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补体C5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亚妮 雷献文 宋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索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补体C5a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TNBS IBD组、TNBS+抗C5a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简称... 目的探索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补体C5a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TNBS IBD组、TNBS+抗C5a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简称治疗组)。IBD大鼠建模方法采用TNBS联合乙醇诱导灌肠法。治疗组在建模后立即每只腹腔注射抗C5a单克隆抗体1.5 mg干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清中炎性介质C5a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另给予C5a拮抗剂后,再次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C5a、IL-6、TNF-α伴随着炎症的进展而增高,伴随炎症的转归出现下降趋势,即血清中C5a、IL-6、TNF-α的变化趋势与炎症反应程度呈正向相关性;给予C5a拮抗剂后,TNBS IBD组与治疗组相比,IL-6、TNF-α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判断抗C5a单克隆抗体可能通过抑制IL-6、TNF-α的表达,有效地降低了IBD炎症反应,提示C5a在IBD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5a单克隆抗体 2 4 6-三硝基苯磺酸(TNBS)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雷献文 陈小虎 王德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80-1080,共1页
关键词 重度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腱膜 额肌吻合术 额肌悬吊术 临床分析 治疗 闭合不全 效果满意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献文 陈小虎 王德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脱位 白内障术后 手术治疗 小切口 老年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 玻璃体积血 眼科中心 高度近视 后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體前膜的临床治疗
4
作者 雷獻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94-95,共2页
人工晶體前膜是人工晶體植入的一個常见并发症,治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术后视力,而前膜形成的原因较复杂。若能早期有效治疗可避免再次手术或激光治疗。如何对不同的晶體前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对467例人工晶體值入术后所... 人工晶體前膜是人工晶體植入的一個常见并发症,治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术后视力,而前膜形成的原因较复杂。若能早期有效治疗可避免再次手术或激光治疗。如何对不同的晶體前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对467例人工晶體值入术后所发生的32例人工晶體前膜进行了追踪和分析,对治疗的时机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本中心共施行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467例,其中32例术后出现了较明显的人工晶體前膜,发生率焉6.85%,稍高于报导统计数值。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8岁平均4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 前膜 白内障囊外摘除 临床治疗 前膜形成 皮大霉素 结膜下注射 视力 后房型 血—房水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