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雷莉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4-246,共3页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是检验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抗体效价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具有所需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试验结果判定快速等优点,对保护动物健康和减少养殖损失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该试验影响因素很多,常导致试验结果不...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是检验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抗体效价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具有所需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试验结果判定快速等优点,对保护动物健康和减少养殖损失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该试验影响因素很多,常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文章从试验器材、稀释液、抗原和阳性血清、待检血清、红细胞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避免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 血凝抑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雷莉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免疫失败是动物免疫预防中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对养殖业健康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论文针对日常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的免疫失败现象,从疫苗因素、动物机体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防止动物免疫失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免疫预防 疫苗质量 动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雷莉辉 吴文鹏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67-69,共3页
NKT细胞属于新发现的一类淋巴细胞 ,此类淋巴细胞不同于 NK细胞和 T细胞。新近在 NKT细胞发育、细胞表型、抗原识别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发现 ,NKT细胞表型为 Vα1 4 +。 CD1 1 c+CD1 1 b+DC或 CD1 1 c+CD1... NKT细胞属于新发现的一类淋巴细胞 ,此类淋巴细胞不同于 NK细胞和 T细胞。新近在 NKT细胞发育、细胞表型、抗原识别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发现 ,NKT细胞表型为 Vα1 4 +。 CD1 1 c+CD1 1 b+DC或 CD1 1 c+CD1 1 b- DC可能参与了NKT细胞的发育。 NKT细胞识别自身抗原 ,具有 CD1限制性。NKT细胞通过调节 Th1和 Th2细胞发育参与免疫调节。NKT细胞的研究结果无论对免疫学基础理论还是多种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表型特征 分布区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雌酚半琥珀酸的合成
4
作者 雷莉辉 曲志娜 +5 位作者 刘爽 路平 郑增忍 郭福生 蒋正军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62-64,共3页
将己烯雌酚与丁二酸酐按一定比例溶解于无水吡啶中 ,室温下反应 3 4h。反应产物用稀盐酸溶液洗涤 ,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经分离纯化 ,对纯化产物进行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鉴定。结果表明 ,高分辨质谱测定出纯化物的分子量为 3 86.195 9,红... 将己烯雌酚与丁二酸酐按一定比例溶解于无水吡啶中 ,室温下反应 3 4h。反应产物用稀盐酸溶液洗涤 ,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经分离纯化 ,对纯化产物进行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鉴定。结果表明 ,高分辨质谱测定出纯化物的分子量为 3 86.195 9,红外光谱鉴定出纯化物的官能团和己烯雌酚半琥珀酸相符 ,从而证明所合成的产物就是己烯雌酚半琥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半琥珀酸 合成 己烯雌酚 丁二酸酐 红外光谱 质谱 雌激素 免疫检测 药物残留检测 人工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海峻 孟利前 +3 位作者 杨新建 田锦 雷莉辉 曹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9-43,共5页
以水为溶剂,采用热凝絮法分别研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苜蓿切碎长度、料液比、打浆时间、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打浆时... 以水为溶剂,采用热凝絮法分别研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苜蓿切碎长度、料液比、打浆时间、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打浆时间、水浴时间、打浆的料液比、苜蓿切碎长度、水浴温度是影响苜蓿叶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打浆时间5 min,水浴时间为12 min,打浆时料液比为1∶5,苜蓿切长为1 cm,水浴温度为80℃,离心时间10 min,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该研究旨在探索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为大规模生产苜蓿叶蛋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提取工艺 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利敏 乔富强 +4 位作者 姚华 雷莉辉 王金秋 关伟军 马月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 BCB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 BCB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检测卵子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经BCB染色卵母细胞在成熟后,BCB+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0.92%)较对照组(60.00%)和BCB-组(51.61%)差异显著(P<0.05);2BCB+组的凋亡率(6.50%)较对照组(28.21%)、BCB-组(39.06%)差异显著(P<0.05),随着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升高其凋亡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以亮甲酚蓝染色为基础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区分可以用来有效的选择更具发育活力的牛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亮甲酚蓝染色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授俊 雷莉辉 +2 位作者 王金秋 马建民 孙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为了研究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造模、阳性药物对照(联苯双酯)、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6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分别灌服等量的生理... 为了研究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造模、阳性药物对照(联苯双酯)、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6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分别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按150mg/kg灌胃联苯双酯溶液,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45、30、15mL/kg灌胃,2次/d,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后1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花生油20mL/kg,其余组腹腔注射10mL/L CCl4花生油溶液20mL/kg,16h后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ST、ALT含量(P<0.01),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力(P<0.01)。研究表明,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合剂 AFF-Ⅰ口服液 急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高母源抗体对雏鸡NDⅣ系苗首次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德坤 雷莉辉 +1 位作者 郭战军 王文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61-62,共2页
8日龄雏鸡 70只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 35只。A组 ,转移因子稀释 ND 系苗。B组 ,生理盐水稀释 ND 系苗。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分别在免疫前 (0 d)和免疫后 2 ,4 ,6 ,8,10 ,12 ,14 d和 16 d采用 β-微量法测各组鸡 ND抗体效价。免疫后 ... 8日龄雏鸡 70只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 35只。A组 ,转移因子稀释 ND 系苗。B组 ,生理盐水稀释 ND 系苗。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分别在免疫前 (0 d)和免疫后 2 ,4 ,6 ,8,10 ,12 ,14 d和 16 d采用 β-微量法测各组鸡 ND抗体效价。免疫后 2 6 d用 F48E9毒株攻击各组鸡。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 A组鸡与 B组鸡免疫后抗体效价在整个免疫期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A组的死亡率为 4 2 .3% ,B组的死亡率为 5 9.3%。 A组与 B组的保护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源抗体 雏鸡 NDⅣ系苗 免疫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的研制与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卓 胡义彬 +6 位作者 雷莉辉 武沛泽 武春霞 马岩 张巨峰 王力 江厚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17-22,共6页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和细胞培养物,经纯化、灭活后与605佐剂混合,制备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将疫苗免疫健康易感牛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免疫效果良好,免疫牛IBRV和BPIV3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77以上;BVDV1和BVDV2 E2蛋白琼扩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32以上;免疫牛攻毒保护率均可达到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副流感 灭活疫苗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禽大肠杆菌病防治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凤芝 乔立东 +4 位作者 杨久仙 李玉冰 李志 雷莉辉 段慧琴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6期136-137,共2页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并能导致胚胎和幼雏死亡。由于大肠...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并能导致胚胎和幼雏死亡。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给免疫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药物防治仍是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当今多种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对产蛋率有一定的影响,对肉禽来说有大量抗生素残留。为了提高鸡的产蛋率,不产生抗药性,减少禽类体内药物残留,在防治时以中药小檗碱代替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病,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大肠杆菌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卵巢运输、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乔利敏 郭彤 +5 位作者 乔富强 姚华 张京和 雷莉辉 关伟军 侯引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3-566,共4页
为研究绵羊卵巢不同运输温度、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将采集卵巢随机分别置于(10~15),(20~25),(30~35)℃3种不同温度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培养,然后优选较好运输温度将采回卵巢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保存... 为研究绵羊卵巢不同运输温度、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将采集卵巢随机分别置于(10~15),(20~25),(30~35)℃3种不同温度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培养,然后优选较好运输温度将采回卵巢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保存在4,(14~18),(25~30)℃生理盐水中,保存15~17h后进行成熟培养并孤雌激活。结果表明:(1)在不同运输温度的卵母细胞中,温度为20~25℃时卵母细胞能够进行最好的发育,其成熟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7.44%,35.93%;(2)将绵羊卵巢在14~18℃保存15~17h,对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1.81%)、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发育率(29.03%)均无显著影响,而将卵巢保存在4℃或25~30℃却显著降低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41.90%,18.40%)与卵裂率(9.09%,13.04%),没有发育到囊胚。从而得出,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长距离运输适宜温度为20~25℃。卵巢在14~18℃保存过夜,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卵巢 运输温度 保存温度 卵母细胞 发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