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革废水氨氮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绍兰 雷小利 李玲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72,共4页
总结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的真正来源,介绍了制革废水高浓度氨氮处理技术,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氨氮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沸石的改性及其去除制革废水中铵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绍兰 李玲 +1 位作者 雷小利 郑长乐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67-69,共3页
通过加热以及用酸、碱、盐浸泡方式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用于模拟制革废水中铵的处理。结果表明:加热改性、H2SO4改性未能提高沸石对废水中铵的去除率,低浓度的HCl和NaOH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铵的吸附效果,而高浓度的HCl和NaOH改性使吸附... 通过加热以及用酸、碱、盐浸泡方式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用于模拟制革废水中铵的处理。结果表明:加热改性、H2SO4改性未能提高沸石对废水中铵的去除率,低浓度的HCl和NaOH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铵的吸附效果,而高浓度的HCl和NaOH改性使吸附效果下降。NaCl改性能提高沸石对废水中铵的去除率,最佳改性条件为添加浓度为1.0~1.5 mol/L的NaCl溶液,温度70℃,时间3 h。改性后,沸石对铵的去除率达78%,比未改性前提高了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改性 制革废水 铵去除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磷素形态研究
3
作者 李佳 谢林花 +2 位作者 王淑新 范旭银 雷小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3,51,共10页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功能材料,在改良土壤方面引起广泛关注,而磷酸改性生物炭使其成为富磷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缓释磷肥应对于土壤磷养分贫瘠问题.为了解不同原材料来源的富磷生物炭中磷素形态、含量及磷释放...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功能材料,在改良土壤方面引起广泛关注,而磷酸改性生物炭使其成为富磷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缓释磷肥应对于土壤磷养分贫瘠问题.为了解不同原材料来源的富磷生物炭中磷素形态、含量及磷释放规律,寻求适于制备缓释磷肥的材料,本研究选用玉米和小麦秸秆、稻壳及法桐树皮四种农林废弃物于550℃热解后采用磷酸浸渍法制备富磷生物炭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表明:生物炭改性后表面孔隙结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稻壳生物炭磷累积提取总量最多,释放最快,磷素前期快速释放,后期缓慢释放;磷释放过程与拟二级模型更加吻合,磷释放以化学过程为主;富磷生物炭中磷素主要以H_(2)O-P、NaHCO_(3)-P等适宜植物生长的形式存在,而稻壳生物炭中该种磷素最多;稻壳生物炭综合效果最好,具有作为制备新型缓释磷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生物炭 磷累积 磷释放 磷分级 磷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天系列冬小麦新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表现及利用
4
作者 辛娟 王峰 +2 位作者 虎芳芳 刘龙 雷小利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以其优异的抗条锈性、较高的丰产性、良好的抗旱抗寒性、较好品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在宁夏南部山区得到广泛种植,其中兰天26号、兰天32号、兰天134成为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第4次更新换代主导品种,为区域粮食增产做出了... 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以其优异的抗条锈性、较高的丰产性、良好的抗旱抗寒性、较好品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在宁夏南部山区得到广泛种植,其中兰天26号、兰天32号、兰天134成为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第4次更新换代主导品种,为区域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成功并得到大面积种植的13个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宁南山区引进推广种植兰天系列冬小麦应重点关注品种的抗旱抗寒能力和丰产性,兼顾考虑品质,同时可将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作为抗锈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天系列 冬小麦 品种 宁夏 推广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植株抗倒伏遗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敬军 张静 +1 位作者 雷小利 马海财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37-39,共3页
以2个抗倒伏有差异的自交系GMY-1和GMY-2为亲本,分别对双亲、F1和F2群体的株高、植株抗倒伏性、穗下节间长度和穗长4个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MY-2表现植株矮、穗下节间短、植株抗倒伏性高、穗较短;除穗长外,F1代其... 以2个抗倒伏有差异的自交系GMY-1和GMY-2为亲本,分别对双亲、F1和F2群体的株高、植株抗倒伏性、穗下节间长度和穗长4个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MY-2表现植株矮、穗下节间短、植株抗倒伏性高、穗较短;除穗长外,F1代其余性状均表现正向杂交优势,而F2代各性状明显衰退。株高、穗下节间长度和抗倒伏性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均达60%以上,适合早代进行遗传改良;而穗长遗传力较低,仅为17.92%,适合晚代进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株高 穗下节间长度 抗倒伏性 穗长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9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辛娟 王峰 +3 位作者 周刚 虎芳芳 张刚 雷小利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221-223,共3页
为选育和推广“三抗一高一优”冬小麦新品种,提高宁夏冬麦产区冬小麦产量,实现冬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以自育品系00-301为母本、外引品种兰天2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出了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9号。在2017—2019年宁夏南... 为选育和推广“三抗一高一优”冬小麦新品种,提高宁夏冬麦产区冬小麦产量,实现冬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以自育品系00-301为母本、外引品种兰天2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出了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9号。在2017—2019年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宁冬19号2 a 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717.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冬7号增产7.4%。在2019—2020年度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多点生产试验中,宁冬19号平均折合产量5140.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冬16号增产10.2%。该品种平均株高74 cm,平均穗粒数42.7粒,平均千粒重41.7 g。籽粒容重770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2.4 g/kg,降落值314 s,湿面筋(14%水分基)含量336.0 g/kg。耐寒性强,抗旱能力强,高抗条锈病,抗白粉病。适宜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和周边相邻地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冬麦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宁冬19号 旱地 抗条锈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封明 雷小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作为一种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电解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中。详细介绍了电解絮凝法、电解气浮法和电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列举了电解法在含铬废水、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乳化废水和化纤浆粕黑液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电解法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电解法 废水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辛娟 王峰 +3 位作者 周刚 虎芳芳 雷小利 张刚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8期17-18,41,共3页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以外引系00t-38为母本、自育系04-27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审定定名。在2016—2017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6174.0 kg/hm^(2),较对照增产13.2%。2017—2019年参加宁夏南部...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以外引系00t-38为母本、自育系04-27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审定定名。在2016—2017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6174.0 kg/hm^(2),较对照增产13.2%。2017—2019年参加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4923.0 kg/hm^(2),较对照增产12.5%。在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5061.0 kg/hm^(2),较对照增产8.3%。该品种抗旱、高抗条锈病、抗白粉病。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及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宁冬20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庆祥 雷小利 +1 位作者 张静 马海财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71-76,共6页
综述了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小麦 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育种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庆祥 马海财 +2 位作者 张权 杨晓冬 雷小利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93-95,共3页
通过引种示范推广实践,从适宜种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南部山区 张杂谷13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