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机翼加筋壁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霍世慧 王富生 +1 位作者 王佩艳 岳珠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3-427,共5页
利用工程及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加筋壁板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分析发现:在有限元计算中模型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分析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计算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加筋壁板稳定性,将结果与工程计算结果比... 利用工程及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加筋壁板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分析发现:在有限元计算中模型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分析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计算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加筋壁板稳定性,将结果与工程计算结果比较,得到一种有限元分析稳定性中较合适的模型及边界条件。同时运用论证的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分析了相同横截面积下,不同桁条设计方案的壁板整体稳定性,结果显示桁条横截面设计对加筋壁板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壁板 稳定性 边界条件 桁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近似法在二维非结构动网格生成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霍世慧 王富生 岳珠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7-182,共6页
通过控制网格质量改进弹簧近似法,并将其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基于弹簧近似法的非结构动网格随着模型边界旋转角度的增加网格质量逐渐下降;在发生相同旋转角度时,改进弹簧近似法生成网格的质量较传统方法有了较大... 通过控制网格质量改进弹簧近似法,并将其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基于弹簧近似法的非结构动网格随着模型边界旋转角度的增加网格质量逐渐下降;在发生相同旋转角度时,改进弹簧近似法生成网格的质量较传统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善;传统弹簧近似法模型边界最大旋转角度为13°左右,改进方法可达到27°,较大地提高了网格的变形能力。最后,运用改进的弹簧近似法对二维翼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方法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实际数值模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动网格 弹簧近似法 最大旋转角度 网格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开孔补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霍世慧 王富生 岳珠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0-583,共4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分别分析了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板在无孔、开孔及开孔补强后的稳定性问题。在开孔复合材料板稳定性分析中,讨论了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的影响;在补强中,分别选取不同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研究补强参数对板稳... 运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分别分析了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板在无孔、开孔及开孔补强后的稳定性问题。在开孔复合材料板稳定性分析中,讨论了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的影响;在补强中,分别选取不同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研究补强参数对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孔降低了复合材料板的稳定性,通过补强可提高其稳定性;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对复合材料板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补强参数随开孔孔径和开孔位置改变而改变,且对复合材料板的稳定性有所影响;补强后板的稳定性要好于无孔复合材料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稳定性 临界荷载 开口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富生 张钧然 +1 位作者 霍世慧 岳珠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121,共5页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分析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稳定性,并对不同加筋方式下壁板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补强提高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壁板的稳定性,但往往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加筋改善其稳...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分析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稳定性,并对不同加筋方式下壁板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补强提高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壁板的稳定性,但往往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加筋改善其稳定性;加筋复合材料壁板稳定性较原有模型有较大提高;加筋大开口复合材料壁板屈曲特征值随筋条距开口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其屈曲分界线均位于筋条布置处;纵筋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一阶屈曲特征值为2.13,而横筋只达到1.08;纵筋布置对复合材料壁板稳定性影响明显高于横筋布置,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适当增加纵筋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壁板 补强 大开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机翼刚心轴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永朋 霍世慧 +2 位作者 华林 王富生 岳珠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9-82,共4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复合材料机翼中刚心轴线的位置。建立一系列的复合材料机翼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刚心轴线位置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布、展弦比和后掠角的变化对机翼刚心轴线位置有较大的影响,前后梁的位置、铺层形...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复合材料机翼中刚心轴线的位置。建立一系列的复合材料机翼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刚心轴线位置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布、展弦比和后掠角的变化对机翼刚心轴线位置有较大的影响,前后梁的位置、铺层形式、铺层比例和铺层顺序的变化对机翼刚心轴线位置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将为复合材料机翼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刚心轴线 展弦比 后掠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疲劳寿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凭 李斌 +2 位作者 高玉闪 霍世慧 王振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7,I0002,共17页
再生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热-机械疲劳失效严重影响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疲劳分析在内壁损伤机理研究、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要回顾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热-机械疲劳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 再生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热-机械疲劳失效严重影响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疲劳分析在内壁损伤机理研究、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要回顾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热-机械疲劳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材料本构关系、热-力响应计算和疲劳寿命模型,对比梳理已有方法,讨论其特点及应用。基于研究进展与工程需求,从全服役周期瞬态载荷环境、材料本构关系、热-机械损伤模型及验证、基体与涂/镀层耦合失效分析和基于有限数据的工程方法等方面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 再生冷却推力室 热-机械失效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舱温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核研究
7
作者 王富生 刘洋 +1 位作者 霍世慧 岳珠峰 《航空计算技术》 2010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通过编写飞机舱温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对有关文献的舱温实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考核研究,结果表明:要使得到的样条逼近函数的误差最小,应合理选取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分段数和样条次数。如若不然,在样条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段计算得到样... 通过编写飞机舱温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对有关文献的舱温实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考核研究,结果表明:要使得到的样条逼近函数的误差最小,应合理选取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分段数和样条次数。如若不然,在样条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段计算得到样条逼近函数的误差可能要比在整个区间上不分段时得到的误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温 数据预处理 样条函数 误差 分段数 样条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性铜合金颈缩后力学响应工程修正方法
8
作者 张凭 李斌 +3 位作者 高玉闪 王振 姜薇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大量采用延性铜合金,严苛载荷导致其普遍工作于大塑性变形状态。由于无法有效处理拉伸试验颈缩后数据,传统工程强度分析所用材料本构无法充分反映出材料的真实承载能力。针对某延性铜合金开展常温单轴拉伸试验,并从工... 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大量采用延性铜合金,严苛载荷导致其普遍工作于大塑性变形状态。由于无法有效处理拉伸试验颈缩后数据,传统工程强度分析所用材料本构无法充分反映出材料的真实承载能力。针对某延性铜合金开展常温单轴拉伸试验,并从工程强度分析的角度提出通用修正函数与参数拟合原则,随后通过有限元颈缩仿真拟合得到加权因子w=0.75和指数修正因子n=2.4。研究表明,有限元颈缩仿真的载荷-位移响应对模型参数和网格具有收敛性,指数修正方法可更好地描述铜合金试件颈缩后响应,选取n=2.4可得到偏保守的材料性能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延性 颈缩 应力-应变曲线 单轴拉伸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开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林辉 霍世慧 汪帮耀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8,共4页
在高温环境下对开孔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压缩性能试验及其损伤的有限元分析,将得到的压缩强度进行比较,两者相差3.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由有限元损伤分析,得到了各铺层角的具体失效损伤图。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压缩有限... 在高温环境下对开孔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压缩性能试验及其损伤的有限元分析,将得到的压缩强度进行比较,两者相差3.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由有限元损伤分析,得到了各铺层角的具体失效损伤图。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压缩有限元损伤分析,能够很好地得到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压缩过程中的损伤扩展和最终破坏,并最终预测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失效模式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高温环境 开孔压缩 损伤分析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液体晃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阳林辉 邓晓涛 霍世慧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5-79,共5页
利用有限体积法研究液体晃动行为,对二维和三维矩形储液容器液体晃动进行分析,得到液体晃动平均动能时间曲线、瞬时压力图和瞬时速度矢量图等。二维矩形容器的结果与线性解析解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将方法扩展到三维矩形容器的情形,得到液... 利用有限体积法研究液体晃动行为,对二维和三维矩形储液容器液体晃动进行分析,得到液体晃动平均动能时间曲线、瞬时压力图和瞬时速度矢量图等。二维矩形容器的结果与线性解析解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将方法扩展到三维矩形容器的情形,得到液体晃动平均动能时间曲线、瞬时压力图和瞬时速度矢量图,并模拟出液体晃动的行波和驻波现象。有限元体积法能分析压力分布图和平均动能曲线,压力分布图能评估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平均动能曲线可以评估液体晃动噪声水平,对结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 液体晃动 平均动能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U-E密封结构重复使用性能数值分析
11
作者 姜薇 李晨 +2 位作者 霍世慧 杨全洁 周肖宇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密封结构工作在严苛的力热耦合环境中,其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和棘轮应变累积效应会显著影响密封环的回弹能力和疲劳寿命。基于统一黏塑性理论对其循环使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采用Chaboche非线性随动硬化和饱和型各向同... 液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密封结构工作在严苛的力热耦合环境中,其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和棘轮应变累积效应会显著影响密封环的回弹能力和疲劳寿命。基于统一黏塑性理论对其循环使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采用Chaboche非线性随动硬化和饱和型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共同描述密封环基体材料的循环力学行为,分析了密封环经历8次循环使用过程中主副密封唇宏观接触合力的演化规律和局部塑性应变累积部位的损伤进程。结果表明:副密封经历循环力热载荷作用后,由于叠加了显著的棘轮应变,残余塑性应变和累积塑性应变远高于主密封,导致其回弹能力衰减快于主密封且疲劳寿命短于主密封,在重复使用过程中不能发挥冗余设计作用。此外,提高的介质压力和预紧力不足均会导致塑性应变的加速累积,进而影响密封环的循环压缩回弹性能和疲劳寿命,应在装配过程中注意控制预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金属密封 重复使用 压缩回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推力室机架快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霍世慧 袁军社 +1 位作者 徐学军 杨飒 《火箭推进》 CAS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针对双推力室发动机机架结构开展快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包括模型参数化和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2种不同工况机架实体和简化模型结构分析结果比较,验证了采用梁单元和MPC单元简化模型进行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自编程序直接生成包含机架结构... 针对双推力室发动机机架结构开展快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包括模型参数化和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2种不同工况机架实体和简化模型结构分析结果比较,验证了采用梁单元和MPC单元简化模型进行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自编程序直接生成包含机架结构布局和尺寸参数信息的有限元模型文件,解决了传统参数化设计中建模精度和时间对优化设计的制约问题。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机架结构布局和轻质化优化设计,机架结构在满足各项约束条件下重量发生明显下降,优化设计收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双推力室机架 参数化建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液离心轮非接触式模态特性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世慧 黄道琼 +2 位作者 黄红 任武 宣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9,41,共6页
针对浸液离心轮结构,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模态特性识别技术,给出浸液介质对离心轮湿模态影响的量化表征。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实现结构测点拾振,并在浸液结构中充分考虑不同介质引起的激光折射效应,采用LMS模态分析系统实现模态特... 针对浸液离心轮结构,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模态特性识别技术,给出浸液介质对离心轮湿模态影响的量化表征。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实现结构测点拾振,并在浸液结构中充分考虑不同介质引起的激光折射效应,采用LMS模态分析系统实现模态特性识别。非接触式模态特性识别技术获得的离心轮模态特性与常规成熟加速度传感器测试结果保持很好的一致性,该项识别技术能够很好地运用于浸液结构模态特性识别。开展离心轮在水和液氧模拟介质下模态特性测试,浸液介质导致结构频率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不同阶次上的影响可以保持很好的一致性,不同液位浸液介质对结构模态特性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液离心轮 湿模态 模态特性识别 非接触式测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S形波纹管内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霍世慧 许红卫 +1 位作者 朱卫平 袁喆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4期66-71,共6页
针对增强S形波纹管,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给出内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数值分析方法获得波纹管轴向刚度,由最小轴向刚度确定结构弯曲刚度。然后,基于内压作用下薄壁圆柱壳轴线控制方程和弯曲过程波纹管结构几何关系,... 针对增强S形波纹管,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给出内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数值分析方法获得波纹管轴向刚度,由最小轴向刚度确定结构弯曲刚度。然后,基于内压作用下薄壁圆柱壳轴线控制方程和弯曲过程波纹管结构几何关系,获得摇摆过程边界影响系数的选取方法。最后,基于Euler公式并参考EJMA规范,给出增强S形波纹管稳定性临界内压分析方法,方法综合考虑材料弹塑性、内压和边界影响系数等因素,较真实反映波纹管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增强S形波纹管结构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S形波纹管 稳定性 柱失稳 临界内压 边界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对接焊管道振动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帅 林磊 +6 位作者 杜大华 左敦桂 余伟炜 陈明亚 徐德城 曹宇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3期90-97,共8页
振动引起的管道疲劳失效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故障模式之一,研究小尺寸管道焊缝的振动疲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振动疲劳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幅下1Cr18Ni9Ti不锈钢管道对接焊缝的振动疲劳寿命。随着应力幅的降低,振动疲劳寿命分散性... 振动引起的管道疲劳失效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故障模式之一,研究小尺寸管道焊缝的振动疲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振动疲劳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幅下1Cr18Ni9Ti不锈钢管道对接焊缝的振动疲劳寿命。随着应力幅的降低,振动疲劳寿命分散性呈增大趋势。基于成组法和升降法获取了焊接管件的中值S-N曲线和设计S-N曲线,低应力下焊接管件疲劳寿命高于ASME标准给出的允许疲劳寿命。研究了薄壁管道振动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特征,疲劳裂纹均在对接焊缝外壁焊趾萌生,裂纹扩展寿命在总疲劳寿命中所占比重较小。焊接管件振动疲劳S-N曲线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动强度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对接焊缝 振动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三轴向虚拟振动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帅 曹亚文 +4 位作者 邓长华 穆朋刚 霍世慧 李斌潮 薛杰 《火箭推进》 CAS 2018年第6期68-74,共7页
振动试验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可靠性评估和力学环境适应性验证的重要内容。相比单轴振动试验,三轴向振动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产品的实际受力状态。开展三轴向虚拟振动试验研究,对于预示发动机动态响应,指导结构设计优化,以及研究修... 振动试验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可靠性评估和力学环境适应性验证的重要内容。相比单轴振动试验,三轴向振动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产品的实际受力状态。开展三轴向虚拟振动试验研究,对于预示发动机动态响应,指导结构设计优化,以及研究修改单轴向振动试验输入谱以适用于三轴向振动试验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振动问题,利用三轴向振动台的控制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技术,逆向构建了某三轴向振动台的虚拟振动试验系统。基于Patran有限元平台将某型号产品和振动台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动力学建模,以发动机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试验条件作为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载荷边界,利用Nastran进行三轴向振动问题求解。通过与实际的振动试验结果的对比和修正,获得精确的三轴向振动台和产品仿真模型、精确控制方法等,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振动响应预示、薄弱环节识别提供虚拟试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三轴向振动台 正弦振动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宝锋 金路 +2 位作者 王晓锋 陈晖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内非定常流体力主要通过流体—壳体以及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两条传递途径激励壳体发生振动,对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造成威胁。为获得流体激励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建立了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响应...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内非定常流体力主要通过流体—壳体以及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两条传递途径激励壳体发生振动,对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造成威胁。为获得流体激励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建立了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响应定量预测方法,利用发动机热试车结果对预测方法的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不同途径下涡轮泵壳体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涡轮泵流体激励壳体振动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壳体振动响应主导频率及幅值,主频幅值误差小于13.85%;壳体的最大振动能量源自于泵内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与壳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壳体途径是涡轮泵流体激励壳体振动的主要来源,其引起的壳体振动响应幅值相比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传递途径大2个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离心泵 流体激振 壳体振动 传递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接头的焊接热过程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成凯 霍世慧 刘永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在热弹塑性理论和AWS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典型接头的焊接热过程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接、横向搭接和纵向搭接结构的温度变化、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得到了焊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数据。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在焊缝与母材接合... 在热弹塑性理论和AWS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典型接头的焊接热过程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接、横向搭接和纵向搭接结构的温度变化、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得到了焊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数据。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在焊缝与母材接合处呈现最大值并向两侧对称分布,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呈现“双峰”,横向搭接板在两侧焊缝以不同方案进行焊接时的残余应力分布表现不同,焊接结构的变形量在焊缝方向小于焊缝垂直方向。掌握焊接热过程后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和变形情况为对典型接头的后续强度研究和疲劳断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热过程 数值仿真 试验研究 焊接接头 热弹塑性理论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电解扩孔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长进 刘嘉 +2 位作者 王文昭 谢和瑞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内腔采用台阶式深长孔结构,需将长度424 mm的深孔直径由φ71.8 mm扩孔至φ89 mm,采用常规机械加工,存在刀具易振颤、散热条件差等难题,加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提出一种工件旋转、阴极可调整式随动进给电解... 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内腔采用台阶式深长孔结构,需将长度424 mm的深孔直径由φ71.8 mm扩孔至φ89 mm,采用常规机械加工,存在刀具易振颤、散热条件差等难题,加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提出一种工件旋转、阴极可调整式随动进给电解加工方法解决大深径比深孔扩孔难题,借助流场电场仿真技术手段,完成了内喷式工具阴极刃的刃口优化设计、长阴极刃的电解液喷口结构设计与优化、过渡圆弧的阴极轮廓设计与优化;并完成了加工装置的适应性改制,进行了电解扩孔技术的电解加工参数优选。在电解液浓度20%(硝酸钠溶液)、电解液温度29~33℃、电解液入口压力0.3 MPa、电压20 V、阴极进给速度0.02 mm/min、电机转速8 r/min的加工条件下,借助超声波测厚仪在机检测剩余壁厚,对阴极进行动态调整,加工出圆度及同轴度优于φ0.02 mm、直径精度优于0.2 mm的轴深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孔 电解加工 阴极设计 电解液流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传热模型
20
作者 刘军彦 王玫 +2 位作者 田雅洁 杨永强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满足某大型液体火箭贮箱增压介质加热需求,对火箭上常用的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传热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一维数学仿真传热模型,针对局部两相流换热采用了简化计算模型。换热器试验结... 为满足某大型液体火箭贮箱增压介质加热需求,对火箭上常用的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传热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一维数学仿真传热模型,针对局部两相流换热采用了简化计算模型。换热器试验结果表明:传热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了传热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基于试验数据,对两相流简化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拓宽了传热模型的适用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修正后的传热模型可用于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或类似结构换热器的初步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换热器 传热计算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