下游蛋白P70、Cyclin D1的表达也相应下调(P<0.05)。结论 Tizanidine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其凋亡,这有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ANIDINE U251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刘冰 霍会永 +6 位作者 冯社军 曹凌 赵现 曹妍 薛靖 王如科 李军涛 《安徽医学》 2018年第7期773-77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10μmol/L UNBS5162处理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为实验组,二甲基亚砜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10μmol/L UNBS5162处理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为实验组,二甲基亚砜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UNBS5162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均低于对照组[(18±5)个比(32±2)个,P<0.05;(30±2)个比(78±4)个,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提高[(24.46±2.03)%比(5.75±0.74)%,P<0.05],且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抑制,其下游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5)。结论 UNBS5162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UNBS5162可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BS5162 脑胶质瘤细胞 增殖抑制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