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空化对竹材微观结构及淀粉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雍宬 周明明 关明杰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提高竹材的渗透性,运用超声空化作用处理毛竹,研究了超声处理工艺对竹材质量损失率和微观构造及竹材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材的质量损失率增加;经过超声处理后,竹材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都没有明... 为提高竹材的渗透性,运用超声空化作用处理毛竹,研究了超声处理工艺对竹材质量损失率和微观构造及竹材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材的质量损失率增加;经过超声处理后,竹材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都没有明显的破坏现象,薄壁细胞壁变薄,薄壁细胞里充满的淀粉粒大量消失。SEM分析表明超声后竹材细胞内壁上附着有龟裂的物质,说明超声处理明显提高了竹材的渗透性,使淀粉颗糊化后流出,促进了竹材内淀粉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超声空化 质量损失率 微观构造 淀粉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改性酚醛树脂对竹层积材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雍宬 王路 关明杰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4,共3页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混合常规酚醛树脂,表征了胶黏剂热行为与分子量分布的情况,探讨了不同比例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对竹层积材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相比于常规酚醛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放热峰也不明显,主导分...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混合常规酚醛树脂,表征了胶黏剂热行为与分子量分布的情况,探讨了不同比例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对竹层积材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相比于常规酚醛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放热峰也不明显,主导分子量为810,而常规酚醛树脂主导分子量为2 036,小分子酚醛树脂分子量分布更均匀;不同比例低分子量混合酚醛树脂制备的竹层积材,剪切干强度在低分子比例10%时达到最大值,而湿强度随低分子比例增加持续降低,并且炭化竹材剪切强度普遍小于漂白竹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炭化竹材 漂白竹材 低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木塑复合材料抗紫外老化性能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兵 梅长彤 +2 位作者 潘明珠 雍宬 王珂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木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PC)制备工艺和共挤出生产工艺,分别制备出均一结构和核壳结构WPC。核壳结构WPC芯层原料配比与均一结构WPC相同(木塑质量比为6∶4),表层则为纯HDPE塑料。将两组材料进行紫...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木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PC)制备工艺和共挤出生产工艺,分别制备出均一结构和核壳结构WPC。核壳结构WPC芯层原料配比与均一结构WPC相同(木塑质量比为6∶4),表层则为纯HDPE塑料。将两组材料进行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并对两组试件的表面颜色、表面形貌、化学基团及抗弯性能分别进行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2 500 h紫外光照射后,均一结构与核壳结构的WPC表面颜色色差ΔE值分别增加17.59和9.40,核壳结构WPC的抗紫外色变能力明显优于均一结构WPC;电镜照片显示,与核壳结构WPC相比均一结构WPC表面粗糙,在紫外光作用下更容易出现表面裂纹和粉化现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核壳结构WPC表面羟基与羰基基团变化明显低于均一结构WPC,HDPE表层有效延缓了WPC的光氧降解;随着紫外光老化时间延长,两组试件的抗弯性能均呈现下降趋势,经2 500 h老化试验后,核壳结构和均一结构WPC的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58.1%和49.7%,弹性模量保留率分别为43.2%和38.0%,表明聚乙烯壳层结构对维持WPC强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紫外光老化 力学性能 表面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渍处理方式对毛竹淀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明明 雍宬 +2 位作者 莫翠招 关明杰 朱一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采用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3种浸渍方式对毛竹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对毛竹中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竹材内淀粉含量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经过120 h浸渍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压水浸... 采用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3种浸渍方式对毛竹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对毛竹中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竹材内淀粉含量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经过120 h浸渍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在相同碱液浓度的条件下,毛竹中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经过120 h的碱液浸渍处理,碱液浓度最大(1.5%)的组溶解抽提出来的淀粉含量最多。真空水浸渍可以降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但不同真空压力之间对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真空压力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有效时间为72 h以内,超过72 h淀粉含量减少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常压水浸渍 真空水浸渍 常压碱液浸渍 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定向刨花板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机遇 被引量:10
5
作者 梅长彤 雍宬 《中国人造板》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定向刨花板作为在北美和欧洲广泛使用的一种人造板材,性能优于普通刨花板,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胶合板。我国定向刨花板工业经历了近20多年的探索,现在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回顾了我国定向刨花板的技术研发历史和市场发展概况... 定向刨花板作为在北美和欧洲广泛使用的一种人造板材,性能优于普通刨花板,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胶合板。我国定向刨花板工业经历了近20多年的探索,现在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回顾了我国定向刨花板的技术研发历史和市场发展概况,介绍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定向刨花板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提出了发展定向刨花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刨花板 历史 现状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拆解及自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浩 傅彬 +6 位作者 黄红英 李欣欣 孙恩惠 雍宬 陈玲 吴述平 曲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植物纤维属于植物的厚壁组织,植物纤维的利用对我国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纤维是一种具备高长径比,能够自交织成型的生物质材料,将其加工成纤维制品,可以减轻对石油基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重点介绍了化学拆解... 植物纤维属于植物的厚壁组织,植物纤维的利用对我国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纤维是一种具备高长径比,能够自交织成型的生物质材料,将其加工成纤维制品,可以减轻对石油基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重点介绍了化学拆解、物理拆解和生物拆解获得不同尺度植物纤维的机理、优缺点,并且对拆解后不同尺度的植物纤维所需的成型工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未来需要在木质素高效拆解的基础上,开发不同尺度纤维的高效成型技术,使预处理和成型工艺更加低碳环保,提高植物纤维制品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纤维拆解 纤维尺度 加工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协同改性脲醛树脂的性能
7
作者 雍宬 徐跃定 +5 位作者 杜珂珂 孙恩惠 黄红英 曲萍 陈玲 孙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99,共7页
探究角蛋白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协同改性对脲醛(UF)树脂理化性能的影响,从而改善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高、韧性不足的缺陷,减少传统石油基化学物质的使用及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使用还原法从废弃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并与PEGDGE... 探究角蛋白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协同改性对脲醛(UF)树脂理化性能的影响,从而改善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高、韧性不足的缺陷,减少传统石油基化学物质的使用及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使用还原法从废弃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并与PEGDGE分别替代部分尿素与甲醛缩聚交联形成改性UF树脂,通过表征树脂基本理化性能,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拉伸测试和热力学分析评价树脂官能团变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力学强度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角蛋白和PEGDGE的协同改性使UF树脂的黏度提升37.1%;角蛋白中氨基、羧基和PEGDGE中的环氧基分别参与UF树脂的缩聚过程,形成化合键连接;角蛋白和PEGDGE协同改性使UF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24.6%和35.3%;TG分析表明,角蛋白和PEGDGE协同改性使UF树脂出现第4热解峰,表明生成的醚键或者PEGDGE本身链段的断裂,同时,改性UF树脂的残碳量也有所降低;DSC分析表明,PEGDGE的添加使改性UF树脂的ΔH_(1)相比于UF树脂的ΔH_(1)明显增加约79.4%,但角蛋白和PEGDGE的协同作用使改性UF树脂的ΔH_(1)相比于角蛋白改性UF树脂的ΔH_(1)明显降低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脲醛树脂 协同作用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预处理秸秆纤维特性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珂珂 雍宬 +6 位作者 孙恩惠 黄红英 曲萍 徐跃定 陈玲 孙倩 关明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875,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 【目的】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变化,测试并对比未经生物改性处理秸秆纤维(S_(0))、经生物改性处理5(S_(5))和10 d(S_(10))秸秆纤维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制备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F_(0)、F_(5)、F_(10),比较不同生物预处理时间下秸秆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改性处理后秸秆表面的硅和蜡等物质被去除,但较长的生物改性处理时间(10 d)会破坏秸秆纤维自身结构。相比于S_(0)和S_(10),S_(5)的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为37.99%,结晶度也最好,为47.8%。3种秸秆基复合材料中F_(5)疏水性最好,表面能最低,冲击韧性最大(7665.64 J·m^(-2));F_(10)抗弯性能更好,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7.73和20354 MPa,相比F_(0)分别提高了59.00%和50.17%。【结论】生物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秸秆纤维的表面性质,提高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生物改性处理5 d的秸秆纤维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良。图4表1参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生物改性 复合材料 表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娄彻氏链霉菌发酵对秸秆纤维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陈国强 曲萍 +5 位作者 雍宬 孙恩惠 陈玲 黄红英 李飞跃 高斌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接种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通过生物发酵和机械盘磨制备了秸秆纤维。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不同目数的秸秆纤维及其成型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接种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通过生物发酵和机械盘磨制备了秸秆纤维。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不同目数的秸秆纤维及其成型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纤维尺寸的减小,纤维间的结合力逐渐增强,但需要更大的干燥强度。秸秆纤维的持水性和吸水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纤维增大吸水性呈升高趋势,但持水性随纤维的增大呈降低趋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秸秆纤维吸水性先逐渐降低,并且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接触角不断增大,在生物发酵7 d时成型材料水溶性有机物最多。烘干温度从150℃升高到190℃,抗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纤维疏水性能逐渐增强;温度低于170℃时,抗张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强,高于170℃则显著下降。接种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发酵对秸秆纤维拆解具有促进效果,经生物发酵7 d和盘磨的秸秆纤维性能最佳,适宜于制备秸秆基质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生物发酵 力学性能 持水性 吸/脱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抗菌石蜡处理对竹材防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新元 关明杰 +1 位作者 徐香君 雍宬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增强竹材的防霉性能,以毛竹作为研究材料,先对竹材进行超声预处理,制备了抗菌石蜡乳液对竹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竹材的含水率、吸水率、防水效率和防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用天然植物中的2-羟基-1,4萘醌作为防霉剂,选用司班80... 为增强竹材的防霉性能,以毛竹作为研究材料,先对竹材进行超声预处理,制备了抗菌石蜡乳液对竹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竹材的含水率、吸水率、防水效率和防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用天然植物中的2-羟基-1,4萘醌作为防霉剂,选用司班80(Span80)和吐温80(Tween80)作为58号食品级石蜡的复配乳化剂,考虑了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石蜡乳化的影响,制得稳定的抗菌石蜡乳液。利用抗菌石蜡乳液对超声处理后的竹片进行浸渍处理,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以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为因子,以含水率和浸泡768 h后的防水效率为测试指标。结果表明,当Span80和Tween80的质量比为2∶3、HLB值为10.72时,石蜡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对改性后竹材含水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5%、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含水率最低为4.11%。浸泡768 h后对竹材防水效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干燥温度、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15%、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防水效率最高为32.15%。超声处理并不能有效阻止竹材的霉变,超声联合抗菌石蜡乳液改性后的竹材防霉性能有明显提高,改性竹材在28 d霉变试验后表面无菌丝、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石蜡乳液 抗菌剂 防水效率 防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氮源高温发酵生物机械浆性能的比较
11
作者 周虎毅 韩善明 +6 位作者 黄红英 沈葵忠 曲萍 孙恩惠 雍宬 朱北平 房桂干 《中华纸业》 CAS 2022年第20期15-21,共7页
对比研究了稻草尿素和亚硫酸铵两种氮源高温发酵的主要化学组分的降解溶出行为,探讨了耦合高浓盘磨机械解离节能性能和纸浆的强度性能。稻草经两种氮源的娄彻氏链霉菌高温好氧发酵7天,物料得率有较大程度下降,尿素氮源发酵处理得率为71.... 对比研究了稻草尿素和亚硫酸铵两种氮源高温发酵的主要化学组分的降解溶出行为,探讨了耦合高浓盘磨机械解离节能性能和纸浆的强度性能。稻草经两种氮源的娄彻氏链霉菌高温好氧发酵7天,物料得率有较大程度下降,尿素氮源发酵处理得率为71.1%,亚硫酸铵氮源发酵得率73.2%。HPLC分析表明发酵过程物料的得率损失主要来源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溶出;XRD分析表明尿素氮源发酵7天未构成对稻草纤维素结晶区的实质性破坏。尿素氮源发酵耦合机械制浆,不仅有显著节能效果,同时能够制取强度性能良好的纸浆。磨浆能耗800 kWh/t时,尿素氮源发酵处理所制取纸浆的抗张指数(29.1 N.m/g)、耐破指数(1.67 kPa.m^(2)/g)和环压指数(12.87 N.m/g);比亚硫酸铵氮源发酵处理高。制取相同强度性能的纸浆,尿素发酵处理吨浆能耗至少可以节电600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高温发酵 尿素 亚硫酸铵 机械解离 纸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预处理秸秆纤维性状及可降解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丰源 关明杰 +2 位作者 杜珂珂 雍宬 赵宸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以发酵秸秆纤维的不同天数作为变量,研究发酵预处理对秸秆纤维特性及其对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发酵后0,5和10 d的纤维的长细比,分析三大素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可降解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结果表... 以发酵秸秆纤维的不同天数作为变量,研究发酵预处理对秸秆纤维特性及其对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发酵后0,5和10 d的纤维的长细比,分析三大素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可降解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发酵5 d的纤维长细比集中增大,总体集中在20∶1以内,而发酵10 d的长细比增大且频率分布变宽,显示为纤维长又细及分布频率均匀。从而得出结论:在3组不同发酵时间的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未发酵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大,发酵5 d的复合材料性能最差,发酵10 d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随着纤维长细比的频率分布变宽而增强。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备复合材料时,长细比分布更加均匀的秸秆纤维交错结合,细小纤维可以填充纤维板的缝隙,使得纤维的致密性更好,并且未完全发酵的纤维会将更长和更大长细比的微纤丝露出来,增加胶黏剂的渗透性,提高纤维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预处理 纤维特性 纤维分布 可降解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