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酶在肉品新鲜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怡妍 雒雪丽 刘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323,共9页
肉品新鲜度下降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的新鲜度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纳米酶作为新一代人工酶,具有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高、催化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构建传感器实现... 肉品新鲜度下降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的新鲜度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纳米酶作为新一代人工酶,具有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高、催化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构建传感器实现肉品新鲜度检测。基于此,本文首先概括5种典型纳米酶,并从纳米酶新鲜度传感的信号传导机制角度分析比色、荧光、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原理。其次,重点介绍基于不同类型纳米酶的传感器在肉品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最后,讨论纳米酶在肉品新鲜度检测方面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基于纳米酶的传感技术在肉品新鲜度分析检测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度 纳米酶 肉品 传感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柿子粗提物简易制备荧光碳点及对Fe^3+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韩雍 汪慧 +1 位作者 宋曦 雒雪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5-1479,1484,共6页
以青柿子(Diospyros Kaki L. f)提取物作为碳源,通过水热法简易制备荧光碳点,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碳点为类圆球颗粒,平均粒径为15. 39 nm。X射线衍射(XRD)表明该碳点为类石墨烯的无定形碳材料;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其构成... 以青柿子(Diospyros Kaki L. f)提取物作为碳源,通过水热法简易制备荧光碳点,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碳点为类圆球颗粒,平均粒径为15. 39 nm。X射线衍射(XRD)表明该碳点为类石墨烯的无定形碳材料;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其构成元素较复杂,但以碳点为主的元素均有表达,且符合一般碳点材料的元素组成;该碳点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团;在350 nm处有紫外吸收,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特点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为355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45 nm;在355 nm激发波长下,其光谱发射在p H5. 0~11. 0范围内具有稳定的荧光。该碳点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表现出较强的蓝色荧光,对Fe3+具有较好的特异识别能力,可用于Fe3+的荧光检测。Fe3+浓度在0. 45~50μmol/L范围内与PM-CDs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r2=0. 923 4)。试验在碳点纯化方面存在局限,需进一步探讨生物质材料碳点纯化方式,提高目标分析物的识别位点保有量,获得高效检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水热法合成 柿子 FE^3+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Mn掺杂ZnS量子点磷光法检测烟酸转化液中的6-羟基烟酸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刚 雒雪丽 +1 位作者 韩雍 李忠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3,共6页
以6-羟基烟酸(6-HNA)为模板,采用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光学性质的印迹Mn掺杂Zn S量子点磷光传感器(MIP-QD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印迹聚合物成功接枝在纳米传感器表面。吸附试验显示,MIP-QDs对6-HNA... 以6-羟基烟酸(6-HNA)为模板,采用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光学性质的印迹Mn掺杂Zn S量子点磷光传感器(MIP-QD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印迹聚合物成功接枝在纳米传感器表面。吸附试验显示,MIP-QDs对6-HNA的亲和性与选择性显著高于其结构类似物阔马酸和烟酸,具备作为检测探针的潜力。在最优条件下,基于6-HNA可选择性猝灭MIP-QDs磷光而建立了灵敏、简便的检测微量6-HNA的光学新方法。当6-HNA浓度在3.4~67.0μmol/L范围内,MIP-QDs的磷光猝灭率P_0/P随浓度变化的关系符合Stern-Volmer方程(r^2=0.996 5),检出限为1.03μmol/L。实际样品测定显示,6-HNA的回收率为91.0%~103.9%,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4.5%,检测结果与HPLC法相一致(P>0.05),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分子印迹 磷光检测 6-羟基烟酸(6-HNA) 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层状氢氧化物模拟氧化物酶可视化检测海产品中Hg^(2+)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海萍 +3 位作者 雒雪丽 杨伟霞 韩雍 李忠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4-211,共8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Ni/Co层状氢氧化物模拟氧化物酶的传感器比色检测海产品中Hg 2+的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氧化物酶活性的Ni/Co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并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表面基团进行表...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Ni/Co层状氢氧化物模拟氧化物酶的传感器比色检测海产品中Hg 2+的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氧化物酶活性的Ni/Co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并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Co LDHs可使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氧化为蓝色的oxTMB;以检测体系pH、TMB浓度、Ni/Co LDHs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为单因素,优化得到检测Hg 2+的最佳条件为pH 4.0、TMB浓度为0.5 mmol/L、孵育温度为25℃、孵育时间为10 min、Ni/Co LDHs质量浓度为0.8 mg/mL。在最优检测条件下建立了标准曲线,该传感器在2.96~11.63μmol/L具有线性响应,检测限为30.60 nmol/L,加标回收率为92.74%~114.40%。该研究为海产品中Hg 2+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物 重金属 纳米酶 可视化检测 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点的开关型荧光传感器检测蔬菜中的生物硫醇
5
作者 何谐 雒雪丽 +3 位作者 李春花 韩雍 陈秀梅 李忠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184,191,共8页
研究并建立一种开关型荧光传感器模型快速检测Hg^2+和生物硫醇。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一锅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点(N-CDs),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形貌、紫外和荧光光谱以及表面基团表征的检测,以检测体系pH、Hg^2+浓度、孵育时间(荧... 研究并建立一种开关型荧光传感器模型快速检测Hg^2+和生物硫醇。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一锅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点(N-CDs),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形貌、紫外和荧光光谱以及表面基团表征的检测,以检测体系pH、Hg^2+浓度、孵育时间(荧光猝灭和恢复时间)为单因素,优化检测生物硫醇的最佳条件,并在最优检测条件下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N-CDs的最佳激发和发射峰分别是340和432 nm,量子产率(FLQY)为32.72%。优化得到谷胱甘肽(GSH)的最佳检测条件为pH=5.0,Hg^2+浓度为200μmol/L,460 s荧光猝灭和380 s荧光恢复,最佳检测半胱氨酸(Cys)条件为pH=5.6,Hg^2+浓度为300μmol/L,440 s荧光猝灭和400 s荧光恢复,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0~300μmol/L的GSH和100~400μmol/L的Cys具有线性响应,检测限(LOD)分别为2.56和3.46μmol/L,加标回收率为80%~120%。以上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检测蔬菜中生物硫醇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准确度,能为食品基质中生物硫醇的荧光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物硫醇 荧光检测 荧光开关 纳米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