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灵菇不同栽培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霍云凤 王振河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4-614,645,共2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2个白灵菇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酶谱相似系数计算了菌株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结果显示:12个菌株共检出50条酶带,9种酶带类型,表明白灵菇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布呈多态性。采用不加...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2个白灵菇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酶谱相似系数计算了菌株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结果显示:12个菌株共检出50条酶带,9种酶带类型,表明白灵菇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布呈多态性。采用不加权平均法对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从树状图反映出12个菌株被分成2大类,类间和类内菌株遗传变异程度不同,但总体上12个供试菌株的遗传变异并不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栽培菌株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病致病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霍云凤 娄国强 王振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3-1164,1166,共3页
通过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 tichumgloeosporioides)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分析,明确了在苹果炭疽病菌的致病过程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漆酶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各类酶的动态变化显示,首先起作用的是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漆酶,参与了... 通过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 tichumgloeosporioides)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分析,明确了在苹果炭疽病菌的致病过程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漆酶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各类酶的动态变化显示,首先起作用的是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漆酶,参与了病害的扩展;病健处各类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各类酶在病健处的酶活最大,是引起病斑扩展的主要因素。苹果病果中漆酶的存在,说明在苹果组织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芳香酸衍生物及抗坏血酸等底物能够诱导炭疽病菌产生漆酶、漆酶对这些物质的氧化加速了苹果组织的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炭疽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栽培废料等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申进文 沈阿林 +1 位作者 张玉亭 霍云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1-636,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施有机肥(CK)、施用平菇栽培废料(T1)、施用干腐熟牛粪(T2)和烘干鸡粪(T3)在种植黄瓜01-50 d内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4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入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为烘干鸡粪〉平...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施有机肥(CK)、施用平菇栽培废料(T1)、施用干腐熟牛粪(T2)和烘干鸡粪(T3)在种植黄瓜01-50 d内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4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入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为烘干鸡粪〉平菇栽培废料〉干腐熟牛粪〉对照;对活性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为平菇栽培废料〉烘干鸡粪〉干腐熟牛粪〉对照;施用平菇栽培废料的土壤中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施用干腐熟牛粪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质显著相关。用平菇栽培废料做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平菇栽培废料 活性有机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内不同绿化树种片林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振威 孙丽 +1 位作者 马杰 霍云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2-823,825,共3页
通过实地观测,研究了校园内不同树种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①片林内主要环境因子光照度、紫外辐射辐照度、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的日变化曲线与对照点相似,只有水汽压的日变化曲线与对照点不同;②3种片林都具有遮光、减弱紫外线、降温、增... 通过实地观测,研究了校园内不同树种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①片林内主要环境因子光照度、紫外辐射辐照度、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的日变化曲线与对照点相似,只有水汽压的日变化曲线与对照点不同;②3种片林都具有遮光、减弱紫外线、降温、增湿效应。3种中紫叶李片林的生态效应最明显,其遮光率、紫外线平均减弱率、地表温度平均降温率、气温平均降温率、平均增湿效应都最大,分别为90.5%、88.7%、12.9%、11.2%、21.7%;杨树片林次之;石榴片林生态效应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 片林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细菌对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雪亮 霍云凤 单长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5-1386,共2页
将从黄瓜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连续回接到黄瓜体内,提高黄瓜内生细菌的含量,并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经盆栽和田间试验,6种内生细菌混合液的防治效果与甲基托布津的相当;3种内生细菌混合液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温室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菌菌核形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陆宁海 吴利民 +3 位作者 郎剑锋 霍云凤 石红利 石明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6-78,共3页
研究了小麦纹枯病菌在不同光照、温度、培养基条件下菌核数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可以形成菌核,但是形成菌核数量有差异。小麦纹枯病菌在24 h光照(即G24)条件下产生的菌核数量最多,其次是光照12 h... 研究了小麦纹枯病菌在不同光照、温度、培养基条件下菌核数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可以形成菌核,但是形成菌核数量有差异。小麦纹枯病菌在24 h光照(即G24)条件下产生的菌核数量最多,其次是光照12 h,而在全黑暗(即G0)的条件下产生的菌核数量较少。小麦纹枯病菌在15-35℃条件下都可以形成菌核,且在15-30℃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菌核数量也在增加,而在高于30℃的条件下形成的菌核数量在减少;小麦纹枯病菌在25-30℃条件下最有利于形成菌核且数量较多。最适合小麦纹枯病菌形成菌核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菌核 光照 温度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草能对不同棉花品种安全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扬帆 霍云凤 吕文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4-1924,1947,共2页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了盖草能对不同棉花品种的安全性和幼苗生长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春矮早种根、种芽安全性较高;高抗5号种根、种芽安全性较低,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422、豫棉13种根、种芽的安全性居中。盖草能在40μg/kg的推荐浓度...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了盖草能对不同棉花品种的安全性和幼苗生长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春矮早种根、种芽安全性较高;高抗5号种根、种芽安全性较低,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422、豫棉13种根、种芽的安全性居中。盖草能在40μg/kg的推荐浓度下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的长度、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422棉花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对比较好,对幼苗生长较为有利;高抗5号差些,对幼苗生长相对不利;对春矮早、豫棉13号幼苗生长的影响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盖草能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