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榆升白片预防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霍丽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79-79,93,共2页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88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丙型肝炎患者同...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88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加服利巴韦林300~400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300mg/次,3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检查血常规1次,观察4周。同时观察地榆升白片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8%(16/46),对照组为88.1%(37/4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轻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30.4%(14/46),对照组为47.8%(22/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需要干扰素减量的中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4.3%(2/46),对照组为21.4%(9/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需要停止干扰素治疗的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4.2%(6/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所致骨髓抑制,效果显著,且价廉、方便,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升白片 预防 干扰素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玉卓 杨乐 +2 位作者 翟玉峰 张怀宏 霍丽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另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8周,观察临床症状体...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另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8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行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水减轻、下肢水肿缓解、纳差消失、乏力减轻及腹胀缓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各检测指标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升高而CD8+细胞比例降低,炎性因子、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及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干细胞移植 T淋巴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珊 霍丽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700-3702,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TACE术,观察组接受阿德福韦酯联合TACE术治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评估疗效,分别于术前、术后1 a检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统计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1 a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观察组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a,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 a,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TACE术治疗HBV相关性肝癌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eAg转阴,降低HBV DNA水平,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酯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功能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霍丽亚 王富玉 《国医论坛》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早期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 临床观察 降糖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得安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霍丽亚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5期636-637,共2页
目的:探讨心得安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治疗缓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得安开始20mg/天,每隔1~3... 目的:探讨心得安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治疗缓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得安开始20mg/天,每隔1~3天增加原剂量的50%,最大至120mg/天或原有心率下降约20%~25%或心率不低于55次/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3片,口服,3次/天。观察并记录有无黑便、呕血、大便隐血试验,凡出现上述现象均表示有再出血,停止观察,住院治疗,无出血现象随访2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2.2%,再出血后死亡发生率8.3%,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为47.6%,再出血后死亡发生率为3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6%,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得安联合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且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得安 复方丹参片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和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观察
6
作者 霍丽亚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4期539-540,共2页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方法:62例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30例,生长抑素组32例。联合组应用垂...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方法:62例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30例,生长抑素组32例。联合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3U/分,及硝酸甘油注射液30μg/分,维持静滴,出血停止24小时后减半量继续维持24小时,若无出血可停药;生长抑素组应用生长抑素注射液首剂250μg缓慢静注,随后以250μg/h持续静滴,出血停止24小时后停药。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联合组止血有效率为80.0%,生长抑素组止血有效率为84.4%,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均慢输液速度后缓解。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少。与生长抑素长抑素相比无明显差异,且价格便宜,药源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治疗学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富玉 霍丽亚 《国医论坛》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抗生素 黄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